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潮陽驿路的配備和經費

關于潮陽驿站、驿鋪人員配備的記載,明隆慶《潮陽縣志》雲:“邑之驿有三,今存其一,曰‘靈山’。”原設驿丞 1 人,吏 1 人, 募夫 25 人,馬夫 5 人,馬 5 匹。初創于澄清坊,比鄰縣署。嘉靖四 年(1525)移置北郭外。十二年複改建于南壇之西。

明隆慶《潮陽縣志》又雲:鋪遞“總鋪在縣前直街東偏。嘉靖 二十五年知縣劉景韶改于榜廊之左,曰縣前鋪。鋪舍二座、鋪司一 名、鋪兵二名。隆慶元年裁二名,追價充饷。隆慶四年,知縣黃一 龍申複一名走遞。今存司兵共二名。”“南北(路)共一十二鋪,每 鋪兵二名。隆慶元年,各追一名充饷,今隻各存一名。”

順治十七年奉裁驿官,是以以鋪遞當驿傳。據《廣東曆代方志 內建》記載,總鋪在縣前直街東偏。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縣臧憲祖奉令蓋建鋪舍,設鋪司、鋪 兵;總鋪在縣署前直街東側,分鋪則分南北兩路傳遞公文:南至惠 來,北抵揭陽。鋪兵按季支給工食。

清嘉慶《潮陽縣志》雲“鋪數兵額:南北二路共一十三鋪,鋪 兵二十七名。縣前設鋪舍二座、鋪司一名、鋪兵二名。鋪司專司收 發。鋪兵分遞南北公文。”南北兩路每鋪設鋪兵二名。又雲:“按舊 志驿傳、鋪遞分為二款。其志驿傳則謂始建時在澄清坊,與縣衙鄰。至嘉靖四年以其署為布政分司,遂移置北郭外。十二年始改建于南 薰門外南壇之西。其志鋪遞則謂總鋪在縣前直街東偏。嘉靖二十五 年劉景韶改置榜廊之左,是驿傳與鋪遞為二事。及知府周碩勳修府 志,又舉驿傳鋪遞而一,之蓋驿者以馬而得名,棉邑山叢嶺複,不 宜于馬。順治十七年,驿官裁,惟就驿募夫。按遞設鋪,遂以鋪遞 當驿傳矣。”

據清光緒《潮陽縣志》記載,潮陽鋪數兵額如下:縣前鋪舍二 座鋪司一名,負責收發,鋪兵二名,分遽南北公文,南路自總鋪十 裡至崗頭,鋪兵二名,崗頭鋪十裡至古埕,鋪兵二名,古埕鋪十裡 至水溪,鋪兵二名,水溪鋪十裡至草蕪,鋪兵二名,草蕪鋪十五裡 至惠來縣茆洋鋪交界。

古代潮陽驿路的配備和經費

北路自總鋪十裡至華陽,鋪兵二名,華陽鋪十裡至河溪,鋪兵二名,河溪鋪十裡至桑田,鋪兵二名,桑田鋪十裡至海田,鋪兵二 名,海田鋪十裡至祿景,鋪兵二名,祿景鋪十裡至門辟,鋪兵二名, 門辟鋪十裡至鳌頭,鋪兵二名,鳌頭鋪十裡至水頭,鋪兵二名,水 頭鋪十裡至揭陽縣桃山鋪交界。

根據清光緒《潮陽縣志》記載:《唐志》雲:本縣靈山驿支應銀 191 兩 2 錢 1 分 3 厘 6 毫,惠來縣大波驿支應銀 73 兩 1 分 1 厘,普 甯縣北山驿支應銀 103 兩 6 錢 8 分 6 厘,協濟海陽縣産溪驿并解府 支應銀 370 兩 9 錢 4 分 5 厘 8 毫,又議增靈山驿馬夫銀 16 兩 2 錢 5 分 1 厘。順治十七年(1660)奉裁各驿,歸人起運項下,充饷銀 555 兩 1 錢 7 厘外,實存留支驿傳錢糧銀 200 兩,遇閏加銀 1 兩 5 錢 9 分 5 厘 9 毫 5 絲 7 忽 3 微,後以地非孔道,遞年照額解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