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作者:木卫二

这些天,《杀人回忆》昨天刷屏的新闻,是对「看电影」这一问题的终极答复。

诸如:

电影是什么

人类为什么会对电影着迷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电影并不是结束在那一组剧力万钧、情感汹涌的面孔特写之中(我看着这些脸,甚至能背出台词),也不是真正结束在宋康昊直接望向摄影机镜头(望向观众的反向目光凝视)。电影以追凶十六年的方式,仿佛在昨天才水落石出,曲终人散。用李沧东的话说,电影结束在我们生活之中——在漫长的十六年之后(有些人甚至希望奉俊昊拍番外篇?!!)

《杀人回忆》引发的现实与电影混淆,绝对不亚于科恩兄弟《冰血暴》。许多人把电影里的人物事件,完全看做天眼记录,以为都对应有其人,汉城警察本地傻,还有人发展到疯狂在蓝光花絮里找凶手,求真相——只为找出那张「脸」。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这只是一部电影呀。但无数人觉得自己身在现场,完完全全就在电影里面。尤其想指出一点,朴海日死不认罪,这个角色也自有力量。因为瞬息之间,它会滑向现实中,威权国家暴力逼供的冤案。

这个侧面也一再说明,本片好到什么程度了。

《杀人回忆》的真凶被找到了!有生之年啊!

那天的雨,就像饼叔拿着远赴美国比对的dna报告跑向隧道的雨那么大。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细思极恐的是,大家以为嫌犯在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并在黑暗里偷偷得意,但是,他1994年就因为同样手段残害妻妹而被判终身监禁了。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杀人回忆》在台湾地区有过相隔十四年的两次放映。

2004年那次是铭华国际企业发行的,海报是韩国原版的正式海报换成中文。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2003年的韩国电影实在太强了,《杀人回忆》韩国上映一个月后的大钟奖,它还能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帝这样的重磅奖项,到了年底青龙奖上,就受到了《春夏秋冬又一春》《老男孩》等的包抄,仅拿到最佳摄影和最受欢迎电影奖。

2018年,该片上映十五周年之际,进行了4k修复,台湾地区于2018年7月6日重映,发行变成了台湾文艺片发行大户车库娱乐。

海报还是那个海报,但变化很大,海报上还质问那个没有被抓到的真凶:你,现在到底在哪?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杀人回忆》修复版在【韩国电影一百年】单元放映,出票即告售罄。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当然,今年奉俊昊导演凭借《寄生虫》风光拿到戛纳金棕榈,对他的电影历程回顾,当然少不了关键性的《杀人回忆》,以及和饼叔宋康昊堪称美谈的五次合作,而他们的合作,就是从《杀人回忆》开始的啦。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为了配合《寄生虫》在香港的上映,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独家上映了《杀人回忆》十五周年修复版,反响热烈,不断加场,这个月都还有好几场加场(真凶被找到后,估计后面几场会爆满吧)。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今天风叔要聊的,是《杀人回忆》那治愈系的配乐,当年奉俊昊找的是日本著名配乐家岩代太郎来配乐的。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退回去十年左右,东亚电影人之间交流甚密,一位日本作曲家为韩国电影作曲,完全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倒回到2003年,则真是有点开辟时代的意味。岩代太郎的这次配乐,是日韩电影交流迈开步伐的一个关键信号,也是日本作曲家为韩国电影配乐的先驱之作(今年日韩交恶,可能电影交流也会重创吧)。

有了岩代太郎这次破冰,才陆续有了诸多日本作曲家和韩国电影人的深度合作,比如——

久石让(《欢迎来到东莫村》)

川井宪次(《南极日记》)

梅林茂(《雏菊》)

泽野弘之(《彼岸岛》)

岩代太郎后来还为韩片《六月日记》配乐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配乐是离一部电影最遥远,却又是最亲密的一个环节。配乐家一般不需要到拍摄现场,凭借和导演的沟通以及寄来的录像素材创作,是最容易达成国际合作的一个电影工种。

按照以往悬疑探案题材的思维,配乐应该是制造让心脏都要跳出来悬疑感的最佳电影元素,并且屡试不爽。

但《杀人回忆》的初衷,却不是要太多感官刺激的破案流程,这部讲述了1986年震惊韩国的连环奸杀案的电影,和真实案件一样,当时也没有告诉观众凶手是谁,更多是传递韩国人回望的省思,这样的连环奸杀事件,说到底是大时代与“普通人”的产物。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电影一开始,极清雅的弦乐铺垫,钢琴轻柔零碎地弹起,蓝天白云,稻田金黄,静谧祥和,与世无争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没有人能联想到,马上镜头一转,就会是稻田旁沟渠的水泥板下,爬满蚂蚁的女尸。是的,全片配乐都是这样,没有撕心裂肺,没有丧心病狂,音乐甚至有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也让观众在这部没有找出凶手的电影结束后,满腹意乱与猜疑不平,能够有一个静水深流的出口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杀人回忆》是岩代太郎出道第十年的一个纪念碑式的作品,有着他早期作品的简约规整,文学化的描写与层次,并且,在清甜小品的基础上,借由他扎实的学院派弦乐编排功底,走向开阔广深的大师气魄。让人深感敬佩的是,这样的大师气魄,没有翻江倒海繁复冗长,而是以简单的钢琴轻弹与配器,不经意就牢牢地扣住了每个观众的心。

钢琴,是整部电影声响的灵魂,在不经意间,与环境声融为一体,成为剧情发展的推动力。有一个场景,两个警察坐在稻田旁边,淡淡的吹奏音乐空灵飘渺,钢琴只是星星点点地流出,镜头掠过警察的头顶,推向无垠的稻田,营造一种现世安好的氛围,将对杀人事件的恐惧感降到最低。

在学校的厕所旁,有人告诉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泰允,后面菜地里时常有一个女人在哭泣,此时的钢琴曲承接电影开篇主旋律的样式,镜头推向菜地里的小屋,音乐至美,却暗示即将讲述一个让人恐惧的故事。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包括宋康昊扮演的朴探员在湖边输液的镜头,生活化的场景,也辅以钢琴作为点缀。最能体现钢琴与剧情反差的场景,来自痴呆青年白光浩受到刺激后,跑上铁轨,被火车撞死一场戏。在火车快要撞上白光浩,而光浩毫不躲闪的千钧一发,钢琴音乐依旧淡然,甚至是淡漠,但却给人毛骨悚然的强烈刺激。或许,这淡漠的音乐,也是在回望当时那个从思想到法治都淡漠而未开化的社会现状吧。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2003年相去1986年已十三年,配乐的怀旧感浓烈。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描写当时韩国夜晚实施宵禁的段落,警笛声加上节奏舒缓的钢琴,高音喇叭中通知宵禁关灯的声音,连贯在一起,代入强烈的历史感。有人说,如果不是当时韩国的高压,晚上实行宵禁,也不会给歹徒这样在空旷的稻田作恶的机会了。每一次杀人,凶手都会在电台点一首非常冷门的歌曲《悲伤情书》,然后在大雨之夜对弱女子下手。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悲伤情书》是英年早逝的韩国传奇男歌手柳在夏(又叫刘在河)的创作,柳在夏曾经创作演唱了堪称韩国国民流行金曲的《因为爱》

但《悲伤情书》是柳在夏唯一专辑里的磁带b面第一首,并不热门。这里还有个bug,柳在夏这张专辑是1987年春天才出版的,而电影故事设定是1986年盛夏。不过,因为歌曲和电影所要呈现的时代感非常契合,也就没人在意它是否“早产”半年了。柳在夏在1987年冬天,因为朋友酒驾撞上出租车而去世,享年25岁。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当然,全片的配乐并非就是一杯温吞水,一段追逐戏份的背景音乐堪称醒神之作。在追逐压抑自慰红内裤男赵秉顺的场景中,先是纯粹的鼓点节奏,三个警察追到巷子口时,铺上了弦乐。整段音乐,配合着精彩的“巷战”式镜头切分,夜晚寂静的小村庄,高高电线杆投射下的路灯灯光,嫌犯的突然消失,一气呵成却又给了观众片刻喘息的机会。打击乐的运用是岩代太郎的长项(请回忆《赤壁》),轻重缓急得宜,鼓点错落有致,恰到好处。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影片结尾前的隧道口一场经典的冲突戏份,当苏探员看到美国寄来的dna检验报告,显示近在眼前的重大嫌犯朴贤奎和现场样本比对不符时,不仅他和搭档朴探员失望甚至绝望,相信观众也是一片叹息。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此时,一段堪称全片最优美的音乐,在大雨中盘旋而起。这段音乐,带着疗伤的情绪,不仅安抚警察的失落,也是一阕安魂曲,同时,一点点平息观众在此刻的怒火,这就是当年所谓的“治愈系”吧——在苏探员恨不得一枪打死朴贤奎一了百了的纠结中,我们甚至能通过画面,看到这段似乎在讲着故事的音乐,是往上升腾起来的。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然后,一段留白,给警察对嫌犯之间最后激烈地质问。唯一的证据不符,朴贤奎跑向隧道深处,和开篇主旋律一样的变奏钢琴再度响起,徒留两个警察的剪影,深深的无奈感袭来。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片尾,多年后已经改行的朴探员路过稻田,偶然听一个小女孩说曾经有一个“普通人”来过。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饼叔宋康昊的这个没有表情但承载太多内容的一激灵,被称为韩国电影最经典镜头之一

看《杀人回忆》的伤,全靠这些配乐疗愈

此时,女声吟唱起,片尾字幕起,音乐中,无论是愤怒、思索、不解、郁闷,都在稻香中飘远了。

电影上映16年后的今天,“好消息”传来,长长松了一口气,来听一段《杀人回忆》治愈系主旋律的完整版吧。

文/落山风 转载自 映画台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email protected]

【映画台湾】台北联络人:

刘 旭

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