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作者:历史醉风

引言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这首词中的“寄奴”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刘裕雄才伟略,在没有称帝前就致力于北上收复中原,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将胡虏驱逐出去的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拥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刘裕出生于公元363年,小名寄奴,自称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22世孙。刘裕与刘邦、朱元璋等草根出身的皇帝一样,自幼家贫,母亲在生他时得病去世,父亲一度想放弃抚养他。幸亏得到刘怀敬之母抚养才得以存活下来。

由于家里贫穷,刘裕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砍柴、种地、打鱼、卖草鞋更是样样都经历过。长大后,刘裕投身军旅,从一名小小的参军做起,通过获取军功,一步一步成为东晋有名的大将。后来势力扩张,他又率兵平定内乱,征讨卢循、刘毅、司马修等人,最后统一南方。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正当刘裕踌躇满志,意图一统天下时,帮助他稳固后方的得力助手刘穆之却去世了,为了稳固后方,刘裕不得不放弃北伐的打算。公元420年,刘裕正式篡位称帝,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是为宋武帝,不过此时他已经58岁。两年后,刘裕征伐北魏的计划尚未施行,便已经病逝。

公元422年,宋武帝病重,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但又担心年幼的长子无法承担起治国的重任,于是刘裕将宋少帝刘义符和4名心腹大臣谢晦、傅亮、徐羡之、檀道济召来,将少帝托付给4位大臣,嘱咐他们一定要尽心辅佐少帝。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宋武帝驾崩后,年仅16岁的刘义符登基称帝。然而与父亲刘裕不同,宋少帝刘义符天生贪玩,认为有4位大臣为他治理国家便可高枕无忧,于是他对朝政漠不关心,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当中,根本没有成为明君的潜质。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对于宋少帝的行为,谢晦等大臣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多次规劝宋少帝,但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继续在宫中寻欢作乐,似乎根本没有想过继承父亲刘裕北上的遗志。此时,刘宋王朝也并不是天下太平,北魏对刘宋展开了进攻。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面对北魏强大攻势,顾命大臣们只好暂时停下对宋少帝的劝谏,专心应对外敌,然而此时宋少帝仍然只知道与宫人玩乐嬉戏。在抵御了北魏的攻势后,4位顾命大臣明白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新君根本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他们怕先帝打下的基业会葬送在刘义符手中。

于是4位顾命大臣决定联手废除刘义符,在刘氏子弟中另选新君。公元424年,距离宋武帝刘裕驾崩仅仅才2年时间,谢晦等大臣就废除了宋少帝刘义符,拥立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刘宋王朝的盛世,史称“元嘉之治”。

宋武帝刘裕:刚驾崩2年,4位顾命大臣就联手废帝,儿子太不争气“草根”皇帝刘裕病床托孤,顾命大臣联手废帝结语

于情理来说,谢晦等四位顾命大臣有违刘裕的临终托孤,但宋少帝刘义符实在不堪大用,沉迷于酒色、不思进取,在刘义符手中,刘宋的未来实在晦暗难明。笔者认为,4位托孤大臣的做法完全正确,要不然也不会使得刘宋王朝发展鼎盛,要怪也只能怪刘义符自己不争气了。

参考资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书》《南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