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卫领航者 | 邵兵:站在更高层面看食品安全

作者:首都健康
公卫领航者 | 邵兵:站在更高层面看食品安全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首批4名首席公共卫生专家。有了“新头衔”,专家们有何感想,将发挥哪些作用,还有哪些规划?一起来听听食品安全市级首席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心实验室主任邵兵怎么说——

公卫领航者 | 邵兵:站在更高层面看食品安全

01 作为食品安全市级首席专家,您将承担哪些任务?

食品安全市级首席专家对我不仅仅是一个荣誉、一份认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在这以前,我的职责比较简单,作为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心实验室的负责人,我只需要把我的小团队带好,完成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食物中毒诊断溯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心和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但如今,作为首席专家,我需要站在更高层面去考虑问题。

我的理解是,围绕《食品安全法》赋予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职责,开展食品安全战略研究,科学制定北京市卫生健康部门食品安全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制定学科人才培养规划;面向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02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北京市在16个区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分子溯源网络系统,并应用于早期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及溯源调查。2019年、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全市所有2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近500家。其中,主动监测覆盖常见的9种病原菌和诺如病毒,并且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开展了寄生虫病监测。

在食物中毒处置技术方面,前期我们在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开发了基于症状查询的中毒现场筛查终端,建立了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筛查确证技术平台,并且在北京市和其他省市的食物中毒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每年基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根据北京市需要,制定实施北京市风险监测计划;围绕北京市食品风险评估的要求,开展北京市居民总膳食调查。

在标准宣贯和制修订方面,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开展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宣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征集和标准制订工作。

在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宣传方面,开展了合理膳食“百村示范”行动,促进农村居民营养素养提升。积极参与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03 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

下一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实现突破。

提升食品危害因子的发现能力,实现食品危害物检测能力从定向向非定向转变。当前,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多样化、国际化,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极易引发新的风险隐患,对食品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提出新挑战和更高要求。

开展北京市居民总膳食研究,为开展北京市居民膳食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针对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热点污染物,开展风险评估,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基于新材料研发集成并开发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和食品安全事件处置的快速检测技术。

开展膳食营养人体健康研究。针对特定人群如慢性病人群的营养需求,构建北京市人群膳食营养与健康数据库,基于大数据算法制订特定人群食品营养精准调控策略并示范。

发展人体生物监测技术,建立北京生物监测人群队列。通过系统连续监测,掌握重点环境化学物质在北京市居民体内的暴露种类、负荷水平及变化趋势,探索化学品暴露与疾病的潜在关系,为食品安全保障、环境风险监测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首席专家谈公卫体系改革——

公卫改革要做好五件事

邵兵认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应对新冠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对于公卫体系改革,邵兵表示,一要建立稳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硬件基础条件。不能平时不投入或少投入,疫情来了大量投入,甚至造成财政经费的大量浪费。

二要提高疾控机构人员的薪酬水平。疾控机构要开展深层次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评聘分开制度,严格考核制度,建立兼顾效益与公平、充满活力的薪酬分配制度。

三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评审考核和使用机制。重点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四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可通过建立医生和疾控人员定期轮转制度、将医防协同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等,加强医防融合。

五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作为首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仅仅完成国家和省市的任务,要研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首都防控特点,开展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同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健康报

编辑:panda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