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广西南部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典型、最集中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之一。这里石山连绵,山虽不高,但山峰挺拔陡峭, 拔地而起,悬崖绝壁、岩溶洞穴随处可见。在这随处可见的悬崖峭壁中,栖息着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白头叶猴。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图为一个白头叶猴家族,像这样一个大家族在同一棵树上觅食非常难见。(梁霁鹏 摄)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种,在我国现有的6 种叶猴--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中,只有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 并且仅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 平方公里,具体地点包括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江州区的罗白、漱湍镇、驮芦镇;扶绥县的岜盆、山圩、渠旧、渠黎、东门乡。

20 世纪50 年代初,动物学家谭邦杰在广西南部龙州县发现了一张身体修长、头部和两肩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尾部长度超过体长的灵长类动物毛皮,初步判断这是一种从未被报道、从未被外界认知的灵长类动物。几年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在龙州县发现了这种猴子,于是根据体形和体色命名为白头叶猴,英文名为white-headedlangur, 拉丁名为presbytis luecocephalus tan , 并于1955 年在《生物学通讯》上发表报告。白头叶猴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一只成年白头叶猴。(王汉军 摄)

因为生态环境改变和来自人类生活的影响,白头叶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种群不断萎缩。1996 年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深入原崇左县( 现崇左市江州区) 罗白乡弄官山,开始展开对白头叶猴研究的时候,统计发现该区域只有200 多只白头叶猴。2003 年,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三个单位共同组成科学考察队对白头叶猴的数量进行全面考察,得到的数据是600 多只。这六百多只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比大熊猫还稀少。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白头叶猴这一物种逐渐被广泛认知。国家同时积极开展白头叶猴的保护,先后在崇左市扶绥县和江州区设立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弄官白头叶猴生态园(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白头叶猴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2016年年底,数量已升至1000 只左右。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2岁多的白头叶猴。梁霁鹏 摄

今天,白头叶猴仍是全球25 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白头叶猴在国外至今没有发现活体和标本。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白头叶猴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专家研究表明,白头叶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 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白头叶猴的研究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正愈来愈受到生物学界的关注。

来源:节选自《美丽广西》杂志2017年03期

文\ 周 耒

图\ 梁霁鹏 王汉军 严造新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以科技+人文的方式 解读美丽广西 发现广西价值 展示广西形象 认识不一样的广西,请关注“美丽广西网”! 欢迎订阅《美丽广西》杂志:0771-5825243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世界上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