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意转深,糖炒栗子的香味,就像是开启了单曲循环模式,在大街小巷反复播放。

闻到了吗?(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糖炒栗子的加工过程,似乎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我清楚记得童年时,自家附近有一家国营食品店。每到初冬,店门口就摆出一口缸一样的大锅,里面永远翻滚着棕红色的栗子,还有黝黑油亮的细沙。
“全自动”是这样的,我甚至见过用铁锨翻炒的“人工版”(图片来源:网络)
“油亮”是因为放了糖——“糖炒”栗子嘛。但是这些糖还真不是用来增加甜味的,而是为了让栗子均匀受热,再就是为栗子增加一些“焦糖”的独特香味。实际上糖炒栗子的甜味,主要还是靠栗子本身。
那么哪种栗子比较甜呢,油栗,还是板栗?
尽管板栗的淀粉含量更高,但是论甜度,反而是油栗胜出——这个有趣的现象,可能类似糯玉米和水果玉米的对比吧。总之,糖炒栗子用的是油栗。虽然它比板栗个头小,但是除了更甜之外,油栗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好剥。所以适合炒着吃。
但板栗自有板栗的好处。这种块头更大的栗子并不像它的表亲一样圆滑世故,甜也甜得笨拙;它的优点在于扎实、粉糯的口感。红烧肉、黄焖鸡,抓一把板栗放进去一起炖,栗仁比肉香。曾经在怀柔吃过一次板栗红烧肉。一席终了,当真是肉基本没人动,然而半枚板栗都没剩下。
山药栗子鸡配白兰地炖雪梨(图片来源:321cooking)
素淡也一样好吃。我喜欢在做白菜豆腐煲时,把板栗当做主食一起煲进去。起锅时,汤水中带了清甜,栗仁也被炖得酥软入味。这是真正的清鲜。要更考究的话,以前试过三刻的一道“浓鸡汤栗子白菜煲”。是把娃娃菜先烫一下,再放进用南瓜蓉增稠过的鸡汤里,和板栗、油面筋一起炖熟。工艺略复杂,味道却极馥郁醇美。
浓鸡汤栗子白菜煲(图片来源:321cooking)
除了炖、炒、焖、烧,板栗入馅也是不错的。几年前去天津一家馄饨连锁店时,被他家的板栗猪肉馄饨瞬间击中,从此记住了那个鲜甜丰饶的味道。后来还专门网购了几次用板栗做馅的馄饨——是上海大馄饨呢。还好,现在可以自己包了。
自己包的馄饨
栗子在“讨口彩”上,也有优势(见《好日子和好意头:平安喜乐,到碗里来 》):本身就是“利”,和象征“捞一笔”的猪脚一起炖,是要发大财;和鸡一起炖就更直白了,大吉大利,谁都喜欢。最讨喜的是用板栗和油菜清炒,板上钉钉的获利,妥妥的有财,都是好事儿。除了味道朴素了点,没别的毛病。
板栗猪脚神仙鸡(图片来源:321cooking)
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栗子似乎没有什么特殊寓意,“好吃就够了”。所以栗子在西式餐品、烘焙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磨成蓉的栗子可以用来为汤体增稠,通常和奶油搭配使用;或者酒渍、糖渍之后用在甜品中,那味道,想想就觉得迷人。就好像被浓缩的秋天,还带上了微醺的小情调。
糖渍栗子(图片来源:网络)
说到这里又想起,11月下旬,maggie曾经推荐给我一款干邑栗子酱的做法。大致是用白兰地和香草调味的,还加了奶油、黄油和赤砂糖,看得我眼馋不已。只可惜保质期太短,我对甜食又无爱,就一直没有动手做。但是香草也好,奶油也好,白兰地也好,都是能带来浓厚幸福感的食材,便觉得这款酱是用来和爱人分享的。有机会的话,总要动手试试看。
说栗子酱,不如说是“栗蓉”或者“栗泥”(图片来源:网络)
以前对栗子是说什么都不肯碰的,因为有太多和它相关的不圆满。然而这两年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惦记它的味道了。煲汤、炖菜、和水果一起做成酸奶沙拉,甚至只是把它和麦片一起浸泡到牛奶里,都很好。栗子也是有着明确时令意义的食材,时间到了,不去吃上一吃,总觉得错过了大自然的生物钟。
做青菜羹时放两颗栗子,连蔬菜带主食都有了
由栗子衍生出的文学联想也有意思。上学时读《小妇人》,作者将长大后的女主角jo比喻成栗子,“外表有刺,但是只要有人能剥开它,就会发现里面的栗仁是多么甜糯柔软。”(you are like a chestnut burr, prickly outside, but silky-soft within, and a sweet kernal,if one can only get at it. love will make you show your heart one day, and then the rough burr will fall off....后半句不高兴翻译。直接丢原文上来)
show your heart... then the rough burr will fall off(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栗子的这个比喻,意象简单,文字也有种朴拙的美。但我不喜欢它。倒是朋友小飞家的小女孩,小名就叫栗子。不知道和这典故有没有关系。
希望没有。对栗子来说,披这样一层皮是无奈,被剥掉防御是伤害。所以我真希望每个可爱的姑娘都能够直接做一枚甜甜软软的栗仁,被父母守护着,被命运眷顾着,没有烦恼……
长乐未央。
2020年12月12日
【写在后面的话】
我发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要表达的心是真诚的,无奈的是能量很低,所以写到最后终于撑不住,于是声气渐渐地弱下来。
不能说这个冬天是我经历过的、最难捱的冬天——差太远了!但是,心里的迷惑、愤怒甚至绝望,都与客观状态呈现出诡异的背离;而这种奇怪的反差,进一步加强了各种负面情绪。
但是或许我现在可以说:承蒙不弃。一切又有好起来的迹象了。先是文章,再是自身。希望如此……(合爪)
啊,对了。昨天,就是昨天。写完了小厨房恢复运营后的第100篇文章。
持续关注这边的伙伴,会对这个被我反复提到的数字印象比较深。讲真,即使在动笔之前我都很纠结,不确定它会不会是最后一篇。但当我试着说出这样的想法时,便在那个瞬间知道,不会。
不会。路还很长。迟迟不能动笔,并不是写不动了,而是纠结着,挑不出最合适“作为终点”的话题来。
没法结束就是不能谢幕,那就继续写好啦。
于是,当明确了“100只是个数字,不再具有特殊意义”之后,一切就又水到渠成了。随便挑了个话题来写(剧透一下:十香菜),并准备在今天这篇发出来之后,继续去写第101篇。
不走。以上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021年1月28日 某毛团(认认真真地踩了个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