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作者:孤云野鶴

​1991年的春天,一个带着颠覆气质的中国故事在美国曼哈顿连续放映了一个月。

伴着强健的大鼓和《将军令》有力的旋律,正在海滩上操练的一群精壮汉子,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这个场景,自然会让人想起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描绘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主角的扮演者是凭借《少林寺》轰动世界的武术明星李连杰。他迎来的是继小和尚觉远之后,职业版图中具有地标意义的角色。近代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民间英雄黄飞鸿。

导演徐克也将借着这部系列电影以娱乐为包装,继续探索武侠片的可能性,甚至尝试用电影,重新书写中国近代史。

在李连杰成为新科黄飞鸿之前,香港电影已经有了两位声名显赫的南拳宗师。

第一任黄飞鸿是关德兴,从1949年开始,他参与拍摄了将近八十部《黄飞鸿》系列电影。凭借这个记录,他还成为扮演同一个角色次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另一个是成龙。他在1978年,袁和平导演的功夫喜剧《醉拳》里担当青年黄飞鸿,这个角色也是成龙扬名香港乃至世界影坛的起点。如果说关德兴扮演的黄飞鸿胜在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成龙塑造的青年黄飞鸿则赢在完成了一个顽劣少年的蜕变和成长,赋予他不屈不挠的品性。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那么,李连杰的黄飞鸿就必须另辟蹊径,既要有所区别,又得完成超越。幸运的是,李连杰遇到的导演是鬼才徐克。

与之前的黄飞鸿相比,徐克想要的不仅仅是个懂医理,会拳数的民间侠客,更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拥有“侠之大者”人格理想的历史英雄。

闭关锁国的东方雄狮,不得不在晚清,在坚船利炮的包围下,睁开眼睛看世界。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何去何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改进?这是现代中国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故事便是在这样的历史镜片下徐徐展开的。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十三姨带了一件洋玩意儿回来,镁粉照相机,让乡里乡亲见识怎么拍照片。她和黄飞鸿是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远方亲戚。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徐克安排的这个需要跨越中国式伦理的爱情故事将会在整个系列中通过试探,冲突,理解,融合,最后功德圆满呈现一种中西合璧式的浪漫。

徐克的黄飞鸿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他所希望的中国人的形象,少年老成,平和持重,一袭素色的棉麻长衫,一双传统的黑色布鞋,既有民间英雄的洒脱,又不失南国文人的儒雅。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这身装扮也和徐克对李连杰的评价,骨子里就是一个古人,天然的合二为一,很容易收获观众的好感与认同。故事里,这个不怒自威的年轻人将要面对的内忧外患是海上强敌环伺,朝廷官员不顾百姓利益,一心保官求和。

自己身边更是风波不断,不仅有挟私仇总在滋事的沙河帮,也有为了扬名立万步步紧逼前来踢馆的山东拳师严振东。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在《黄飞鸿》系列的第一部里,李连杰并没有太多施展身手的机会,他甚至经常要用“武”字的本义“止戈”。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反倒是身边的两个小徒弟,憨憨傻傻的猪肉荣和英语比汉语更利索的牙擦苏,能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引申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架。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制图在支离破碎和万象更新的时代里,展示各阶层中国人的生活剪影和精神状态,是整个系列的开篇最为成功的地方。由此也不难发现,《黄飞鸿》系列电影的英文片名直接引用了《美国往事》的原因。徐克想要借着武侠片来记录一个时代的“中国往事”。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紧接着上映的续集《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除了延续第一部家国天下的大主题之外,把矛盾冲突集中在了中文和英文的隔膜,中医与西医的碰撞上。

这一次,徐克让黄飞鸿在十三姨的陪伴下,坐火轮车进省城,过隧道,吃西餐。

在中西医学术交流会议上讲授外国人根本听不懂的中医经络原理,并因此结识了革命先行者孙文。

正好遇上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白莲教来使馆闹事,黄飞鸿决定帮助孙文和他的同事陆皓东传递重要的消息和文件。这一次,李连杰终于有了充分的机会,但是他天资骄人的武术功底。

因为接受过扎实的基础训练,所以他的武打套路标准到位,他的动作更是将力量与美感结合在一起,从而成就了容速度,力度和柔韧性,三者于一体的中华武术之美,他的一招一式尽华美四五又潇洒如风,展现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儒雅,最为典型的就是他为黄飞鸿设计的亮相。这个动作也成为后来无数功夫明星竞相模仿的虚步亮掌式。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晚清大臣纳兰元述是黄飞鸿最强大的敌人,这个由甄子丹扮演的充满古希腊式悲剧色彩的大反派,一边假意安抚黄飞鸿,一边唆使白莲教在广州街头大肆破坏使馆,烧砸教堂,甚至连收养在教堂里学习英文的中国孤儿也不放过。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他学贯中西,武艺不凡,原本应该是大变革中最有施展空间的人才。他与黄飞鸿之间不乏惺惺相惜的情义,却也无从改变命运的走向。

这对功夫骄子,在影片结尾处的精彩对决,尤其是纳兰元述的一套布棍,无疑代表了武术指导袁和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最高成就。这一幕也成为中国武侠电影中最经典的动作场面之一。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也许是前两部的主题略显沉重,到了《黄飞鸿3狮王争霸》,徐克和李连杰的合作似乎突然之间转换了频率。他们一起团体操练的场地从沿海的岸边改成了紫禁城的午门广场。他们在故事里维护的内容,从革命的火种变成一块代表狮王的金牌。

民间英雄——《黄飞鸿》系列,男儿当自强

不变的是那首依旧刚健的《男儿当自强》和黄飞鸿自始至终从不使用杀伤性武器,他或者徒手或者持扇或者手握一柄西式雨伞,或者干脆用脱下的长衫,围巾,终结并取得争斗的胜利。总之,保持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王者风范。

如果不是在故事的前两部李连杰硬桥硬马的立住了,一个少年老成的黄飞鸿,只怕到了第三部观众一定会恍惚。这还是不是黄飞鸿的故事,也没那么容易消化掉相比前两部配比明显过重的插科打诨和争风吃醋一类的喜剧元素。

徐克用充满想象力的佛山无影脚和正义者恒胜这种简单的手法轻松化解了电影中的矛盾与冲突。“黄飞鸿”这个自带流量的大ip,经过徐克的重构与改装焕然一新,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电影观众心目中最喜爱的民族英雄。

李连杰借着“黄飞鸿”成为继成龙之后又一个国际影星,而徐克则以家国天下为目标,用娱乐的方式接管了胡金铨之后的武侠世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