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阳驿站、驿铺人员配备的记载,明隆庆《潮阳县志》云:“邑之驿有三,今存其一,曰‘灵山’。”原设驿丞 1 人,吏 1 人, 募夫 25 人,马夫 5 人,马 5 匹。初创于澄清坊,比邻县署。嘉靖四 年(1525)移置北郭外。十二年复改建于南坛之西。
明隆庆《潮阳县志》又云:铺递“总铺在县前直街东偏。嘉靖 二十五年知县刘景韶改于榜廊之左,曰县前铺。铺舍二座、铺司一 名、铺兵二名。隆庆元年裁二名,追价充饷。隆庆四年,知县黄一 龙申复一名走递。今存司兵共二名。”“南北(路)共一十二铺,每 铺兵二名。隆庆元年,各追一名充饷,今只各存一名。”
顺治十七年奉裁驿官,因此以铺递当驿传。据《广东历代方志 集成》记载,总铺在县前直街东偏。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臧宪祖奉令盖建铺舍,设铺司、铺 兵;总铺在县署前直街东侧,分铺则分南北两路传递公文:南至惠 来,北抵揭阳。铺兵按季支给工食。
清嘉庆《潮阳县志》云“铺数兵额:南北二路共一十三铺,铺 兵二十七名。县前设铺舍二座、铺司一名、铺兵二名。铺司专司收 发。铺兵分递南北公文。”南北两路每铺设铺兵二名。又云:“按旧 志驿传、铺递分为二款。其志驿传则谓始建时在澄清坊,与县衙邻。至嘉靖四年以其署为布政分司,遂移置北郭外。十二年始改建于南 薰门外南坛之西。其志铺递则谓总铺在县前直街东偏。嘉靖二十五 年刘景韶改置榜廊之左,是驿传与铺递为二事。及知府周硕勋修府 志,又举驿传铺递而一,之盖驿者以马而得名,棉邑山丛岭复,不 宜于马。顺治十七年,驿官裁,惟就驿募夫。按递设铺,遂以铺递 当驿传矣。”
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潮阳铺数兵额如下:县前铺舍二 座铺司一名,负责收发,铺兵二名,分遽南北公文,南路自总铺十 里至岗头,铺兵二名,岗头铺十里至古埕,铺兵二名,古埕铺十里 至水溪,铺兵二名,水溪铺十里至草芜,铺兵二名,草芜铺十五里 至惠来县茆洋铺交界。

北路自总铺十里至华阳,铺兵二名,华阳铺十里至河溪,铺兵二名,河溪铺十里至桑田,铺兵二名,桑田铺十里至海田,铺兵二 名,海田铺十里至禄景,铺兵二名,禄景铺十里至门辟,铺兵二名, 门辟铺十里至鳌头,铺兵二名,鳌头铺十里至水头,铺兵二名,水 头铺十里至揭阳县桃山铺交界。
根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唐志》云:本县灵山驿支应银 191 两 2 钱 1 分 3 厘 6 毫,惠来县大波驿支应银 73 两 1 分 1 厘,普 宁县北山驿支应银 103 两 6 钱 8 分 6 厘,协济海阳县产溪驿并解府 支应银 370 两 9 钱 4 分 5 厘 8 毫,又议增灵山驿马夫银 16 两 2 钱 5 分 1 厘。顺治十七年(1660)奉裁各驿,归人起运项下,充饷银 555 两 1 钱 7 厘外,实存留支驿传钱粮银 200 两,遇闰加银 1 两 5 钱 9 分 5 厘 9 毫 5 丝 7 忽 3 微,后以地非孔道,递年照额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