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作者:盛弘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明仁是开国上将,率兵驰骋沙场几十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今天我们不提他打过多少胜仗,只说一说这位铁汉的柔情。他和结发妻子虽是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但两人伉俪情深,始终不离不弃。

携手走过36年的岁月后,妻子谢芳如因病去世,一生极少掉泪的陈明仁痛哭不止,长久无法释怀。夫妻一世,他们相濡以沫,收获了最为真挚的感情。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1903年,陈明仁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个乡绅家庭。他13岁时,母亲大病一场。主管家事的祖母为了冲喜,让陈明仁娶了同乡的谢芳如。说是娶亲,但谢芳如当时也不过14岁,两人更像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似乎大都会走向不幸,但陈谢二人的婚姻却是例外。两人虽年幼,但本性都真诚善良,感情也愈发深厚。谢芳如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踏实肯干,善解人意。对她来说,丈夫就是一切,因此但凡是陈明仁做出的决定,她都无条件地表示支持。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婚后的陈明仁没有放弃求学,1920年他考入长沙兑泽中学,三年后学成返乡当起教书先生。夫妻两人在这期间虽然聚少离多,但感情没有褪色半分。谢芳如年龄不大,但非常可靠,把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承担起人妻的责任,好让陈明仁可以安心求学。

陈明仁虽然当起了教书先生,但他的志向却远不止于此,他在等待着大鹏展翅的机会。终于,1923年10月,程潜在广州主持开办了陆军讲武学校,面向湖南招生。

当时时局混乱,有志青年大多选择投笔从戎,陈明仁也是如此。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穿上军装,而不是拘泥在家乡当一个本分的教书先生。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家当时仍是陈明仁的祖母主管。祖母听到他要去读军校,立刻坚决反对,不肯给他盘缠钱。陈明仁向来孝顺,不敢忤逆祖母,但不去广州就意味着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两难之下,郁郁寡欢。

谢芳如虽然也不舍得丈夫远行,但她向来支持陈明仁作出的决定。没有路费,谢芳如就偷偷卖掉家中的母猪,筹了20银元。她反复说服祖母,并表示她相信自己的丈夫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谢芳如的软磨硬泡下,祖母终于点头。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好男儿志在四方,但陈明仁已有妻儿,这也是他的责任。陈明仁临行前,万般不舍,郑重向妻子许诺,来日待我事业有成,一定将妻儿接到身边照顾。

谢芳如虽然也放心不下,眼泪不止,但还是反复说她支持。两人都害怕自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但陈明仁的鸿鹄之志,她都懂。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明仁到达广州后入学陆军讲武学校,但学校因运转资金不足并入黄埔军校,陈明仁也转成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黄埔学生军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陈明仁视死如归,首个登上惠州城楼,举起青天白日旗。

此举令士气大振,战事大获成功。蒋在庆功会上毫不吝啬地表扬了这个有才华、有野心的年轻人。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明仁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肯定,不断晋升,一年内就当上了营长。蒋为拉拢他,授意陈明仁的团长惠东升,想为他介绍一门婚事。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廖仲恺的女儿。当时廖仲恺在国民政府中地位极高,陈明仁如果可以攀上廖家的高枝,成为廖仲恺的女婿,那必会步步高升。

惠东升找来陈明仁,刚提了话头,陈明仁马上说自己已有妻儿。在惠东升眼里,这门婚事对陈明仁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反复强调廖仲恺可以为陈明仁带来的帮助和大好的前途,但陈明仁都不为所动。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惠东升劝他:

"这门婚事不是我的意思,说到底还是蒋校长的意思。他对你的重视可见一斑,你不要错失良机。"

军人的天性是服从,惠东升用蒋来逼迫陈明仁。但陈明仁还是一口拒绝:

"如果蒋校长要我做其他事,那我必定毫不犹豫地顺从。但我是陈明仁,不是陈世美。为了自己的前途,就抛妻弃子,这样的事情我做不出来。"

惠东升知道不管再说什么,陈明仁都不会为之所动,索性放弃,原话告诉了蒋。蒋虽然心中不快,但也打心里敬重陈明仁的为人,也就不再提起这门婚事。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虽然陈明仁不是"陈世美",但军中这样的人物大有人在。很多军官将领为了仕途抛弃发妻,也有很多人功成名就后就纳了好几房小妾。正因如此,矢志不渝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陈明仁是个另类,他始终惦记还在家乡的妻儿,当上团长后他很快把谢芳如和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动过其他的心思。谢芳如是农村出身的小脚妇女,她不识大字,但陈明仁已是团长,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于是,陈明仁教她读书、识字、打电报,培养她当自己的"副官"。谢芳如勤奋,很快就成为称职的贤内助,甚至军中士兵都称她"半个军长"。

每次陈明仁率兵出征前,谢芳如都会举办家宴,招待部下,举杯为士兵鼓舞士气。陈明仁战胜归来,她就带领士兵家属,驱车几十里迎接他们归来。两人互相扶持,传为军中一段佳话。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明仁热血耿直,不好阿谀奉承,虽然屡立战功,但多次被蒋明升暗降。他逐渐意识到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与他的初心是相违背的。谢芳如看在心里,明白他的心事,说道:

"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和孩子都支持你。"

陈明仁像是吃了强心剂,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1949年,蒋大势已去,陈明仁为了避免百姓受到炮火伤害,起义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沙,保护了这座城市和它的百姓。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陈明仁弃暗投明,做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加入了共产党,立下千秋功业。但此时,谢芳如却被检查出癌症。她感到身体不适已有一段日子,但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硬是忍了下来。

陈明仁听此噩耗,悲痛不已,他鼓励谢芳如乐观,自己忍不住流泪。共和国刚刚成立,陈明仁的责任还很重,不能全身心地守护妻子,感到非常内疚。但谢芳如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军人,是将领,所以她始终支持丈夫。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病魔没有放过这对恩爱夫妻,1950年谢芳如病逝。她去世前的最后一刻,陈明仁守在她的病床前,泪流不止。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失去爱妻的痛苦又怎能轻易承受。陈明仁为亡妻写下墓碑:吾妻谢芳如墓。

痛失爱妻后,他在追悼会上双膝跪地,哭着读完了自己为妻子写的挽联,晚上彻夜难眠,整整哭了三天三夜。

1955年,共产党肯定他的贡献和才能,授予陈明仁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74年,陈明仁于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反复叮嘱儿孙,务必将他的骨灰送回长沙,和妻子谢芳如合葬。

可陈明仁的心愿没能马上实现。直到2009年,长达35年,陈明仁才能和妻子谢芳如合葬在长沙岳麓山上,为他们的爱情画上圆满的句号。

陈明仁临终叮嘱儿孙:要与妻合葬,直到35年后,遗愿才得以实现年少青梅竹马 最终结成夫妻立志投笔从戎 难舍家中妻儿立下赫赫战功 不弃糟糠之妻二人终于团聚 妻为左膀右臂虽是伉俪情深 无奈妻先离世

生当同衾,死亦同穴。这是传统中国人眼里最深厚的爱情。陈谢二人年少青梅竹马,结为夫妻,赤诚相待一生。艰难的时刻他们互相扶持,物质的诱惑没能让他们的感情沾染尘埃,反而经过了考验,变得更加纯粹。

千里归来,竟艰一诀。从此音容长杳,除非梦里相逢。卅年恩爱,永矢同心,惹论伉俪深情,敢谓世间少有。

生命是有限的,但真挚纯粹的爱情却可以永存。我们在缅怀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时,也会感动于他们的感情。陈明仁和谢芳如携手走过的岁月虽然已经逝去,但岳麓山就是他们爱情永恒的证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