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作者:瓷器鉴定真知堂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真知堂国学馆:曹操是三国时代杰出的英雄人物。曹操生前纵横四海,死后其子曹丕建立魏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关于曹操的身世,一般读者不太清楚。只知道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一位宦官。曹腾是汉顺帝中常侍,汉桓帝大长秋。费亭候。我们知道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后来都被杀了,那为什么曹腾能归隐田园,得到善终,并且子孙还那么强呢?通过阅读《资治通鉴》,真知堂找到了答案。

三国(220-280年)时代,指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最后诞生了魏、蜀、吴三国的那段历史。

关于三国时代的英雄们,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写得很传神,也因此诞生了不少三国迷。

曹操是魏国的实际掌权者,他被当时的人称之为“奸雄”。然而,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篡位称帝。曹操曾经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话不假。

我们仅仅知道,曹操是典型的官二代,所以才比刘备、孙权等人更牛。其实仔细阅读《资治通鉴》,就会发现其实不然。曹操成功虽有祖、父之蒙荫,更多的还是靠个人奋斗。但祖父曹腾确实对其人生有很大帮助。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曹操的父亲曹嵩,得以进入仕途,跟其养父曹腾有关。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在汉桓帝时期官至大司农,位列九卿。

大司农,即汉景帝时期的治粟内史,主要掌管租税、钱粮、盐铁等国家财政收支,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长。大司农的品级为中二千石,是仅次于万石俸禄三公的九卿之一。

其实按照曹嵩之才能,九卿应该就是他这辈子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但东汉灵帝做的一件事,给了他登上三公宝座的机会。

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汉灵帝设立西邸,开始买卖官爵。

“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于西园立库以贮之。”《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九》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时任大司农职务的曹嵩,见太尉之位空缺,就花钱买了个太尉当。

“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后汉书》 中平四年“十一月,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中平五年“夏四月,太尉曹嵩罢。”《资治通鉴》

这笔钱有多少呢?古代的一亿就是十万,一千钱为一贯。曹嵩等于花了一百万贯(约相当于百万两白银)给自己买了个太尉。曹操家之富庶由此可见一斑。曹操后来能毁家起兵,跟曹家的钱财有莫大关系。

但曹嵩当了不到半年太尉,就被汉桓帝罢免了,算是花了钱过了回三公的瘾。

后来曹操起兵反董,曹嵩不愿相随,和小儿子曹疾避乱隐居于山东琅琊。东汉兴平元年(194年) ,曹嵩在前往兖州投奔曹操的路上被徐州刺史陶潜部将所杀。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我们知道,曹操(155-220年)进入仕途之时是20岁。公元174年,曹操有了人生第一个官职,东汉王朝洛阳北部尉。

公元183年,汉灵帝光和六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了。此时曹嵩的官职还是大司农。而29岁的曹操官拜骑都尉,参与讨伐黄巾。因功,迁为济南相。后来朝廷让他担任东郡太守,不知什么原因,曹操没有前往就职,而是辞官归里。曹操这段隐居的历史,史料语焉不详。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四月,太尉曹嵩罢官回归故里,同年八月,议郎曹操被汉灵帝擢升为西园八校尉之典军校尉。此时曹操34岁,开始登上了东汉王朝中央的政治舞台。

曹操的家世,和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真的是没法比的。

曹操之所以能登上中央的政治舞台,主要靠的还是祖父曹腾。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历经东汉时期四位皇帝而不倒,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候,官至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迁中常侍。。。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后汉书 宦者列传》

我们知道这个中常侍,是皇帝的内侍,而大长秋,是皇后的内侍官。

大长秋,官名。汉 置,为皇后近侍,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行,秦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长秋。“

特进,·据应劭《汉官仪》曰,"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在三公下。"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曹腾在汉安帝时进入内廷,陪侍时为太子的汉顺帝读书,汉顺帝即位为进位中常侍。

汉顺帝死后,其子汉冲帝年仅2岁,在位半年就死了。随后是汉质帝,八岁即位,在位仅一年也死了。再接着就是汉桓帝。

曹腾是汉顺帝的伴读小太监,又是汉顺帝的贴身内侍中常侍,可谓威风八面,权势极大。不过,他为什么可以封侯呢?这就要从汉顺帝说起了。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11岁登基,30岁去世,留下一个2岁的儿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2岁登基,不到3岁去世。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

东汉永嘉元年(145年),在外戚权臣梁冀(汉顺帝皇后梁太后之兄)拥立下,即位为帝。东汉本初元年(146年),被大将军梁冀毒死,年仅九岁 。

汉桓帝刘志(132年-168年1月25日),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

东汉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驾崩,刘志被大将军梁冀迎入为帝。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汉桓帝之所以能被立为皇帝,跟曹操祖父曹腾有莫大的关系。

史料记载,汉质帝驾崩,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官员想要拥立清河王刘蒜为帝,但大将军梁冀则比较属意于蠡吾侯刘志,此时刘志十五岁。而刘蒜的年纪比较大,比较成熟稳重。

“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朝臣莫不归心。”《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

而梁太后有个妹妹,她看上了刘志想让刘志当妹夫。但面对朝廷重臣拥立刘蒜的众议,大将军粱冀“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

在这个节骨眼上,曹腾夜访大将军府邸,说了一番话,确定了汉桓帝登基之事。

曹腾是这么说的:

“曹腾等闻之,夜往说冀曰:“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

就这么一番话,坚定了梁冀立刘志为帝的决心。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梁太后之兄大将军粱冀力排众议,定下以刘志为帝的决策。年仅十五岁的刘志登基,是为汉桓帝。

登基后,汉桓帝立梁氏为皇后。

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梁太后薨。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汉桓帝收缴大将军印绶。被迫自杀。被把持朝政十几年的汉桓帝终于夺回了权力。但这也标志着东汉末年乱世开始了。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梁妠(106年—150年),东汉顺帝皇后。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即梁太后。

东汉顺帝时,其父梁商任大将军,总管朝政。梁商死,其兄梁冀继任大将军。顺帝死后, 她迎立冲、质、桓三帝,临朝执政。梁氏一门权倾天下。

曹腾,是汉顺帝的伴读,中常侍,代表了当时的宦官阶层。对于深居深宫的梁太后而言,宦官和外戚是她的左膀右臂。曹腾在大将军粱冀府邸所讲的一番话,其实既是自己的心里话,也是梁太后的懿旨。

梁太后想让自己的妹夫,年仅15岁的刘志登基为帝,一方面是方便控制皇帝,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而曹腾在刘志登基为帝后,获得的最重要的职位是大长秋(皇后宫中内侍之首),则意味着他代替梁太后监视刘志夫妻二人。

这个职位看似不如汉桓帝之中常侍亲近,但实际上则是汉桓帝初年宦官之首。曹腾代表的乃是实际上的掌权者梁太后。

曹腾何时辞官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曹腾应该是在梁太后薨逝的150年后辞官归隐的。也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躲过了后来汉桓帝在159年对大将军粱冀一族的清算,获得了善终。

曹操后来能扫四合,平天下,建立大魏国,和祖父曹腾的历经四帝位高权重而不倒有重大关系。

《后汉书》曰:“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

后人感叹到:曹魏之立国,竟然是因为“自曹腾说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迁龟鼎。”

曹腾后来被魏明帝曹睿,追尊为高皇帝。是为千古以来宦官被尊为皇帝的唯一一人,其智慧值得今人深思和学习。而这些事情,《后汉书》、《三国志》里都没有讲清楚。读《资治通鉴》才看明白。

曹操祖父曹腾:汉桓灵帝中常侍都权倾朝野不得善终,为何他例外?曹操之父曹嵩曹操祖父曹腾结语

《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专门为皇帝编写阅读的史书,上起东周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是历代帝王必读之书。也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智慧之书。

《资治通鉴》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宝典。不但我们要读,还要给我们的孩子们读。这样他们才会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这部大书绝不是现在那些泛滥的心灵鸡汤可比的。

原版《资治通鉴》是文言文的,有些难懂。我给大家推荐一套《白话资治通鉴》,是著名学者黄锦鋐主持,二十七位教授翻译,前后历时三年才译出的,包含了古人和当代学者的大智慧。这套书一共10本,原价498元,现仅需208元包邮!真的很划算!想学习古人智慧,提升自己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去看看】购买:

白话资治通鉴【全套共10本】 ¥208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