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报杯郑弘九段谈学棋 围棋的本源在于教化

作者:京报网

2017年1月12日讯,“尧造围棋,丹朱善弈。”中国西部首位围棋九段大师郑弘说,“尧发明围棋,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教化他的儿子,将来能够接班。”郑弘九段在昨天观摩晚报·恒源祥杯第三十届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下称“晚报杯”)后表示,他在传授围棋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以棋育人,以棋提高文化,提升素质教育,这才应该是学习围棋的根本,他说:“竞技只是围棋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

晚报杯郑弘九段谈学棋 围棋的本源在于教化

从事围棋教育、围棋培训已经有二十个年头的郑弘九段,最初也是负责教授从全国搜罗来的围棋希望之星,所以他的学生中也涌现出了包括周睿羊在内的几十位职业棋手。在晚报杯赛场上,也活跃着他的弟子,比如本届代表兰州晚报围棋队参赛,目前9轮过后7胜2负的马天放。“那时主要是为了竞技。”他说,“是为了争金牌,拿冠军而展开的培训。”郑弘九段自己当年,也是被业余体校教练选中,然后一路辛苦求学、磨炼成长起来的。在回顾自己整个围棋成长的过程时,认为竞技围棋对人最大的折磨就在于输赢。“很多人接受不了残酷的输赢,输多赢少,半途而废。毕竟冠军只能是一两个人,比如韩国的李世石,在某段时间只要他参赛,你就只能拿亚军。”郑弘九段认为,围棋作为四艺之一,其实远不止输赢这么简单,他说,“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很强悍,但却不一定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一个生活情趣很高的人,一个对社会很有用的人。比如有些人学历很高,但容易走极端,这不好。其实下棋就是生活、娱乐、军事和工作的集大成。棋盘虽小,但天地非常广泛,通过下棋,可以体会到很多人生道理。棋如其人,通过围棋能够领悟很多人生,也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学习围棋,就应该灌输这样的理念和意识,而不是说一定要当冠军。”

郑弘九段认为青少年学习围棋是最好的阶段。因为孩子的专注力和可塑性都很强,而且围棋本身蕴含的文化,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成长非常有利。但现在苦于围棋培训只能作为兴趣班存在于学校,而不能进入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的四艺中,书画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美术,琴可以理解为音乐课,而围棋却没有在现在孩子们的课程中。这是非常大的遗憾。”他说,“更大的遗憾是,围棋界,不管你棋力如何,也都没有相关的围棋文凭。美院、中国书画院都可以发放文凭,但中国棋院却只是行政机构,不能发文凭,这样围棋人就不能进入学校当老师,所以这样对于围棋的社会教育和普及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郑弘九段表示,晚报杯在行业内家喻户晓,虽是业余赛事,但因为历史积淀以及媒体办赛的特点,冠军能够得到业余7段,也可以代表中国业余顶尖高手参加世界业余比赛的荣誉,所以影响力肯定是全国第一的。在如今社会发展,文化生活需求迫切的大背景下,在国家领导人喜爱且重视围棋的大环境下,他希望借助晚报杯30周年之际呼吁,给围棋教育、围棋文化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至少能否在大学多开一些围棋的选修课?”他说,“再理想一些,是由教育部牵头,指定或建立一所特色的围棋学校,那对于围棋的发展就太好了!”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李远飞 实习记者 刘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