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唐太和年间,有个叫韦浦的人远赴京城求官。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每天要赶着马车走几十里的路,非常辛苦。

这天,韦浦来到阌乡县城外,累得实在不想动弹,就在路旁一家酒店休息,心想自己要是有个仆人就好了。正在这时,有个人上前给他行礼,说:“我叫归元昶,曾经担任过车夫,擅长骑马赶车,愿意做您的家奴!”

韦浦抬头观看,只见这人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好像几年都没洗过澡了。但他神采焕发、精神百倍,看着不像普通人。于是就问他:“你从哪里来的?”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归元昶答道:“以前我曾在黄河中游跟随冯六郎,侍奉了很多年。因为我手脚勤快,就成了他的亲随。昨天,六郎和好友轩辕四郎到此地,来找卞判官购买腰带。我给卞判官端茶倒酒,伺候了半天结果还被臭骂一顿,就跟他吵了一架。六郎怪我不该闹事,就把我扔在这里不管了。我本来就是仆人,身份低微,又没有通关文书,过不了前面的潼关。听说您要向西去京城,就赶来投靠。如果不嫌弃我又脏又丑,我愿意做您的忠实仆人,从此为您驾驭车马,三生有幸!”

韦浦正缺个随从,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吃完饭,主仆二人就上了路。一路上,归元昶办事非常勤快,只要是主人吩咐的事情都言听计从。韦浦十分满意,自己运气真不错,能碰上这么好的仆人。

一天,他俩在茶馆休息,只听外面吵吵嚷嚷,原来是一群商贩赶着几十辆牛车,车里装满了货物。商贩们进来喝茶休息,把牛放到路旁的草地里去吃草。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只见归元昶趁人不备,偷偷摸摸溜进草丛,一把抓住一头牛的蹄子。那头牛吃痛,哀鸣不止,一头栽倒在地,站都站不起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商贩们干着急也没办法。韦浦见状也走上前去查看,还以为牛吃了有毒的蘑菇。

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归元昶站了出来,说道:“我曾经做过兽医,这点小毛病不算什么,瞧我的吧!”说完,就走到土墙边,用手捻下少许碎土,涂抹在牛蹄子上。再拿起鞭子,狠狠抽打那头病牛。说来也怪,那牛低吼一声就站了起来,飞一般地跑了。牛在前面跑,元昶在后面追,时不时就抽一鞭子。

渐渐的,病牛体力不支不再奔跑,但病却已经治愈。众人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归元昶有本事。商贩们还从所带的货物里挑出两斤上好茶叶送给他,以表示感谢。元昶立即把茶叶献给主人,还说:“刚才奴才我看见这头牛病了,就略施医术治好了牛,还得到两斤茶叶作为谢礼。奴才不敢私藏,都献给主人。”韦浦还蒙在鼓里,就信以为真,反倒夸赞这个能干的仆人。

二人到了潼关,在大街上路过一户人家,一个小孩儿正在门口独自玩耍。归元昶偷偷来到背后,伸手在孩子后背捣了一拳,这孩子立即昏死过去,大半天都没醒过来。

孩子的爹娘慌了,请了好几个郎中来瞧病,却半点效果都没有。元昶又站了出来,声称自己会治。可这次没有他表现的机会了,孩子爹娘已经请来了本地一个非常灵验的巫婆。只见巫婆手舞足蹈、拨弄琵琶,又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打瞌睡,哈欠连天。过了一会儿,巫婆开口说道:“神仙来了,叫我传话给韦浦。你的家奴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其实是只鬼,这孩子都是被他害的。罪行已经记录在案,很快就要惩罚他。”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孩子他爹急忙询问如何才能治好孩子,巫婆说只要在热水中撒入兰花花瓣给孩子洗浴便可痊愈。一家人急忙照做,孩子果然就醒了。

韦浦对巫婆的话深信不疑,上次那头牛的事,八成也是这家伙在捣鬼。想狠狠责罚他,可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了,只好独自上路。

第二天,韦浦正在赶路,忽然看到路旁有个人破衣烂衫、肮脏不堪,走起路来非常缓慢,脚步沉重,似乎背了千斤重担,可看上去明明什么也没背。此人正是归元昶,他痛苦不堪,说:“那两件坏事都是我干的,实在是没脸见您才躲开的。那个巫婆说得对,我就是一只客死他乡的鬼。昨天,巫婆请来了华山的山神——金天王,用鞭子狠狠抽打了我以示责罚,还惩罚我背着巨石前行。奴才不能伺候您了,到京城后,您会做本县县令,衣食无忧。”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韦浦心中虽然害怕,却也知道他不敢加害自己。于是就问他,之前说的冯六郎、轩辕四郎、卞判官都是什么人。

归元昶答道:“冯六郎就是冯夷,是黄河的水神,人们都叫他河伯,是轩辕皇帝的爱子。卞判官名叫卞和,又叫和氏,非常善于鉴别宝物,和氏璧就是他找到并献给楚文王的。他死后,在当初发现和氏璧的荆山上做了玉使判官,是轩辕家的家奴。这人心眼很坏,因为跟我吵了架,就去六郎那里告状,我才被赶走遭此大难。而轩辕四郎,就是轩辕黄帝的第四个儿子。”

听了这些话,韦浦半天缓不过神来,但也不敢再问下去,赶着马车就走了。

后来,韦浦果然做了霍邱县令,但却再也没见过那个捣蛋鬼——归元昶。

这家伙太调皮了,只有大神才能驾驭他——藏在典籍里的奇闻趣事

故事改编自《太平广记 河东记 韦浦》,谢谢您的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