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记忆

作者:中国科技新闻网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记忆

央视147频道“金色学堂”25日晚间“怀旧剧场”《一江春水向东流》,改革开放的1979年观映,重看仍有印记。

“抗战英雄”张忠良沦落重庆,不得已寄居交际花王丽珍屋檐之下,由此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我是谁了”,“成长过程”“步步为营”最终“沦陷”。

在其室内,窗前月下,面朝长江,由王丽珍把盏,“对酒当歌”,一饮而尽;交际花宽衣解带,与其对饮:“他极力地控制自己但最后还是投入她的怀抱”(1979年电影录音剪辑解说)……

日后“翻脸”,王丽珍“痛斥”张忠良,你当时来找我时,就是个叫花子!接纳原因?花天酒地时,花花公子“揭秘”:丽珍,要不是忠良兄一表人才,他哪有今天!要是换了我这副长相,你会理他?

这部“电影版”的“陈世美”,当时重映可谓恰逢其时,改革开放初期变化冲击人们的传统感情。文革期间接纳的“臭老九”(知识分子),因科学的春天而受重用,遗弃当年“患难与共”的结发之妻,既“卑鄙下流”还“相当龌龊”,这是报刊文章上的女性控诉。

个体户开放,年轻手艺人(修理手表月赚百元)就在外面“寻花问柳”,孤儿寡母寻求法律救济,大学法科咨询,则为“亲身经历”……

2016年5月30到6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同开,大会结束那天下午的闭幕式,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排队等待入场,身后是安徽省代表团,我说起我们组有位安庆人,他们立即叫过来安庆的代表,陈独秀外,我们还提到安庆人舒绣纹(著名表演艺术家、话剧界的“四大名旦”还有白杨和张瑞芳及秦怡),她在抗战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将交际花王丽珍表演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可惜在“文革”中死于非命。

安徽屏山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家舒绣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25块寄回家里(《人民日报》2015年1月8日第24版“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马秀山 2021年10月28日)

链接《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王丽珍(舒绣纹扮演)和张忠良(陶金饰演)对白:

王:你还没睡呢!公司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啊?

张:我好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了,公司里没有一点抗战的空气。

王:我的天啊,刚从前方回来的人都会这么说。常常去听听戏,看看电影,多消遣消遣,就会忘掉那些不愉快了。(就张忠良要拒受所赠的钞票)怎么,你拿我当外人吗?!

王:你还没有到我房里去过呢,上去坐坐好吗?

张:好的。屋里太热,我去把窗户打开!

王:你是不是又想家了呀?

张:我早已是个无家可归的人了,那还有什么家呢。

王:干吗说得那么可怜呢!这儿不是你的家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