天天看点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那些书法家们~第143篇

文/卢秀辉

张翥有两个厉害的老师。一个叫李存,一个叫仇远。

李存因一试不第,一气之下遂杜门著书。虽有邑令、郡守、中丞御史等征辟荐举他,他依然不就,捉意著书立说。并且自办书院讲学,宣讲自己的一套主张,时人称为江东四大儒之一。这个先生我好喜欢,有个性,气性也大。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仇远自不必说,文章诗词书法大家,在当时的影响力,可以说人气爆棚。

大德元年,张翥十一岁。他的父亲为杭州钞库副使,他亦随父来杭。据《江西通志》说:“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

他从业的两位先生,一个因为恨考场出卷为难他,而著书立说,终成一代理学大师。一个因家国俱亡,委身客朝的巨大的失落情怀的先生。但这两位先生,诗文都写得非常出色,一个长于理学,一个长于文学。跟从这样两先生,自己都不好意思让自己的诗文不出色。仇远一代书法大家,搞得张翥写不好字就是犯下蹈天大罪似的。

张翥十九岁任临川郡学学录。学录就是助教、秘书之类的临时工。但是,这个位置最大的好处,能认识一些人。此时他与十八岁的熊本最为投契,时熊本家道中落,不要说读书,连生存都已经维艰了,也只好下幕讲授了。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这一混,就混了十年,辗转多地,不细细详考了,三十一岁时,才由临川入鄞,与家人团聚。种种不顺,其间,也应过乡试;柯九思也向元文宗推荐过他。但是,显然,他一直混的不好,《元史》说他曾经隐居过扬州一段时间。

泰定三年,他四十岁的时候,为南京集庆路学训导。御史到他们学校查看廪膳。廪膳,是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伙食津贴。生员们在一起吃饭,好作文辞游戏,此时,邻桌有人出对:“豸冠点馔。”当时正好桌上有驴肉,张翥戏对道:“驴肉作羹。”御史是河南人,闻之大怒,以为张翥在讽刺他,所以,准备抓捕张翥。学中有人告之张翥,张翥乘夜逃奔扬州,开始了他的扬州的避难之举。

我一直不懂御史为什么大怒,直到读到明朝人说的一个哏,才略有所知。《菽园杂记》里说,每个地方人都有外号:河南人的外号是“驴板肠”,而江苏、浙江人外号是“盐豆”。正德初年,湖南人李东阳为内阁首辅,有个河南官员出了个上联给他:“晓日斜穿学士头。”湖南人好咸鱼,以此讥之。李东阳应声对曰:“秋风正灌先生耳。”暗扣了一个“驴”字,奉还给这位河南同僚。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张翥来扬州时,正是张翥盛年,时于文坛艺林皆有名望,众人皆与之相交。张翥生的又高又气宇轩昂,但是,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走路时偏竦一肩。朋友相聚,作诗讽笑他。韩介玉一诗云:“垂柳阴阴翠拂檐,倚栏红袖玉纤纤。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坐中人皆哈哈大笑,张翥也开心之极。有人说:“仲举(张翥字)的样子像一只生了病的鹤。”座中有个相士则不以为然:“你们都说错了,这是一只被雨淋过的鹤,雨过天晴,就会一飞冲天。”

张翥在扬州一真待到他五十四岁,当然,其中往南京做过学官,但是,主要待在扬州。他的老乡,中书傅岩起举荐了他。张翥到大都后,初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也就是说,在大都待了几个月后,去了上都。

张翥进京后,先教学,后史官,而为史官时间最长。而后又为朝廷所派,去扬州、杭州监刻《宋史》、《金史》。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张翥发迹时,正是元朝风雨飘摇时,等他监刻完《宋史》、《金史》后,刘福通于颖州起事,并天下燎原,屈指十七年间,朱元璋登基,元顺帝北遁。三月,张翥驾鹤仙游了;五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七月,元顺帝北遁;八月二日,明军入大都。张翥赶在元亡前离世了,否则,他也会纠结是忠君还是入明的老问题了。奇怪的是由元到明的官宦几乎没有受到气节问题的责疑,华夷问题在中国人的眼里,还是非常重要的。而张翥的死,解决了所有让他烦恼的事。他是因老而死,他死的时候八十二岁了。

因为张翥无后,他的丧事是由一个叫大杼的和尚负责的,丧事后,他把张翥的诗稿全部带回了南京。洪武十年,庐陵沙门北山大杼将张翥的诗稿缉集出版,并请张翥的方外交、宗泐大师为《蜕庵集》作跋。张翥死于元亡前夕,加上又没有后人,诗稿虽得沙门北山大杼的保护,但是遗稿多散失,今存《蜕庵集》诗4卷,词2卷。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张翥生为北人,却心似南人。他的大半生都生活在南方,直至五十四岁,又回到北方, 在大都度过了后半生。张翥的一生,贯穿了元朝前后期;他也是以北人身份最了解南人,在他已经没有了地域的限制;他既没有富贵之家的娇气,也没有江湖之气的野气,他最多的就是笑谑之气。他的诗文和他的书法创作一样,没有馆阁气息,也没有一任妄为的戻气。

元朝后期, 各种内忧外患,纷至杳来,人们生活在其中,必受影响。张翥自然表露出了对反元起义的各种不满,这种牢骚在他的诗中多有表现。以他常年被体制远离,好不容易才进入仕途的心态看,也很正常。张翥作为御用文人,必定站在统治者立场说话,这一点,无可厚非。

艺术创作,性格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张翥为人豪迈,反映在书法,则是无小家子气,身为元末诗文书法大家,在他文才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新朝刚建,谁还知道末代人物?尤其以文风为中心的江南,早为战火所隔,南北方已成陌路,乱世屈才,个人的命运往往被时局击打的落花流水。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

「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原创连载】在他诗文书法大显的时候,他已被划成了失败的一方!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卢秀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