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談及世界上服役年限最長的作戰飛機一般也不會超過50年,但是美國空軍有一款戰略轟炸機,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迄今已經服役将近65個年頭,根據美媒披露的消息,美國空軍計劃将這款老爺機進行現代化更新,将其服役至2050年左右,屆時美國b-52系列戰略轟炸機的整個服役周期接近100年,毫無疑問成為人類航空發展史上服役時間最久的一款軍用飛機。b-52戰略轟炸機之是以能創造這一紀錄,這和其自誕生以來與時俱進的不斷改進發展曆程直接關聯,通過不斷地根據作戰需要和技術進步更新改進,b-52在各大戰場上不斷的煥發出新生機,成為其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核心動力所在。b-52戰略轟炸機發展曆程中,先後經曆了戰略轟炸機由高亞音速向可變後掠翼的超音速突防,再到隐身突防的技術更疊,b-52根據戰争形态的不斷變化,一直找尋着自我存在的價值,見證了世界軍事航空技術的發展與變革。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b-52老骥伏枥,奮戰100年

人類航空發展史上有記錄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中轟炸是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加福蒂中尉駕駛一架"郎派樂-道比"飛機向利比亞的土耳其軍隊投擲了4枚約2公斤重的炸彈,盡管此次空中轟炸的戰果極為有限,但也見證了當時背景下空中轟炸發展的基本水準。其實早期的空中轟炸就是如此簡易,飛行員駕駛簡易的飛機用手将各種小型炸彈投向地面目标,人類開始嘗試空中打擊地面目标。

時隔兩年後,俄國人伊格爾·西科爾斯基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架專用轟炸機首飛成功,這在空中轟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這款被命名為"伊裡亞·穆羅梅茨"的轟炸機最多可以搭載800公斤的炸彈,存儲在機身内專門設計的炸彈艙内,并首次将電動投彈器、轟炸瞄準具以及駕駛和領航儀表引入到飛機上,最早的轟炸機基本成型。1914年底,俄國使用伊裡亞·穆羅梅茨轟炸機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轟炸機部隊。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早期的空中轟炸是簡易的飛機、簡單的投彈

在随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轟炸機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到戰争中,由于當時航空技術和作戰理論的局限性,在該時期出現的轟炸機多為簡易的雙翼機,在載彈量以及航程上都非常有限,但正是經過一戰的洗禮,空軍這個在當時逾時代的新概念開始進入到人類戰争文明中,為後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一戰結束後,作為最早的空軍戰略家和空軍倡導者之一的威廉·米切爾對于後續空軍的發展提出了至關重要的理論,他主張将空軍的飛機分為驅逐機、強擊機和轟炸機三個主要機種,組成空軍驅逐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三大兵種。并實際推動了1920年-1921年期間對于空軍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轟炸潛艇、巡洋艦和戰列艦的試驗,為轟炸機在二戰中普及化使用和技術迅猛發展奠定基礎。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威廉·米切爾轟炸潛艇、巡洋艦和戰列艦的實踐活動為後續空軍的發展具有重大曆史意義

二戰中,以德國閃電戰為代表的新戰争樣式表現出優異的作戰效能,轟炸機成為重要的戰争手段之一,無論是從使用規模,還是載彈量、航程等硬名額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給世人留下深刻記憶的轟炸行動諸如德國轟炸英國倫敦、盟軍轟炸德國、美國轟炸日本本土等等,轟炸機的作戰效能得到實戰的檢驗。

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轟炸機,比如英國的"曼徹斯特"、"蘭開斯特"中型轟炸機,德國的he-177a、"格瑞佛"轟炸機,蘇聯的圖-2中型轟炸機以及美國的b-17、b-29重型轟炸機等等。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蘇聯二戰時期著名的圖-2中型轟炸機

對于空中轟炸具有重大轉折曆史意義的是,美國在1945年8月,先後使用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别投下了代号"小男孩"和"胖子"的兩顆原子彈,轟炸機由搭載傳統的炸彈開始發展到投擲核彈,标志着人類進入核時代的同時,對于日後轟炸機的發展産生深遠影響,核彈成為戰略轟炸機的核心标配武器系統。

作為當時條件下核武器主要的運載、投擲工具,一個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戰略轟炸機概念開始被推上現代航空發展的曆史舞台。所謂的戰略轟炸機是指用來執行戰略任務的中遠端轟炸機,是空軍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攜帶核彈也能攜帶正常炸彈,既可以作為戰略進攻性武器使用,也可以執行戰術轟炸任務。比較有代表性的産品有英國的"3v"(即"勇士"、"勝利者"和"火神"三款轟炸機)、蘇聯的圖-95以及美國的b-47和b-52.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英國戰後發展了以"3v"為核心的轟炸機組合

這是一個航空技術發展和作戰需求轉變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和當時的國際背景有很大的關系。二戰末,美國人對日本使用的原子彈毀滅性的打擊效能,讓各國看到核武器的作戰效能,一場以美蘇為核心的核軍備競賽悄然展開,轟炸機作為主要的運載、投擲工具,其發展自然被擺到了一個絕對優先的位置。

基于這個特殊的曆史背景,美國與蘇聯拉開冷戰争霸序幕,美國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重型轟炸機委員會,決定立即着手研發巡航速度更快、升限更高、作戰半徑更大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1945年11月,美國空軍對新型戰略轟炸機提出了主要的性能名額要求,要求新型轟炸機作戰半徑在8050千米以上,巡航速度不低于483千米/小時,載彈量不得低于4540公斤。新型戰略轟炸機主要用于取代b-36轟炸機,作戰半徑超過所有護航戰鬥機的航程,并使用遙控炮塔,以便能夠形成360度無射擊死角的自衛火力網。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冷戰背景下,戰略轟炸機的發展初衷就是強化核打擊能力

1946年2月,美國空軍開始對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進行招标,波音、馬丁和康維爾三家公司參與競标,分别送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以及成本報價。其中波音公司基于b-29轟炸機設計方案提出的model 462方案,因技術比較成熟,同時搭上來自蘇聯威脅的東風,波音的model 462方案被美國軍方采納,并獲得xb-52的試驗型編号。

中标後波音公司又基于model 462方案優化設計後提出了model 464系列方案,根據軍方的具體要求,波音公司先後在model 464方案基礎上設計出了十多種方案,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下最終model 464-67方案被標明。1952年b-52第一架原型機首飛成功,經過三年多的測試,1955年6月第一種生産型b-52b型開始裝備部隊。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波音公司送出的model 464-67方案最終被標明

作為美國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洲際戰略轟炸機,b-52氣動布局最終沿承了b-47轟炸機的氣動外形,機翼采用懸臂式上單翼、大展弦比、平面幾何形狀呈梯形,襟翼之間是副翼,位于翼根15.2米處。b-52采用細長的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結構,側面平滑,截面呈圓角矩形,機體前段為氣密乘員艙,中段上部為油箱,下部為炸彈艙,後段逐漸變細,尾部是炮塔,炮塔的上方式射擊員艙,該艙室與前機身的駕駛艙中間通過一條通道相連。機翼下方裝有四組8台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兩台發動機之間裝有防火隔倉,每台發動機都裝有馬鞍型的滑油箱,成為b-52轟炸機最顯著的外部特征。

我們都知道b-52b是該系列轟炸機的第一個批量生産型,在其身上上演了一幕頗有戲劇性的服役花絮。在b-52項目推進的同時,新興的防空飛彈技術也在迅猛進步,成為嚴重威脅到傳統轟炸機安全的一個重要武器系統。b-52也未能逃脫這一技術魔咒,在其即将服役之際,蘇聯人推出了sa-75m(薩姆-2)防空飛彈。sa-75m防空飛彈是世界上第一種移動式防空飛彈系統,其有效射程20公裡,最大射高3萬米,b-52戰略轟炸機的飛行高度恰好被包含在内,生存力面臨嚴峻的挑戰。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與轟炸機同步發展的是防空飛彈,這也讓b-52服役住之初便遇到尴尬一幕

b-52b是基于b-52a改進而來的,隻是換裝了新型j57-p-19w型渦扇發動機,載彈量和a型基本上一緻。b-52b與原型機b-52a不同的是,波音設計人員早期為了降低飛行阻力,減小機頭面積,便将原型機座艙設計為縱列式,這一設計遭到來自美國空軍的強烈反對,因為美國空軍長期使用的轟炸機都采用的是并列座艙,美國空軍并不習慣這種縱列式座艙布局,最終在美軍的強烈要求下,波音公司隻好在量産機型b-523b上重新改回并列式座艙。

1955年幾經波折的b-52b量産型開始批量列裝部隊。但是随着同時期技術成熟的sa-75m防空飛彈的出現,美國空軍為了提升b-52b的生存能力,于1959年開始對b-52b進行全面更新,為其加裝了大量的電子戰裝置。改進後的b-52b裝備有ma-6a轟炸導航系統或md-5火力控制系統、an/alr-18和an/apr-25電子對抗接收機、an/alt-16電子對抗發射機以及an/ale-25箔條布散器等一系列電子幹擾裝置。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大名鼎鼎的sa-75m防空飛彈是世界上首款機動式防空飛彈系統

b-52b在1959年針對蘇聯sa-75m防空飛彈針對性提升電子對抗能力的具體舉措,正式揭開了其根據實際作戰需求和技術進步與時俱進60年改裝的新篇章,成為b-52系列化發展曆程中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b-52系列戰略轟炸機先後經曆多次重大改進,其中1959年強化電子戰能力隻是邁出了第一步,雖然b-52系列有a/b/c/d/e/f/g/h等八個改進型号,但裝備數量比較多的也就b/g/h三個型号,也是這三個型号基本奠定了b-52戰略轟炸機的服役曆程。

b-52的第二次重大改型是b-52g型,整合了空射飛彈。b-52g是基于f型的基礎進行的重大改進型号,其主要圍繞減輕機體重量、增大航程和增加空射飛彈三個方面展開的。得益于航空材料技術的進步,b-52g的減重工作卓有成效,其結構重量相較f型減輕了4.5噸,機翼和垂尾基本上是重新設計了一遍,垂尾的高度降低了2.31米,機翼的弦長也略有增加,設計人員還在機翼下内側發動機短艙和機身之間加裝了飛彈發射挂架,能夠挂載兩枚agm-28b"獵犬"空地飛彈或adm-20b"鹌鹑"誘餌彈。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b-52尾部特寫

1971年美國空軍有又對b-52g進行了改進,主要加裝了用于低空突防的光電探測系統evs,該系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集中安裝在機頭兩側下方的轉塔内,左側是avq-22微光電視系統,右側則安裝的是aaq-6前視紅外系統。後續又改進了内翼挂架,使其能夠各自攜帶6枚agm-82b空射巡航飛彈,進一步強化該型機的防區外打擊能力。

b-52h是b-52系列戰略轟炸機最新、最後一個改進型号,機體是基于b-52g展開的,換裝了推力75.71千牛的tf-33-p-3型渦扇發動機,大幅降低了發動機油耗,使得航程增加了10%-15%,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21360千克;相比此前的型号,b-52h另一大外部改進特征就是尾艙的自衛機槍被一門asg-21火控系統控制的m-61型6管20mm加特林機炮所取代,自衛火力自動化水準和打擊效能同步得到提升。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改進後的b-52強化了正常打擊能力

在此後的1978年和1993年,b-524h先後又進行了兩次改裝,内置彈艙改裝為可以加挂8枚agm-86b型空射巡航飛彈的旋轉挂架,另外還具備了挂載16枚魚叉反艦飛彈的能力,同步将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內建進去,強化了b-52h的多用途能力和全球部署作戰能力,成為後續幾場局部戰争中對地打擊的主力機型。

根據美媒最新報道,美國國防部簽署了一項總額高達119億美元的b-52更新計劃,意圖通過對現有的b-52h進行一系列現代化更新,時期能夠适應未來作戰要求,并延壽最終服役至2050年左右,有消息稱,b-52更新後将主要搭載先進的高超聲速空射武器。

從b-52戰略轟炸機研發的背景來看,其研發的初衷主要是圍繞冷戰美蘇核軍備競賽展開的,同時期蘇聯推出了圖-95戰略轟炸機,鑒于當時的航空技術發展水準,戰略轟炸機總體發展思路是邁進噴氣時代,以高亞音速突防為主,主要任務也是運載和投射核彈頭,在總結二戰時期轟炸機航程不足的缺陷,作戰半徑成為當時一個曆史時期轟炸機發展的一個硬性名額。總的來說,在二戰結束後的十幾年内,戰略轟炸機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憑借大航程,以高亞音速飛行方式,遂行遠距離戰略核打擊任務。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可變後掠翼技術在上世紀70年代是主流設計

随着轟炸機航空技術的進步,上世紀70年代可變後掠翼技術成熟,超音速突防成為一段時間内轟炸機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為此,美國和蘇聯先後設計了b-1b戰略轟炸機和圖-160戰略轟炸機,尤其是圖-160能夠以2萬米的高度超過2馬赫的速度進行突防,在當時可謂是一絕。b-52轟炸機高亞音速突防的優勢不在之後,其作戰應用也發生了轉變,由最初的高亞音速突防核轟炸轉為中高空地毯式正常轟炸。

同步美國開始将空射巡航飛彈引入到b-52轟炸機的彈藥體系中,逐漸打造出高亞音速突防+防區外空中打擊的新模式;上世紀90年代,随着精确制飛彈藥技術成熟和普及化使用,美國人又将jdam等先進廉價精确制導武器納入b-52彈藥體系,與昂貴的空射巡航飛彈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使得b-52既保持了一定的戰略核打擊能力,同時正常打擊能力得到倍增。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b-52開啟高亞音速+空射巡航飛彈的轟炸機突防模式

随着美國在隐形技術領取得突破,以b-2為代表的新一代隐形戰略轟炸機研發成功,美國空軍打造了以b-52h、b-1b和b-2a為核心的戰略核打擊三劍客,在作戰職能分工上,b-2a更多的承擔起戰略核威懾和核打擊重任,b-52h和b-1b轉向正常打擊。在阿富汗戰争中,b-52重執地毯式轟炸的作戰方式,但同時戰術應用上取得創新,其對地打擊得到地面特種部隊的精确定位和實時通報,打擊效能成倍提升。

b-52戰略轟炸機從上世紀50年代入役以來,美國空軍根據實際作戰需求和技術進步,不斷地在調整和改進,将大量的新作戰理念和新技術應用到改進工作中,不僅展現了軍事航空技術的發展和變革,同時見證了二戰後戰略轟炸機發展的全過程,所有的改進和調整都是緊緊圍繞美國空軍戰略發展而進行的。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b-2隐形轟炸機技術優勢明顯,但造價最終使其僅造了20架

美國雖然在轟炸機研發領域牢牢占據技術制高點(畢竟目前唯一裝備隐形轟炸機的隻有美國),相比b-2隐形轟炸機,b-52h的技術水準确實難登大雅之堂,但是b-2雖好,其造價成為限制美軍大量采購的根本原因,單價24億美元使得b-2就是一架飛行黃金飛機。另外在作戰使用上,隐身技術固然有高突防的優勢,但是在正常打擊方面,其使用的成本效益和老舊的b-52h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伴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陸基洲際飛彈、空基戰略轟炸機和海基戰略核潛艇構成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戰略轟炸機作為核武器主要的運載、投擲工具的優勢已經不複存在,作為後起之秀的戰略核潛艇和陸基洲際飛彈被認為使用效果更好。戰略轟炸機更多的任務回歸到傳統的對地打擊能力上,在美軍戰略轟炸機三劍客中,b-1b和b-52h都毫不例外的被更多的應用到正常打擊任務中,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老當益壯,計劃服役100年,美國B-52在不斷改進中煥發出新戰力講在前面的話:由簡易到複雜: "空中轟炸"簡史戰略轟炸機誕生服役之初便面臨生存挑戰的B-52B依據作戰需求而推進的多次重大改進與時俱進的作戰樣式轉變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b-52試驗空射高超聲速武器系統

從為了應對蘇聯sa-75m防空飛彈的威脅開始,b-52戰略轟炸機就開啟了圍繞實際作戰需求和科技進步而展開的不斷改進更新中,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老舊平台煥發出新生機,美國在對b-52的改進過程中,充分的發揮了其在航空技術領域的科技優勢,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發展之路,在不斷的改進中,b-52在不斷的縮短與國際主流轟炸機在技術上的差距,突出發揮b-52的正常打擊優勢,成為美軍對地打擊的中堅機型。

未來,b-52的改進和更新工作将還持續下去,畢竟按照美空軍的設想,b-52h還需要服役30年,在科技水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改進更新後的b-52未來将更多的出現在正常打擊戰場上,作為一種對地支援打擊任務的機型存在,不排除未來也會內建諸如高超聲速武器、高能新概念武器的可能性。既然美國的b-52能服役100年,那麼我們的轟-6再服役個幾十年也不是一件壞事,最大限度的挖掘老裝備的作戰潛力,本身也是提升戰鬥力的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