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tl基本概念
1.1 etl的定义 etl分别是“extract”、“ transform” 、“load”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抽取”、“转换”、“装载” ,但我们日常往往简称其为数据抽取。etl是bi/dw(商务智能/数据仓库)的 核心和灵魂,按照统一的规则集成并提高数据的价值,是负责完成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仓库转化的过程,是实施数据仓库的重要步骤。etl包含了三方面,首 先是“抽取”:将数据从各种原始的业务系统中读取出来,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其次“转换”: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规则将抽取得数据进行转换,使本来异构的数据 格式能统一起来。最后“装载”:将转换完的数据按计划增量或全部导入到数据仓库中。
一直想在手工etl的同时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元数据管理库。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前辈说可以参考开源项目kettle的源代码,于是就到网上下了一个用了一下,发现过程比较简洁,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做得比较人性化,比如支持自己编写sql、java script等。所以特地打算研究一下,发现网上已经有很多教程了,转一篇过来看看。改天有时间再研究一下后台的代码。不过对于元数据的记录信息似乎少了点,不过鉴于它是完全免费使用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下面是转载文:
----------------------------
说到etl开源项目,kettle当属翘首,因此,偶决定花点时间了解一下。项目名称很有意思,水壶。按项目负责人matt的说法:把各种数据放到一个壶里,然后呢,以一种你希望的格式流出。呵呵,外国人都很有联想力。看了提供的文档,然后对发布程序的简单试用后,可以很清楚得看到kettle的四大块:
chef——工作(job)设计工具 (gui方式)
kitchen——工作(job)执行器 (命令行方式)
spoon——转换(transform)设计工具(gui方式)
span——转换(trasform)执行器(命令行方式)
嗯,厨师已经在厨房里,勺子和盘子一应俱全,且看能做出如何的大餐?
一:chef——工作(job)设计器
这是一个gui工具,操作方式主要通过拖拖拉拉,勿庸多言,一看就会。何谓工作?多个作业项,按特定的工作流串联起来,开成一项工作。正如:我的工作是软件开发。我的作业项是:设计、编码、测试!先设计,如果成功,则编码,否则继续设计,编码完成则开始设计,周而复始,作业完成。来,看看chef中的作业项:
1.1: 转换:指定更细的转换任务,通过spoon生成。通过field来输入参数。
1.2: sql:sql语句执行,
1.3: ftp:下载ftp文件。
1.4: 邮件:发送邮件。
1.5: 检查表是否存在,
1.6: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1.7: 执行shell脚本。如:dos命令。
1.8: 批处理。(注意:windows批处理不能有输出到控制台)。
1.9: job包。作为嵌套作业使用。
1.10:javascript执行。这个比较有意思,我看了一下源码,如果你有自已的script引擎,可以很方便的替换成自定义script,来扩充其功能。
1.11:sftp:安全的ftp协议传输。
1.12:http方式的上/下传。
好了,看看工作流:
如上文所述,工作流是作业项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无条件,成功,失败。这个没啥好说的,从名字就能知道它的意图。嗯,为了方便工作流使用,提供了几个辅助结点单元(你也可将其作为简单的作业项):
1:start单元,任务必须由此开始。设计作业时,以此为起点。
2:ok单元:可以编制做为中间任务单元,且进行脚本编制,用来控制流程。
3:error单元:用途同上。
4:dummy单元:啥都不做,主要是用来支持多分支的情况。文档中有例子,不再多说。
存储方式:
支持xml存储,或存储到指定数据库中。一些默认的配置(如数据库存储位置……),在系统的用户目录下,单独建立了一个.kettle目录,用来保存用户的这些设置。
logview:可查看执行日志。
二:kitchen——作业执行器
是一个作业执行引擎,用来执行作业。这是一个命令行执行工具,没啥可讲的,就把它的参数说明列一下。
-rep : repository name 任务包所在存储名
-user : repository username 执行人
-pass : repository password 执行人密码
-job : the name of the job to launch 任务包名称
-dir : the directory (don''t forget the leading / or \)
-file : the filename (job xml) to launch
-level : the logging level (basic, detailed, debug, rowlevel, error, nothing) 指定日志级别
-log : the logging file to write to 指定日志文件
-listdir : list the directories in the repository 列出指定存储中的目录结构。
-listjobs : list the jobs in the specified directory 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任务
-listrep : list the defined repositories 列出所有的存储
-norep : don''t log into the repository 不写日志
嗯,居然不支持调度。看了一下文档,建议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调度器来实现调度,比如:windows可以使用它的任务计划工具。
三:spoon——转换过程设计器
gui工作,用来设计数据转换过程,创建的转换可以由pan来执行,也可以被chef所包含,作为作业中的一个作业项。下面简单列举一下所有的转换过程。(简单描述,详细的可见spoon文档)
3.1:input-steps:输入步骤
3.1.1:text file input:文本文件输入,
可以支持多文件合并,有不少参数,基本一看参数名就能明白其意图。
3.1.2:table input:数据表输入
实际上是视图方式输入,因为输入的是sql语句。当然,需要指定数据源(数据源的定制方式在后面讲一下)
3.1.3:get system info:取系统信息
就是取一些固定的系统环境值,如本月最后一天的时间,本机的ip地址之类。
3.1.4:generate rows:生成多行。
这个需要匹配使用,主要用于生成多行的数据输入,比如配合add sequence可以生成一个指定序号的数据列。
3.1.5:xbase input:
3.1.6:excel input:
3.1.7:xml input:
这三个没啥可讲的,看看参数就明了。
3.2:output-steps: 输出步聚
3.2.1:text file output:文本文件输出。
这个用来作测试蛮好,呵呵。很方便的看到转换的输出。
3.2.2:table output:输出到目的表。
3.2.3:insert/update:目的表和输入数据行进行比较,然后有选择的执行增加,更新操作。
3.2.4:update:同上,只是不支持增加操作。
3.2.5:xml output:
3.3:look-up:查找操作
database:
stream:
procedure:
database join:
很简单,看看参数就明白了。
3.4:transform 转换 (嗯,重点)
3.4.1:select values: 对输入的行记录数据 的字段进行更改 (更改数据类型,更改字段名或删除)
数据类型变更时,数据的转换有固定规则,可简单定制参数。可用来进行数据表的改装。
3.4.2:filter rows: 对输入的行记录进行 指定复杂条件 的过滤。
用途可扩充sql语句现有的过滤功能。但现有提供逻辑功能超出标准sql的不多。
3.4.3:sort rows:对指定的列以升序或降序排序,当排序的行数超过5000时需要临时表。
3.4.4:add sequence:为数据流增加一个序列,
这个配合其它step(generate rows, rows join),可以生成序列表,如日期维度表(年、月、日)。
3.4.5:dummy:不做任何处理,主要用来作为分支节点。
3.4.6:join rows:对所有输入流做笛卡儿乘积。
3.4.7:aggregate:聚合,分组处理
3.4.8:group by:分组
用途可扩充sql语句现有的分组,聚合函数。但我想可能会有其它方式的sql语句能实现。
3.4.9:java script value:使用mozilla的rhino作为脚本语言,并提供了很多函数,用户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这些函数。
3.4.10: row normaliser:该步骤可以从透视表中还原数据到事实表,
通过指定维度字段及其分类值,度量字段,最终还原出事实表数据。
3.4.11. unique rows:去掉输入流中的重复行
在使用该节点前要先排序,否则只能删除连续的重复行。
3.4.12. calculator:提供了一组函数对列值进行运算,
所介绍,使用该方式比用户自定义java script脚本速度更快。
3.4.13. merge rows:用于比较两组输入数据,一般用于更新后的数据重新导入到数据仓库中。
3.4.14. add constants:增加常量值。
这个我没弄明白它的用法???
3.4.15. row denormaliser:同normaliser过程相反。
3.4.16. row flattener:表扁平化处理
指定需处理的字段和扃平化后的新字段,将其它字段做为组合key进行扃平化处理。
3.5:extra:除了上述基本节点类型外还定义了扩展节点类型
3.5.1:split fields, 按指定分隔符拆分字段
3.5.2:execute sql script,执行sql语句
3.5.3:cube input,
3.5.4:cube output等。
这两个没明白是啥意思。
3.6:其它
存储方式: 与chef相同。
数据源(connection);见后。
hops:setp连接起来,形成hops。
plugin step types等节点:这个没仔细看,不知如何制作plugin step。
logview:可查看执行日志。
四:pan——转换的执行工具
命令行执行方式,可以执行由spoon生成的转换任务。
同样,不支持调度。
参数与kitchen类似,可参见pan的文档。
五:其它
connection:
可以配置多个数据源,在job或是trans中使用,这意味着可以实现跨数据库的任务。
支持大多数市面上流行的数据库。
个人感觉:(本人不成熟的看法)
1:转换功能全,使用简洁。作业项丰富,流程合理。但缺少调度。
2:java代码,支持的数据源范围广,所以,跨平台性较好。
3:从实际项目的角度看,和其它开源项目类似,主要还是程序员的思维,缺少与实际应用项目(专业领域)的更多接轨,当然,项目实施者的专注点可能在于一个平台框架,而非实际应用(实际应用需要二次开发)。
4:看过了大多数源码,发现源码的可重用性不是太好(缺少大粒度封装),有些关键部分好象有bug。比如:个别class过于臃肿,线程实现的同步有问题。
5:提供的工具有些小错,如参数的容错处理。
好,对kettle有了浅浅的了解,其它的容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