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第四重二谛再解经文——《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四十二

作者:环球网

学习完四重二谛,可以用第四重二谛的境界,回过头来再解读一下已经学习过的《金刚经》前面的几段经文,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第四重二谛再解经文——《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四十二

再解第三段

第三段经文,佛陀说,那些大菩萨们面对一切众生发了个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重要的是,当这些大菩萨们“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后,他还要觉得“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金刚经》第三段的重要经文。从这段经文上讲,大菩萨们既然发心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那么大菩萨们度没度众生?“如是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确确实实菩萨度众生了。但是,从第四重二谛的境界来解读,什么是菩萨度众生?那是如梦如幻的名言上的菩萨,度了如梦如幻的名言上的众生。在胜义谛上,能度,所度,皆是空性。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胜义谛上实无众生得灭度,那是不是就可以不度?不可以。世俗谛上,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必须得去度化如梦如幻的名言众生。只有切切实实地度化的过程,才能增长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的名言福德。但是在胜义谛上,同时必须观空性,度了还得当没度,“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用第四重二谛的境界重新解读《金刚经》的第三段经文。

再解第四段

第四段经文讲无住布施。其实布施只是一个举例,是用布施代表六度,所以第四段经文是讲无住地修六度。世俗谛上,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修行六度,胜义谛上的空性,就使得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的六度是无住而修。为什么无住?因为空性,所以无住。有一丁丁点儿不空,都不可能是无住。所以世俗谛的要求是,发菩提心的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必须得行六度。胜义谛上,行六度的同时观空性,所以无住而修六度。这就叫悲智双运,叫福慧双修。

空性与行善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有的人听了空性以后说:“什么都空了,那我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什么都不做了嘛,既然都是空,我干什么?”大家注意,目前你只是知道了空性,听说了空性,并未证得空性。从听闻、知道空性,到能够证得空性,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是要经过无住而修六度才能实现的。所以听了空性,就觉得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什么都不做了,是为原本就不想干、不想做、原本就很懒惰的心态找个借口而已。从听闻到空性、到能够证得空性,这中间要无住修六度,这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所以听了空性,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恰恰要努力地去干。即便就我们目前仅仅听闻空性的境界而言,如果没有听闻到空性的道理,不懂得空性的道理,也许我们世间的善法即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儿,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做,也就是说可做可不做,做也是有条件的做。因为没有听过空性的众生,心中一定有着强烈的我执。现在终于听闻到了空性,知道了空性,不是因此什么都不做,而恰恰相反:世间的一切善法,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儿,这个时候不仅得做,而且必须得做,反而是没有选择的了,是无条件的了,因为无我。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

所以听闻到空性,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而是要基于空性而发起度一切众生的世俗谛菩提心,基于这个世俗谛菩提心,要没有选择地、没有条件地去利益一切众生。其实世俗谛菩提心,是基于空性而发起的;基于空性发起的世俗谛菩提心才是真实的菩提心。那些大菩萨们发愿度一切众生,而度了众生还要觉得自己一个没度,行布施还要无住而布施,无住修六度,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这是基于空性而生起的真实菩提心。正是基于空性而生起的菩提心,才使得我们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度,才是无住而行布施。因为空性所以无住,无住修六度,因此成佛的涅槃是无住涅槃,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境界。

再解第五段

看第五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的“相”是凡夫境界,包括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是虚妄”,不过是名言上的如梦如幻。所以“见相非相”,才能见如来。见相,从第四重二谛来分析,在世俗谛上,名言上的如梦如幻,在此时的凡夫境界上见了,但是“非相”,根本没有相。胜义谛上是空性,见了还得当没见,因为要观能见、所见皆是空性。这是对第五段经文的解读。

再解第七段

看第七段经文。“如来有所说法耶?”佛说法了吗?在世俗谛名言上说了,佛陀正在说。但是在胜义谛的“离言空性”上,“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再解第九段

第九段经文以大乘法境界去解读小乘四果。有了第四重二谛的境界,回来再看这段经文,会感觉很亲切。佛说:“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一个证了须陀洹的人能说我证了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一个证了须陀洹果的人,在胜义谛上、在空性上,要观能入、所入皆是空,“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而在世俗谛上不过是名须陀洹,只是个如梦如幻的名言上的须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是一往来,而在第四重二谛的胜义谛上、在空性上,要观能来、所来皆是空性,因此实无往来。只不过在世俗谛上、在假有唯名上,名为斯陀含,只是名言斯陀含。“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胜义谛是空性,世俗谛上安立名言“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根本就没有一个阿罗汉的法。在第四重二谛的胜义谛空性上而言,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但是在世俗谛上,“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说须菩提证了阿罗汉,其实在胜义谛上是空性,根本没有阿罗汉可得。不过在世俗谛上、在名言上,名须菩提为阿罗汉,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再解第十段

《金刚经》第十段。我们就是在学习第十段经文的时候引申出去讨论了佛陀二时教法的第三重和第四重二谛的教理。《金刚经》第十段经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老师问须菩提,须菩提呀,你觉得我过去在我的老师燃灯佛那里听法,听到法了吗?于法得到了没有?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老师,你过去在燃灯佛那里,对于佛法,您什么都没有得。

我们学习了四重二谛,在第四重二谛上,大家就好理解了,为什么须菩提回答说“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在胜义谛上能得、所得皆是空性,因此实无所得。这是金刚经第十段的第一部分。

以第四重二谛再解经文——《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四十二

第二部分。“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前面讨论了,所谓大乘菩萨的修行,其实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庄严佛土。”阿弥陀佛的成就是庄严佛土而成就的,药师佛的成就也是庄严佛土而成就的,十方一切诸佛的成就都是庄严佛土而成就的。但是到了《金刚经》,佛陀问须菩提,菩萨庄严佛土了吗?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老师,没有。“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前面讲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停下来引申出去,开始讲佛陀二时教法二谛中的第三重和第四重二谛的教理。不在教理上通达,这段经文是无法理解的。学习了第三重和第四重二谛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经文,其实不用解说也可以理解了。“庄严佛土者”,佛陀在好多经里边都讲,所谓大菩萨的修行就是庄严佛土,但是在《金刚经》里,须菩提回答说“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在胜义谛上是空性,能庄严、所庄严皆是空性,所以非庄严,是名庄严。佛陀为什么要在很多经典里讲修行是庄严佛土呢?佛陀只不过是在世俗谛上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名言上说菩萨庄严佛土,只是名庄严。

责编:钱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