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谈及世界上服役年限最长的作战飞机一般也不会超过50年,但是美国空军有一款战略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已经服役将近65个年头,根据美媒披露的消息,美国空军计划将这款老爷机进行现代化升级,将其服役至2050年左右,届时美国b-52系列战略轰炸机的整个服役周期接近100年,毫无疑问成为人类航空发展史上服役时间最久的一款军用飞机。b-52战略轰炸机之所以能创造这一纪录,这和其自诞生以来与时俱进的不断改进发展历程直接关联,通过不断地根据作战需要和技术进步升级改进,b-52在各大战场上不断的焕发出新生机,成为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核心动力所在。b-52战略轰炸机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战略轰炸机由高亚音速向可变后掠翼的超音速突防,再到隐身突防的技术更迭,b-52根据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一直找寻着自我存在的价值,见证了世界军事航空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52老骥伏枥,奋战100年

人类航空发展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空中轰炸是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加福蒂中尉驾驶一架"郎派乐-道比"飞机向利比亚的土耳其军队投掷了4枚约2公斤重的炸弹,尽管此次空中轰炸的战果极为有限,但也见证了当时背景下空中轰炸发展的基本水平。其实早期的空中轰炸就是如此简易,飞行员驾驶简易的飞机用手将各种小型炸弹投向地面目标,人类开始尝试空中打击地面目标。

时隔两年后,俄国人伊格尔·西科尔斯基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架专用轰炸机首飞成功,这在空中轰炸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款被命名为"伊里亚·穆罗梅茨"的轰炸机最多可以搭载800公斤的炸弹,存储在机身内专门设计的炸弹舱内,并首次将电动投弹器、轰炸瞄准具以及驾驶和领航仪表引入到飞机上,最早的轰炸机基本成型。1914年底,俄国使用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轰炸机部队。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早期的空中轰炸是简易的飞机、简单的投弹

在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轰炸机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战争中,由于当时航空技术和作战理论的局限性,在该时期出现的轰炸机多为简易的双翼机,在载弹量以及航程上都非常有限,但正是经过一战的洗礼,空军这个在当时超时代的新概念开始进入到人类战争文明中,为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战结束后,作为最早的空军战略家和空军倡导者之一的威廉·米切尔对于后续空军的发展提出了至关重要的理论,他主张将空军的飞机分为驱逐机、强击机和轰炸机三个主要机种,组成空军驱逐航空兵、强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三大兵种。并实际推动了1920年-1921年期间对于空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轰炸潜艇、巡洋舰和战列舰的试验,为轰炸机在二战中普及化使用和技术迅猛发展奠定基础。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威廉·米切尔轰炸潜艇、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实践活动为后续空军的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二战中,以德国闪电战为代表的新战争样式表现出优异的作战效能,轰炸机成为重要的战争手段之一,无论是从使用规模,还是载弹量、航程等硬指标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给世人留下深刻记忆的轰炸行动诸如德国轰炸英国伦敦、盟军轰炸德国、美国轰炸日本本土等等,轰炸机的作战效能得到实战的检验。

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轰炸机,比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兰开斯特"中型轰炸机,德国的he-177a、"格瑞佛"轰炸机,苏联的图-2中型轰炸机以及美国的b-17、b-29重型轰炸机等等。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苏联二战时期著名的图-2中型轰炸机

对于空中轰炸具有重大转折历史意义的是,美国在1945年8月,先后使用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的两颗原子弹,轰炸机由搭载传统的炸弹开始发展到投掷核弹,标志着人类进入核时代的同时,对于日后轰炸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核弹成为战略轰炸机的核心标配武器系统。

作为当时条件下核武器主要的运载、投掷工具,一个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战略轰炸机概念开始被推上现代航空发展的历史舞台。所谓的战略轰炸机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中远程轰炸机,是空军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携带核弹也能携带常规炸弹,既可以作为战略进攻性武器使用,也可以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英国的"3v"(即"勇士"、"胜利者"和"火神"三款轰炸机)、苏联的图-95以及美国的b-47和b-52.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英国战后发展了以"3v"为核心的轰炸机组合

这是一个航空技术发展和作战需求转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和当时的国际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二战末,美国人对日本使用的原子弹毁灭性的打击效能,让各国看到核武器的作战效能,一场以美苏为核心的核军备竞赛悄然展开,轰炸机作为主要的运载、投掷工具,其发展自然被摆到了一个绝对优先的位置。

基于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美国与苏联拉开冷战争霸序幕,美国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重型轰炸机委员会,决定立即着手研发巡航速度更快、升限更高、作战半径更大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1945年11月,美国空军对新型战略轰炸机提出了主要的性能指标要求,要求新型轰炸机作战半径在8050千米以上,巡航速度不低于483千米/小时,载弹量不得低于4540公斤。新型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取代b-36轰炸机,作战半径超过所有护航战斗机的航程,并使用遥控炮塔,以便能够形成360度无射击死角的自卫火力网。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冷战背景下,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初衷就是强化核打击能力

1946年2月,美国空军开始对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进行招标,波音、马丁和康维尔三家公司参与竞标,分别提交了各自的设计方案以及成本报价。其中波音公司基于b-29轰炸机设计方案提出的model 462方案,因技术比较成熟,同时搭上来自苏联威胁的东风,波音的model 462方案被美国军方采纳,并获得xb-52的试验型编号。

中标后波音公司又基于model 462方案优化设计后提出了model 464系列方案,根据军方的具体要求,波音公司先后在model 464方案基础上设计出了十多种方案,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下最终model 464-67方案被选定。1952年b-52第一架原型机首飞成功,经过三年多的测试,1955年6月第一种生产型b-52b型开始装备部队。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波音公司提交的model 464-67方案最终被选定

作为美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洲际战略轰炸机,b-52气动布局最终沿承了b-47轰炸机的气动外形,机翼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大展弦比、平面几何形状呈梯形,襟翼之间是副翼,位于翼根15.2米处。b-52采用细长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侧面平滑,截面呈圆角矩形,机体前段为气密乘员舱,中段上部为油箱,下部为炸弹舱,后段逐渐变细,尾部是炮塔,炮塔的上方式射击员舱,该舱室与前机身的驾驶舱中间通过一条通道相连。机翼下方装有四组8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两台发动机之间装有防火隔仓,每台发动机都装有马鞍型的滑油箱,成为b-52轰炸机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我们都知道b-52b是该系列轰炸机的第一个批量生产型,在其身上上演了一幕颇有戏剧性的服役花絮。在b-52项目推进的同时,新兴的防空导弹技术也在迅猛进步,成为严重威胁到传统轰炸机安全的一个重要武器系统。b-52也未能逃脱这一技术魔咒,在其即将服役之际,苏联人推出了sa-75m(萨姆-2)防空导弹。sa-75m防空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移动式防空导弹系统,其有效射程20公里,最大射高3万米,b-52战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恰好被包含在内,生存力面临严峻的挑战。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与轰炸机同步发展的是防空导弹,这也让b-52服役住之初便遇到尴尬一幕

b-52b是基于b-52a改进而来的,只是换装了新型j57-p-19w型涡扇发动机,载弹量和a型基本上一致。b-52b与原型机b-52a不同的是,波音设计人员早期为了降低飞行阻力,减小机头面积,便将原型机座舱设计为纵列式,这一设计遭到来自美国空军的强烈反对,因为美国空军长期使用的轰炸机都采用的是并列座舱,美国空军并不习惯这种纵列式座舱布局,最终在美军的强烈要求下,波音公司只好在量产机型b-523b上重新改回并列式座舱。

1955年几经波折的b-52b量产型开始批量列装部队。但是随着同时期技术成熟的sa-75m防空导弹的出现,美国空军为了提升b-52b的生存能力,于1959年开始对b-52b进行全面升级,为其加装了大量的电子战设备。改进后的b-52b装备有ma-6a轰炸导航系统或md-5火力控制系统、an/alr-18和an/apr-25电子对抗接收机、an/alt-16电子对抗发射机以及an/ale-25箔条布散器等一系列电子干扰设备。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大名鼎鼎的sa-75m防空导弹是世界上首款机动式防空导弹系统

b-52b在1959年针对苏联sa-75m防空导弹针对性提升电子对抗能力的具体举措,正式揭开了其根据实际作战需求和技术进步与时俱进60年改装的新篇章,成为b-52系列化发展历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b-52系列战略轰炸机先后经历多次重大改进,其中1959年强化电子战能力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虽然b-52系列有a/b/c/d/e/f/g/h等八个改进型号,但装备数量比较多的也就b/g/h三个型号,也是这三个型号基本奠定了b-52战略轰炸机的服役历程。

b-52的第二次重大改型是b-52g型,整合了空射导弹。b-52g是基于f型的基础进行的重大改进型号,其主要围绕减轻机体重量、增大航程和增加空射导弹三个方面展开的。得益于航空材料技术的进步,b-52g的减重工作卓有成效,其结构重量相较f型减轻了4.5吨,机翼和垂尾基本上是重新设计了一遍,垂尾的高度降低了2.31米,机翼的弦长也略有增加,设计人员还在机翼下内侧发动机短舱和机身之间加装了导弹发射挂架,能够挂载两枚agm-28b"猎犬"空地导弹或adm-20b"鹌鹑"诱饵弹。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52尾部特写

1971年美国空军有又对b-52g进行了改进,主要加装了用于低空突防的光电探测系统evs,该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集中安装在机头两侧下方的转塔内,左侧是avq-22微光电视系统,右侧则安装的是aaq-6前视红外系统。后续又改进了内翼挂架,使其能够各自携带6枚agm-82b空射巡航导弹,进一步强化该型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b-52h是b-52系列战略轰炸机最新、最后一个改进型号,机体是基于b-52g展开的,换装了推力75.71千牛的tf-33-p-3型涡扇发动机,大幅降低了发动机油耗,使得航程增加了10%-15%,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21360千克;相比此前的型号,b-52h另一大外部改进特征就是尾舱的自卫机枪被一门asg-21火控系统控制的m-61型6管20mm加特林机炮所取代,自卫火力自动化水平和打击效能同步得到提升。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改进后的b-52强化了常规打击能力

在此后的1978年和1993年,b-524h先后又进行了两次改装,内置弹舱改装为可以加挂8枚agm-86b型空射巡航导弹的旋转挂架,另外还具备了挂载16枚鱼叉反舰导弹的能力,同步将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集成进去,强化了b-52h的多用途能力和全球部署作战能力,成为后续几场局部战争中对地打击的主力机型。

根据美媒最新报道,美国国防部签署了一项总额高达119亿美元的b-52升级计划,意图通过对现有的b-52h进行一系列现代化升级,时期能够适应未来作战要求,并延寿最终服役至2050年左右,有消息称,b-52升级后将主要搭载先进的高超声速空射武器。

从b-52战略轰炸机研发的背景来看,其研发的初衷主要是围绕冷战美苏核军备竞赛展开的,同时期苏联推出了图-95战略轰炸机,鉴于当时的航空技术发展水平,战略轰炸机总体发展思路是迈进喷气时代,以高亚音速突防为主,主要任务也是运载和投射核弹头,在总结二战时期轰炸机航程不足的缺陷,作战半径成为当时一个历史时期轰炸机发展的一个硬性指标。总的来说,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几年内,战略轰炸机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凭借大航程,以高亚音速飞行方式,遂行远距离战略核打击任务。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可变后掠翼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主流设计

随着轰炸机航空技术的进步,上世纪70年代可变后掠翼技术成熟,超音速突防成为一段时间内轰炸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为此,美国和苏联先后设计了b-1b战略轰炸机和图-160战略轰炸机,尤其是图-160能够以2万米的高度超过2马赫的速度进行突防,在当时可谓是一绝。b-52轰炸机高亚音速突防的优势不在之后,其作战应用也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高亚音速突防核轰炸转为中高空地毯式常规轰炸。

同步美国开始将空射巡航导弹引入到b-52轰炸机的弹药体系中,逐步打造出高亚音速突防+防区外空中打击的新模式;上世纪90年代,随着精确制导弹药技术成熟和普及化使用,美国人又将jdam等先进廉价精确制导武器纳入b-52弹药体系,与昂贵的空射巡航导弹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使得b-52既保持了一定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同时常规打击能力得到倍增。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52开启高亚音速+空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突防模式

随着美国在隐形技术领取得突破,以b-2为代表的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研发成功,美国空军打造了以b-52h、b-1b和b-2a为核心的战略核打击三剑客,在作战职能分工上,b-2a更多的承担起战略核威慑和核打击重任,b-52h和b-1b转向常规打击。在阿富汗战争中,b-52重执地毯式轰炸的作战方式,但同时战术应用上取得创新,其对地打击得到地面特种部队的精确定位和实时通报,打击效能成倍提升。

b-52战略轰炸机从上世纪50年代入役以来,美国空军根据实际作战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地在调整和改进,将大量的新作战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到改进工作中,不仅体现了军事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见证了二战后战略轰炸机发展的全过程,所有的改进和调整都是紧紧围绕美国空军战略发展而进行的。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2隐形轰炸机技术优势明显,但造价最终使其仅造了20架

美国虽然在轰炸机研发领域牢牢占据技术制高点(毕竟目前唯一装备隐形轰炸机的只有美国),相比b-2隐形轰炸机,b-52h的技术水平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但是b-2虽好,其造价成为限制美军大量采购的根本原因,单价24亿美元使得b-2就是一架飞行黄金飞机。另外在作战使用上,隐身技术固然有高突防的优势,但是在常规打击方面,其使用的性价比和老旧的b-52h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陆基洲际导弹、空基战略轰炸机和海基战略核潜艇构成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中,战略轰炸机作为核武器主要的运载、投掷工具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作为后起之秀的战略核潜艇和陆基洲际导弹被认为使用效果更好。战略轰炸机更多的任务回归到传统的对地打击能力上,在美军战略轰炸机三剑客中,b-1b和b-52h都毫不例外的被更多的应用到常规打击任务中,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老当益壮,计划服役100年,美国B-52在不断改进中焕发出新战力讲在前面的话:由简易到复杂: "空中轰炸"简史战略轰炸机诞生服役之初便面临生存挑战的B-52B依据作战需求而推进的多次重大改进与时俱进的作战样式转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52试验空射高超声速武器系统

从为了应对苏联sa-75m防空导弹的威胁开始,b-52战略轰炸机就开启了围绕实际作战需求和科技进步而展开的不断改进升级中,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老旧平台焕发出新生机,美国在对b-52的改进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其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科技优势,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在不断的改进中,b-52在不断的缩短与国际主流轰炸机在技术上的差距,突出发挥b-52的常规打击优势,成为美军对地打击的中坚机型。

未来,b-52的改进和升级工作将还持续下去,毕竟按照美空军的设想,b-52h还需要服役30年,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改进升级后的b-52未来将更多的出现在常规打击战场上,作为一种对地支援打击任务的机型存在,不排除未来也会集成诸如高超声速武器、高能新概念武器的可能性。既然美国的b-52能服役100年,那么我们的轰-6再服役个几十年也不是一件坏事,最大限度的挖掘老装备的作战潜力,本身也是提升战斗力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