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作者:归零的活在当下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委曲求全的智囊

1.人是不能没有智谋的。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场合,过于表露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就会引祸上身,所谓内秀于心,才能成就大事。孔子曾经称赞春秋时期卫国的宁武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的时候,就聪明;在国家昏暗的时候,便装傻。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上;而他的装傻,别人就赶不上。”这或许就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一词的来源吧!

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太多了。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不发言的成绩不一定最差。

2.大凡叛逆不道的事,突然见到则害怕,久闻就麻木不仁。假如力量不足,不能除恶而公布它,只能使坏事张扬,使百姓耳听目视,习惯于看到大逆不道不受惩罚。这样朝廷还会有什么威严呢?召陵一场战役,管仲不声张楚国有超越本分的行为,仅指责它贡品有问题,就是因为这样做容易有结局。也是考虑到形势逼迫,不能不如此。孔明派人去恭贺吴国称帝,也并非出自本愿,而是形势使然,同样不得不这样。儒家虽败犹荣的说法,使人不能随机应变,误人不浅。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3.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4.魏勃想见曹参,但却无法直接见到,于是就先通过为他的属下无偿服务的方法,取得其好感和帮助,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里运用了借马引路法。求人办事,有时你想拜见或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和你根本扯不上关系,你甚至连见他一面的机会都没有,这时,你不妨请求受礼者的朋友出面帮助介绍,那样,对方便不好意思拒绝了。

5.龚弘先生评论道:“读书以求明理的是一种人,读书以求开达的是另一种人。求明理的,一旦豁然贯通,必择善固执,作理性之坚持,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至于求开达的,读书成为一种手段,但求自己开达,一切均可变通。前者可以殷商交替时代的伯夷与叔齐为代表,为孔子和后世所称为圣之清者。至于后者,汉高祖时的读书人叔孙通是其典型代表。

识时务者为俊杰。认清时代潮流的,才是聪明能干的人。抉择前途时要认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6.倘若你是个有实质的人,就不会欣赏那些没有实质的人。声名显赫却非以实质为根基的人是不会快乐的。表面上貌似有实质的人往往多于真正有实质的人。有些伪君子,他们滋生妄想策划欺诈,而另一些与此类似的人则纵容狂想,喜好虚幻却不崇尚真实。他们的妄想必然导致恶果,因为他们缺乏牢固的根基。惟有真实能给你真实的名望,唯有实质会使你受益。一场欺诈,一环连一环,不久整个大厦于空中轰然倒塌。缺少根基必然不会长久。他们的许诺只会使人生疑,他们的品质必然遭人唾弃。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7.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这种掩饰极为重要,因为你可用它掌握他人的意志。你先表现得以他的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做事切忌本末倒置、慌张混乱,涉及风险之事尤其如此。对张口就说“不”的人要小心才是。上上之策是掩盖自己的意图,不使他们感到说“是”有什么困难,特别是当你已察觉到他们的抵制时更是如此。这则箴言可与那些有关隐藏意图的箴言相提并论,并需要同样精妙、细微的技巧。

8.忍辱负重,是忍受屈辱、承担重任的意思。对于做大事的人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能在各种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拼搏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非如此。

勾践、司马懿两人之襟怀真可谓宽广之致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与对方针锋相对,乃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得理不饶人。至于因一句过头的玩笑而反目成仇者,因陌路相撞而大打出手者,因邻里纠纷而刀枪相见者,那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谈不上什么忍辱,更谈不上负重了,指望他们成就大事,那是天方夜谈。忍耐要有修养,忍辱需要有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

高度文明的当今社会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素质和修养在不断地提高,大家都知道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但要作到唾液溅脸而不擦,我看有如此境界和修养的人恐怕不多,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度量。但只要我们记住一个道理,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各种逆境中学会忍耐,忍则有益,斗则必损。诚然,我们强调的忍辱负重,并不是绝对的,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奉行逆来顺受,那就会失去原则,甚至丧失人格乃至国格。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9.审时度势,看清情况,抓住重点,立即行动。看清整个事态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依据现有的条件指定详实的计划,只要有合适的实际以及合适执行这一计划的人出现,就毫不犹豫地加以实施。

杨一清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决胜于京城之内,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他对刘瑾谋反的事实已经掌握的十分清楚,所差的只是一个能够将刘瑾罪行揭发出来的最佳人选。张永作为皇上身边的人,恰好给了杨一清一个最好的机会,使得杨一清一举搬倒了为祸朝纲的刘瑾。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10.让财容易,让名更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脸”和“面子”,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所谓“脸”,是一个人为了自我完善而通过形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谓“面子”,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依据对“脸”的自我评价,估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脸”和“面子”代表着人的荣誉和尊严。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大事,通过他的不平凡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形象才会随之高大起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注重“脸”与“面子”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中国人虚荣心理的产生。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11.世上很多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的人,如能像廉范那样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实属难得。而廉范知于邓绒,邓融未必知于廉范,更属万代绝闻。

饮水思源,喝水要不忘挖井人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老话谁都知道,可到底有多少人能铭记于心?天下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为我们的生命之泉注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我们又何以回报呢?

12.在现代战争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的意思已发展为以灵活的策略对付险恶的局势,保障自己有回旋的余地,有再生的可能,以政治、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先求自己立于不绝之地,然后创造战胜敌人的条件。

在政治、外交斗争上,它表现为在自己蒙受巨大损失,面临绝境之时,暂时接受敌人极为苛刻的条件,以获得喘息之机。例如,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方遭到以色列的突然袭击,部分领土被敌占领,军事力量损失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他们置大片领土于不顾,接受了停火条件,暂时忍受战败之辱,以坚定复仇决心,政治上实行联合,经济上求得发展,军事上不断强大,自强不息,忍辱奋斗。6年以后,果断地向以色列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夺回了大片失地,洗清了以前的耻辱。可以说,如果阿方1967年以后不忍辱负重,则谈不上1973年10月的战争胜利。

大凡有心计的政治家,都知道释疑避谗,必须讲究艺术,而不能直来直去地分辨。在事业上,老黄牛的实干精神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有时刻提防来自四面八方的谗言,消除来自顶头上司的顾忌,才能保证劳而有功。这也是一种与领导相处的智谋。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十三)作者:冯梦龙

13.无欲则刚。无欲不是指一点欲望都没有,像个木头人或者与世隔绝,而是说没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软硬不吃”,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则刚。

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软”,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一个时代,贪污腐败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是相当复杂,但从贪污腐败的个体来说,则无一不是因为欲壑难填而造成的。无论你职位再高,资历再老,一旦陷入贪得无厌的欲望之中,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声败名裂,还有什么刚毅可言呢?

14.这个故事是对“激将法”的一个“反动”,司马懿能忍受侮辱,坚持到底,显示出一个谋略家的卓越见地。兵法上说,不战在我。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形势于己不利的情况,战与不战的权利在自己手中,此时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应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个成功的英雄应能屈能伸,能刚能柔,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15.忍辱负重是考验一个人是否能担当重任的重要方法,孟子曾经讲过,天将降大任给某个人必定会让这个人先经历各种磨难,增加以前所没有的本事 ,然后才可能会成功。但如今很多人由于受不了压在身上的重担而自己放弃了成功的目标,这就是成功的人为什么总是少数的原因。

16.你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赠送给所有的人,给予和拒绝是同等重要的,尤其对于发号施令者来说是这样,间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拒绝。有的人的拒绝比另外一些人的许诺还要宝贵:有时镀金的“不”字比朝廷的许诺还要使人满意。有许多人总是把“不”字挂在嘴边,结果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他们可能事后会作出让步,但别人不会对他们抱有好感,因为他们一开头就叫人扫兴。要回绝别人不要回绝得太死,要让人们点点滴滴地感受到他们的失望,绝不要一回绝就彻底回绝,那样一来,人们就不再指望你了。应该总是留一点希望的余韵,使得拒绝带来的痛苦略增甜味。即使取消了从前的实惠,也要做得很有礼貌,纵然没有行动上的补偿,也不妨用口惠来数。“可”与“否”说起来很简短,可要说得妥当,真叫人煞费苦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