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居易,居得易

作者:青蛙看书汇

曾有一个段子,说是白居易刚到长安闯荡时,拿诗文拜访一文坛前辈,前辈刚开始不以为然,还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京城物价贵,居住大不易。”但等读到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马上改口;“你居,就容易。”。

这很可能是杜撰的,因为“居易”两字,取自《礼记》: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意思是,君子要心正随和,掌握自己能掌握的,自强不息,但是不要强求。

白居易也用一生来为“居易”两字作出了自己的诠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白居易,居得易

一:达则兼济天下

1.以文章济天下------走现实主义风格:

别人家的孩子白居易,凭考试进入了体制,凭诗文在全国圈粉,人送外号“诗魔、诗王”。

尤其是他的《长恨歌》,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描述地凄美动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白居易,居得易

但相比于谈论文采风流,白居易更愿意和人谈一谈他文字的------朴实。

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他的诗歌尽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叙述事情,反映社会政治情况。

这就是他和元稹等好友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促使诗人关心民生疾苦。

据称,他每次写完一首诗,都要让没读过书的老妇人先听听,听得懂的才是好诗。

白居易,居得易

2.以“仕途”济天下:

白居易最高官至翰林。和他同一时期的6个翰林,5个后来都做了宰相,那唯一一个落选的就是白居易。他自嘲是“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为什么呢?

因为白居易在官场中的人缘不好,因为他动不动就写讽刺诗,说大实话,将同事的脸面扔在地上摩擦,就差指名道姓地骂他们骄奢自大,为官不仁了。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前面全是富贵奢华的场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反转:江南已是人吃人的惨象)

白居易,居得易

等到朝中为削藩争论不休,主削派的宰相武元衡上班途中竟被藩镇刺杀身亡时,白居易率先上疏,请缉捕凶手,却被“越职言事”的名义贬职。以后更以莫须有的不孝罪名一贬再贬。

当时的朝廷正事不做,党争不断,在白居易看来就是一滩浑水。兼济天下的理想受挫,他于是退而独善其身。

白居易,居得易

二.独善其身:

白居易自请外放,先后被派到了杭州和苏州。

在杭州刺史任上,他组织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吃水难题。

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筑西湖堤防蓄积湖水,以利灌溉,并将治理湖水的办法、注意事项列在湖边的石碑上,提示后人。

离任前,还将一笔官俸,留作后任官员公务上的周转基金,让他们可先用后补。这个基金还被当作传统保持了下去。

白居易,居得易

后来调任苏州,白居易组织开凿了一条7公里长的上塘河,提升苏州水道便利。

退休隐居洛阳后,又因怜悯船工冬季也要下水拖船,施舍家财与人合作,开凿险滩礁石。

白居易,居得易

他的独善其身,不是隐居山野,不是借酒消愁,而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并不强求,做力所能及的事。

白居易做人做官做文章都颇有智慧,又不失一颗赤子之心。

白居易,果然居得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