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和年間,有個叫韋浦的人遠赴京城求官。一路上曉行夜宿、饑餐渴飲,每天要趕着馬車走幾十裡的路,非常辛苦。
這天,韋浦來到阌鄉縣城外,累得實在不想動彈,就在路旁一家酒店休息,心想自己要是有個仆人就好了。正在這時,有個人上前給他行禮,說:“我叫歸元昶,曾經擔任過車夫,擅長騎馬趕車,願意做您的家奴!”
韋浦擡頭觀看,隻見這人破衣爛衫、蓬頭垢面,好像幾年都沒洗過澡了。但他神采煥發、精神百倍,看着不像普通人。于是就問他:“你從哪裡來的?”

歸元昶答道:“以前我曾在黃河中遊跟随馮六郎,侍奉了很多年。因為我手腳勤快,就成了他的親随。昨天,六郎和好友軒轅四郎到此地,來找卞判官購買腰帶。我給卞判官端茶倒酒,伺候了半天結果還被臭罵一頓,就跟他吵了一架。六郎怪我不該鬧事,就把我扔在這裡不管了。我本來就是仆人,身份低微,又沒有通關文書,過不了前面的潼關。聽說您要向西去京城,就趕來投靠。如果不嫌棄我又髒又醜,我願意做您的忠實仆人,從此為您駕馭車馬,三生有幸!”
韋浦正缺個随從,于是滿口答應下來。
吃完飯,主仆二人就上了路。一路上,歸元昶辦事非常勤快,隻要是主人吩咐的事情都言聽計從。韋浦十分滿意,自己運氣真不錯,能碰上這麼好的仆人。
一天,他倆在茶館休息,隻聽外面吵吵嚷嚷,原來是一群商販趕着幾十輛牛車,車裡裝滿了貨物。商販們進來喝茶休息,把牛放到路旁的草地裡去吃草。
隻見歸元昶趁人不備,偷偷摸摸溜進草叢,一把抓住一頭牛的蹄子。那頭牛吃痛,哀鳴不止,一頭栽倒在地,站都站不起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商販們幹着急也沒辦法。韋浦見狀也走上前去檢視,還以為牛吃了有毒的蘑菇。
正在無可奈何之際,歸元昶站了出來,說道:“我曾經做過獸醫,這點小毛病不算什麼,瞧我的吧!”說完,就走到土牆邊,用手撚下少許碎土,塗抹在牛蹄子上。再拿起鞭子,狠狠抽打那頭病牛。說來也怪,那牛低吼一聲就站了起來,飛一般地跑了。牛在前面跑,元昶在後面追,時不時就抽一鞭子。
漸漸的,病牛體力不支不再奔跑,但病卻已經治愈。衆人都豎起大拇指,誇贊歸元昶有本事。商販們還從所帶的貨物裡挑出兩斤上好茶葉送給他,以表示感謝。元昶立即把茶葉獻給主人,還說:“剛才奴才我看見這頭牛病了,就略施醫術治好了牛,還得到兩斤茶葉作為謝禮。奴才不敢私藏,都獻給主人。”韋浦還蒙在鼓裡,就信以為真,反倒誇贊這個能幹的仆人。
二人到了潼關,在大街上路過一戶人家,一個小孩兒正在門口獨自玩耍。歸元昶偷偷來到背後,伸手在孩子後背搗了一拳,這孩子立即昏死過去,大半天都沒醒過來。
孩子的爹娘慌了,請了好幾個郎中來瞧病,卻半點效果都沒有。元昶又站了出來,聲稱自己會治。可這次沒有他表現的機會了,孩子爹娘已經請來了本地一個非常靈驗的巫婆。隻見巫婆手舞足蹈、撥弄琵琶,又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打瞌睡,哈欠連天。過了一會兒,巫婆開口說道:“神仙來了,叫我傳話給韋浦。你的家奴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其實是隻鬼,這孩子都是被他害的。罪行已經記錄在案,很快就要懲罰他。”
孩子他爹急忙詢問如何才能治好孩子,巫婆說隻要在熱水中撒入蘭花花瓣給孩子洗浴便可痊愈。一家人急忙照做,孩子果然就醒了。
韋浦對巫婆的話深信不疑,上次那頭牛的事,八成也是這家夥在搗鬼。想狠狠責罰他,可卻怎麼也找不到人了,隻好獨自上路。
第二天,韋浦正在趕路,忽然看到路旁有個人破衣爛衫、肮髒不堪,走起路來非常緩慢,腳步沉重,似乎背了千斤重擔,可看上去明明什麼也沒背。此人正是歸元昶,他痛苦不堪,說:“那兩件壞事都是我幹的,實在是沒臉見您才躲開的。那個巫婆說得對,我就是一隻客死他鄉的鬼。昨天,巫婆請來了華山的山神——金天王,用鞭子狠狠抽打了我以示責罰,還懲罰我背着巨石前行。奴才不能伺候您了,到京城後,您會做本縣縣令,衣食無憂。”
韋浦心中雖然害怕,卻也知道他不敢加害自己。于是就問他,之前說的馮六郎、軒轅四郎、卞判官都是什麼人。
歸元昶答道:“馮六郎就是馮夷,是黃河的水神,人們都叫他河伯,是軒轅皇帝的愛子。卞判官名叫卞和,又叫和氏,非常善于鑒别寶物,和氏璧就是他找到并獻給楚文王的。他死後,在當初發現和氏璧的荊山上做了玉使判官,是軒轅家的家奴。這人心眼很壞,因為跟我吵了架,就去六郎那裡告狀,我才被趕走遭此大難。而軒轅四郎,就是軒轅黃帝的第四個兒子。”
聽了這些話,韋浦半天緩不過神來,但也不敢再問下去,趕着馬車就走了。
後來,韋浦果然做了霍邱縣令,但卻再也沒見過那個搗蛋鬼——歸元昶。
故事改編自《太平廣記 河東記 韋浦》,謝謝您的關注、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