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潮汕,每逢时年八节,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都会做粿来作为拜神的贡品,除了考虑其实用价值之外,还充分利用粿品作特殊载体,寄托人们的良好祝愿和吉祥寓意。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棉湖美食就是寄托着发达、发展之意的发粿。
发粿,也成为酵粿,是发酵类的米制糕粿,一般是在重大的节日或者祭神拜祖时才会制作,寓意“发财”,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家住在棉湖翁厝街的蔡阿姨一家便是专门做发粿的,每天,蔡阿姨都要先把做发粿的大米浸泡两个小时,然后磨成米浆,加入适量的糖和发酵粉进行搅拌,接着倒入用竹篾与制蒸笼的薄木板编成的类似平底盆铺有腐膜的器皿中,放进锅中蒸熟。
蔡阿姨会在蒸熟的发粿上,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圆(拜老爷用的)或是双喜(喜事用的),这时候发粿表面由于发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话,潮汕人也称之为“笑粿”,象征“喜笑颜开”的好意头,发得越大,裂痕越深,则象征发大财、行好运。
岁序不言,流年辗转,发粿,这种寄寓着美好祝愿的美食,依然是棉湖地区特有的浓浓节味。
内容来源:今日棉湖
图文编辑:潮汕人家
法律顾问:广东启源律师事务所
声明:
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品。向原创作者致敬!文字美图视频音乐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