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公纯用假仁义笼络人心,以夺取他兄长的君位(公子鲍为了得到国君位置,在宋国发生饥荒的时候,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进行施舍,对年纪在七十岁经上的老人都进行馈送物品,周济公室中较为贫困的人。又频频拜访执政的六卿,礼敬贤能之士。宋襄公夫人讨厌宋昭公,他就和襄公夫人加强联系。宋昭公外出打猎,襄公夫人派人杀死昭公,公子鲍得以继位)。他大概是萧道成篡夺宋室帝位、隋朝杨坚篡夺周室帝位的开山鼻祖。
宋文公做了国君后就不仁义,杀同胞弟弟,消灭武氏家族,把穆公的族人驱逐出国(宋文公作国君后,宋国武氏的族人领着昭公的儿子,打算尊奉文公的胞弟须为君发动叛乱。宋文公杀了公子须和昭公的儿子,灭武氏,把与此有牵连的武公、穆公的族人全部驱逐出国),这又与齐、隋初期滥杀宋、周两朝宗室的计谋是相同的(齐是指南朝齐,萧道成即位后不久,即杀宋顺帝和宋宗室诸王及其全家。杨坚上位后不久就对北周的原宗室成员大开杀戒)。
取得君位不用正道或许可以,保持君位就不能不用正道,唐太宗李世民的这些话,有见识的人还嘲笑他讲得不得体,何况对取天下与富士康天下都不用正道的,三代以后很少有不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