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作者:天马行文

张钰哲,1902—1986,男,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博士毕业,回国担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1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50—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43年-1946年和1949年-1985年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任《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等职。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公布国际编号第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2051 chang.。1990年10月,中国邮电部发行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为张钰哲头像。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两岁时父亲逝世,跟随母亲艰苦度日。1907至1912年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1913年,张钰哲随家人搬到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畿辅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堂的留美预科。1923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期间,偶然读到的一本天文学科普书籍,促使他于1925年毅然再度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并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天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次转学决定了他毕生的道路。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1928年11月22日,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张钰哲通过观测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将之命名为“中华”(china)。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1929年秋,张钰哲回国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同时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通信研究员。回国之前,他参观访问了美国洛威尔天文台、立克天文台、威尔逊天文台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还搜集了不少天文学教科书、仪器样本、天文照片和教学幻灯片等资料。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带多年搜集的全部图书资料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

凤凰山天文台研究设备简陋,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以一台破旧的台式计算机和一些陈旧的仪器坚持工作。1941年9月21日,他率领中国日食西北观测队赴甘肃临洮开展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 抗战胜利,1946年张钰哲率天文研究所回迁南京紫金山。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为中国各天文台站的建设、为中国天文学走向世界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张钰哲的直接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在新中国成立后开拓和创建了小行星彗星观测研究、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年历编算、天文仪器研制、毫米波射电天文、空间天文等分支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张钰哲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新中国建国初期,张钰哲抽调骨干参与收回和发展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天文台,全面整顿和发展了我国的时纬工作。1956年后,张钰哲参与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规划,草拟了六十年代天文学发展蓝图。1957年,张钰哲为在北京建立以天体物理为主的天文台,主持选址决策和踏勘工作。1958年,筹建南京天文仪器厂。1962年,张钰哲在广州向聂荣臻同志申述北京天文台选址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在张钰哲的推荐下,紫金山天文台一批骨干参与了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工作以及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并成为各单位的中坚。在各天文台(厂)发展初具规模后,相继成为中科院直接领导的独立建制单位。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1980年,张钰哲以78岁高龄,率领一支专家队伍到青海柴达木盆地,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建立第一座大型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站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

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钰哲院士

国际事务中,从解放初期到病逝前,张钰哲积极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代表中国天文界参与各种国际活动。五十年代,他多次出访苏联,了解苏联在变星、太阳、小行星等方面的研究。1972年以后张钰哲以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的身份,多次参与恢复中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中合法地位的谈判。1979年在加拿大的第十七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张钰哲与叶淑华、赵先孜、易照华、洪斯溢等一起为恢复我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中的合法地位作了有决定意义的努力。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作题为《今日中国天文台》的报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