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在过去,“在殡仪馆工作”曾经是个讳莫如深的说法,随着现代社会观念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入殓师”这个对专业要求一点也不低的职业。不过对于从事入殓师职业的人群来说,为了尽量避开他人心理上的疙瘩,仍然会把工作地点说成“民政部门”。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由于人们本能地排斥与死亡相关的信息,对殡仪馆、火葬场的工作人员也往往抱有一种不愿深入接触的心态。因为不了解甚至心怀惧意,还有人会把这些工作人员统称为“烧死人的”。

随着现代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对“入殓师”这个职业有所了解。尤其是以这一职业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比如泷田洋二郎的电影《入殓师》,更是成为不少八五后、九零后进入行业的契机。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其实现代殡葬行业追求专业化操作,业内分工很细,例如负责搬运遗体的岗位称为“运尸工”,负责化妆、整理仪容的岗位叫“遗体整容师”,负责操作火化机器的岗位称为“火化工”。

这些岗位各自有各自的技能要求和操作规范,同样需要考证上岗。民政部每年主办全国性的殡葬行业职业竞赛,也是按照不同岗位分项评奖的。而“入殓师”,只是对以上这些工作一个较为正式的共用统称。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在培养专业殡葬从业人员的院校中,长沙民政学院有“殡仪业黄埔军校”的称号。这个院校创办时间早、师资力量强,在民政部牵头主办的职业竞赛中每每拿到大量奖项,业内名声自然就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例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学院等院校都开设了相关学院和专业。

学校不但致力于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引导他们对这份职业有一个正向的、平和的态度。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在不少院校里,殡仪专业的入门第一课会用来播放相关文艺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日本电影《入殓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殡仪相关的职业也只是职业中的一种,不必用特殊眼光看待。某殡仪学院还将“慈悲为怀,服务众生”定为院训,挂在教学楼的墙上。

虽然教学的老师、上课的学生都在尽力保持平常心,但只要看看他们的课程表,还是会让人觉得“太不一般了”。除了大学英语之类,殡葬法规、现代殡葬管理、现代殡葬公关礼仪、挽联写作、遗体收敛等专业课程,全都是一般专业学生接触不到的。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有该专业学生曾经自我调侃,说他们的课程既多,又容易让不了解的人望而生畏;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在去食堂吃饭时,“只要把课本放桌上占座,周围三四个座位都不会有人抢,哪怕整个食堂挤满了人”。

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说,“殡仪专业”本是只是一个大方向,其下至少还包括了殡仪服务、防腐整容、殡仪设备、陵园四大板块。

通俗地解释,假设有某位老人安享晚年、寿终正寝,那么在身后仪式的操办过程中,将由来自这四个专业的工作人员按部就班,负责逝者告别会、火化流程直至葬入陵园的整个过程。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虽然说“术业有专攻”,但实际上,负责某个环节的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对整个流程、习俗、文化上的诸多知识和禁忌都有清晰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殡仪专业还要开办插花、民俗甚至风水课程的原因。

因为在逝者的葬仪过程中,家属亲朋往往处于一种情绪低落且敏感的心理状态下。也许工作人员只是无心中说话不够妥善,或者放错了不合适的花,都会在家属心里留下一根刺,使得此前辛苦的工作效果都打了折扣。

整整四年的学习和培养固然辛苦,但却并不是白费的。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社会观念并不会自动自觉地发生进化,很多普通人对平时缺乏了解的“入殓师”职业转变看法,往往都是从参加一场葬礼、亲眼看到专业人员的表现开始。

试想一下,当人们在葬礼上见到身着黑色正装、举动既专业高效、又对逝者表现出充分尊重、对家属体谅关怀的葬仪从业人员,往往都会有所触动,此前的一些偏见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院校中开设殡仪专业,是从1995年开始的。现在看来,这也是我国殡仪行业向专业化、人性化迈进的步骤之一。

该专业开设之初,外界评论褒贬不一。有认为没必要为此开设专业的,有觉得“恐怖”的,还有猜测这个行业“钱多事少有暴利”的。网络上也时不时出现“搬尸体一天1500”、“殡仪馆日薪1300”之类的帖子,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到了现实生活中,选择报考这一专业并最终入行的人,想法就要复杂和现实得多。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有的人因为生活中的遭遇——比如经历了至亲的葬礼——而决定从事这一行业,有人因为看了文艺作品而抱有情怀,也有人纯粹就是因为“分数比较合适”或者“想尝试新的专业”。

殡仪行业的服务对象,决定了这个行业有自己的特殊之处。首先是工作时间,只安排正班的八小时工作制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死亡或意外什么时候降临。

殡仪馆和陵园多实行单休制度,或者每月有6天休日的“准单休制度”。工作人员往往需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不少情况下凌晨接到电话,然后就要立即投入工作。部分岗位例如遗体接运,则实行24小时全天都有人待命的轮班制。

其次,殡仪行业的工资水平也远远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玄乎。有媒体曾经进行统计,发现殡仪行业的平均薪资大都在六千元上下,上万者较少见,而且工作量往往较大。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对于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日常工作由若干个琐碎环节组成: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看接运车的运转是否正常、数量是否满足可能的需要,等到逝者被接运到殡仪馆,接下来就是停放、火化等一系列流程。

至于化妆整容、追思会等流程,并非必须的步骤,就要看家属是否选择相关服务了。

这些工作看似按部就班毫不出奇,但由于面对的是一群心情低落、情绪不稳的家属亲友,我国文化中又一直都有“逝者为大”的传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细心周密才能胜任。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花了四年学习殡仪专业、最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该专业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

其中一大原因是这样的:按照规定,在所有院校专业中,医学院及所属专业是唯一被允许接触遗体的,这也就是医学院师生们口中称呼“大体老师”的由来。

而殡仪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是科班出身,但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都使用假人进行模拟操作,直到走上工作岗位才会真的接触到遗体,为遗体进行清洁、穿衣、化妆、搬运等服务。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这一步跨越带来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

也许是多年心理建设的结果,大多数入殓师面对遗体并不感到畏惧,反而是在追悼会和火化操作时目睹家属沮丧悲伤的场面,更令他们感到难过。

有的入殓师说,第一次触碰到遗体,感觉像是摸到冰啤酒,凉凉的,对方好像睡着了一样。

有的入殓师说,第一次给逝者梳头,动作不敢稍微重一点儿,就怕对方觉得不舒服。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有的入殓师说,我一天之内见过的遗体,比很多人一辈子见过的总数还要多。

有的入殓师说,即使入职好久了,每次看到家属那种状态还是觉得难受,就想对所有人都说一句,要更珍惜活着的人。

比起寿终正寝、安详离世的逝者,意外死亡带来的震撼更剧烈,更令人难以接受。

发生在湖北监利水域的“东方之星”船难、发生在温州的动车事故,都有入殓师前往殡仪馆负责为遇难者整理仪容,而当时惨烈的场面,即使是这些专业人员也感觉承受不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同样需要来自其他人的认同、鼓励和加油打气。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一般来说,入殓师自己和他们的家人,对这个职业的态度还是很正面的。

这多少也与我国讲究“入土为安”的文化传统有关。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有的是雄才大略的帝王,有的是脱离尘俗的出家人,只要他们推动或促成了掩埋骸骨的行动,就会被社会舆论视为一种德政和善行。

而入殓师本人,则往往将“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世界,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属痛苦”作为工作成就感的来源。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不止一位入殓师在各种采访中表示,有时候遇到意外身亡、身体遭到破坏的逝者,修复整容往往会花去几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高强度工作之后如果能得到家属的一句肯定,就能感觉“立即满血复活”。

也曾经有入殓师去为温州动车事故的遇难者做遗体化妆,面对惨烈的画面几乎快要支撑不住。后来,入殓师的家人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了她的工作镜头,妈妈和弟弟立刻打电话表达支持,说她做得对,夸奖她是“我们家的骄傲”。

中国入殓师:被问工作就说是民政部门,摸着尸体像冰啤“入殓师”名称的由来神秘的专业课程表谁会选择成为入殓师?从学校到岗位周围的人会理解吗?结语

也正是靠着来自服务对象和家庭成员的支持肯定,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才有了力量去和偏见成见对抗,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到更多逝者及其家属。

遗憾的是,认为殡仪行业“不吉利”并选择敬而远之的事例仍然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出租车司机一听目的地是殡仪馆,往往就不太乐意去;从业者的婚恋机会更是比其他行业存在更多限制。

改变对于殡仪行业、入殓师的固有偏见,用更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类职业,仍需要行业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