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吃包子就是吃包子,吃肉饼也是吃肉饼,但是吃烧麦吃的是烧麦上桌前的“几凉几热”。
所以,烧麦馆的下酒菜往往很吸引人,从牛窝骨到熟肝,从小河虾到大麻蛤,还有必不可少的砂锅和锅仔,在杯盏交错之间滋养了喝酒人的肠胃。

作为主角的烧麦,制作工艺可分为十二个步骤:挑、选、洗、洁、剁肉、和馅、筛面、兑面、和面、擀皮、扎花、包。讲究的烧麦皮,要做到九厘米左右,走棰扎出荷叶花。花的数量为二十四朵,代表着二十四节气。
与内蒙烧麦形似而味不同。
内蒙羊肉烧麦(稍美)出笼,鲜香四溢,外皮薄入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烧麦就会轻轻下垂垂,放在盘中又像一张小饼。
咬上一口汁水很丰富,油汪汪的有点像南方的灌汤包,但一定要慢慢咬,要不然会烫到舌头!
而天津的烧麦有回汉之分,清真烧麦以牛羊肉为主,配以虾仁、鸡蛋、木耳,略带汤汁,鲜香适口。汉族烧麦馅料以猪肉为主,加入虾仁可做三鲜馅,还可以配以韭菜、白菜,素馅以西葫、黄瓜、鸡蛋、虾仁为主,还会根据季节调整馅料,开海时节加入蟹肉、蟹黄、皮皮虾,使烧麦更加鲜美。
说过正主儿,下面来看搭配的各路神仙。
【酱肘子、酱肘花、酱猪蹄】
这三位肯定是稳坐酱货c位的热门选手了,如果不知道吃什么,买一盘新鲜卤好的猪蹄就能解决大半下酒的烦恼。
卤好的猪蹄更加软烂容易脱骨,粘糯绵软,入口即化,这时必须要再来一碗喷香的大米饭,一口肉一口饭,享受脂肪和碳水的双重暴击,嗯,流口水了。
肘花多数出现在重要场合的宴席中,一个卤味拼盘中最先被消灭的也是酱肘花了,凉透的肘子切片沾上调好的三合油,蒜茸、醋、酱油更能激发肉欲味蕾,喜欢辣的再来勺辣椒油,那个滋味,除了香说不出别的。
图片来源于@豆果美食网网友云私房
【酱猪头肉】
都说北京人爱吃猪头肉,我觉得天津人一点也不差,在天津人家里,不是二月二,也照样整起猪头肉,而且四时不断。
图片来源于@豆果美食网网友壹日壹记
图片来源于@冬至雪夜的小厨
【酱猪耳朵】
喜欢它的人恨不得天天吃,不喜欢的人见了直摇头,但比起直接空口吃,天津人更喜欢凉拌着吃,淋点醋和辣椒一拌,吃起来咯吱咯吱的好不上瘾。
图片来源于@豆果美食网网友lomay
【烧鸡】
小李烧鸡四个字一出来,有人就要开始高喊受不了了,熏烤类的食品都有着一种迷人的炭火香,和肉质的喷香融合,着实是下饭的一把好手。
【酱牛蹄筋、牛肚】
牛蹄筋也是个超级下饭神器,牙口好的人没有不爱它的。做好的牛蹄筋劲道有韧劲,咬下去q弹爽口,绝对不塞牙,而且绵软入味越嚼越香。
图片来源于@全球时尚精选
鲜香的蒜蓉蒸扇贝
扇贝嫩白的肉质像一颗透亮的珍珠
软嫩的扇贝肉在口感上
丝毫不输给任何贝类海鲜
香辣可口的辣炒蛏子
肥美的肉质令人欲罢不能
菠菜拌麻蛤毋需额外加盐就很鲜美
炸马口鱼总是独享着天津人的特殊宠爱
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会吃的食客总能在烧麦馆儿找到自己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