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陀山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数十件明清时期茶具,这里介绍其中的十件茶具,以飨读者。
犀角浮雕灵芝螭虎纹杯
这件明代早期犀角杯,全称“犀角浮雕灵芝螭虎纹杯”,由犀牛角精雕而成。据文献记载,犀角杯既可用来盛酒,也可用于饮茶。
珍贵的犀牛角,由根部直到尖端,横断面看,中心有一白点,连成一线,谓之“点灵犀”,是犀牛角中最珍贵部分,故而唐李商隐有“心有灵犀一点通”诗句。明清两代犀牛角主要从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国进口,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民间盛传用犀角杯喝酒饮茶,可以延年益寿,精力旺盛,百病不侵,所以进口的犀牛角主要用于雕刻犀角杯。
普陀山博物馆所珍藏犀角杯高8.85厘米,口径横15厘米、纵10.6厘米;底径5.6厘米、纵4.2厘米,重0.342公斤。用整个犀牛角雕成。口部椭圆形,内腹分3层,外腹浮雕玉螭虎和灵芝纹,螭虎形态生动,栩栩如生,灵芝镂空底座;杯的后部由一竹节形和灵芝茎形镂成的柄,造型规正,雕镂精腻浑朴,光泽莹润,灵芝层层掩映,螭纹犀利流畅,系明代早期犀角杯中珍品,当年普陀山寺院用于盛茶供佛,珍藏至今,1962年收入普陀山文物馆,2010年5月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人民币3000余万元。
回纹地祥鸟龙纹双环耳铜壶
这件明代的“回纹地祥鸟龙纹双环耳铜壶”,高31厘米,口径17厘米,重4.25公斤。敞口、尖唇、长颈、溜肩、鼓腹,肩部交接处有两耳环,耳上部饰兽面纹,肩部镌一圈回纹地龙纹,腹部镌一圈回纹地祥鸟纹,腹下部饰八瓣焦叶纹,其内镌回纹地变形兽面纹。此壶底部无圈足,显然是用于烹茶和盛水之器。
和田玉莲花纹高脚杯
明代普陀山寺院遗传下来的茶具,还有一件“和田玉莲花纹高脚杯”。杯高6.9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3.5厘米,重0.072公斤。杯由整块青白色和田玉雕镂而成,口微外撇,直壁圆底、高脚;整体呈喇叭形,口沿内侧镌一圈斜线三角纹,外腹刻绘回丛莲花纹、,底有“福寿永昌”4字篆书款。
玉觥杯
这件明代的玉觥杯,觥本来是一种酒杯,但寺院里不饮酒,就用此杯来盛茶供佛,觥高9.5厘米,重0.091公斤。束腰,高圈足底内凹、腹一侧有龙形执手,腹上部凸饰一周满旋纹、下饰一周莲瓣纹。由一整块白玉精雕而成,非常细腻高贵。
紫砂莲蓬茶壶
今保存在普陀山博物馆的这件清代“紫砂莲蓬茶壶”,色泽灰绿,壶高14厘米,口径横6.5厘米、纵6厘米,重0.508公斤。造型为莲蓬状,盖面平顶,置鸟形钮;壶一侧为莲蓬状,饰活动的莲子,另一侧为莲蒂,壶底置一条三带藕及荸荠,对称置荷叶与根茎执平。乃清代紫砂精美造型代表作。
紫砂龙头茶壶
普陀山博物馆另有一件清代“紫砂龙头茶壶”。呈暗红色,高11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6厘米,重0.439公斤。茶壶呈圆形,壶与盖为子母扣合,盖面凸起,双云盖钮,钮下饰一活动的龙头;壶身为圆腹,略内凹,短流与半环龙尾执平,前后对称,从凹底至壶壁满施海浪纹,壶壁上端饰龙头及鲢鱼纹,盖内有方章款曰:“唐树林印”,是紫砂茶具中的精品。
贴狮紫铜茶壶
藏品号为0162的“清代贴狮紫铜茶壶”,质地紫铜,高18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11.8厘米,重0.687公斤。壶体呈铜钟型,敛口,深腹,平底,曲流;口有盖,耳形执手;腹上端有6个圆形凸纹,分别刻松树、鸟纹等,腹壁前后对称贴塑银质狮子舞绣球纹。整体美观,造型精细,2010年5月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青花莲蓉杯
藏品号为0639的“清代青花莲蓉杯”。质地为清花瓷,杯高6.8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4.8厘米,重0.147公斤。杯广口外撇,深腹下收,圈足内凹,口沿内饰一圈蝙蝠云纹,外饰一圈菱形格子纹;腹壁镂刻菊花纹,内底饰单线、双线青花各一圈,并绘一鹭莲科纹饰,外底部饰一圈蕉叶纹,底书“大清康熙年制”6字青花款。
锡兽钮小水壶
藏品号为0583的“清锡兽钮小水壶”。质地为锡,高16.8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5.7厘米,重0.307公斤,形似酒壶,但寺院用它来倒茶。壶盖小盘口,细长颈,溜肩,鼓腹,平底;盖顶有一兽钮,曲耳,流与颈由一龙形横梁相连,流下部呈兽头状;器体刻五道眩,底有款“潮阳往汕头、同顺老店王点铜”。
青花双龙戏珠纹茶杯
藏品号为0644的“清青花双龙戏珠纹茶杯”,质地瓷,色泽青花。高6.5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4厘米,重0.120公斤。杯敞口,深腹,小圈足,平底,杯内绘一条火龙和一圈青花单线,单线上施白釉,腹外青花双龙戏珠纹,底有“大清康熙年制”两排竖读青花款。
普陀山还有数量不少民国时期的茶壶和茶杯等茶具,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历朝以来,普陀山寺院所用茶具形式多样,质地讲究,有金、银、铜、玉、翡翠、犀牛角等制就的佳品,但山上经过明清两代几度废兴,又经过“文化大革命”、扫“四旧”等浩劫,所剩下的明代以前茶具已是凤毛麟角,但大量的咏茶诗偈和现存数十件明清时期茶具,以及大量民国时期各类茶壶、茶杯和烹茶器具等,为我们研究昔日山上茶事和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全文完)
来源: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