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中国学会解体!左翼共产主义派vs右翼“醒狮”中国青年党

少年中国学会如何解体

字数1123 阅读13192 评论4 喜欢7

少年中国学会解体!左翼共产主义派vs右翼“醒狮”中国青年党

少年中国学会部分成员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底,旨在对抗共产主义的中国青年党在巴黎成立。其主要发起人则是同样为少年中国会员的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人。他们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醒狮”运动,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在十几个省份、几十个城市蔓延开来,并拥有内外围成员一万余人。

遏制共产党,与中共各支部争夺成员,正是当年中国青年党持之以恒的组织方略。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国内,中国青年党的核心人物“曾(琦)、左(舜生)、李(璜)”,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核心人物如周恩来、李大钊、恽代英等人,从未停止过政见的论战。在法国,周恩来等人有《赤光》半月刊为阵地;曾琦等人则创办了《先声》周报;双方大致同时间回国后,曾琦等人又创办了《醒狮》周报,以抗衡中共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

1925年,代表着“左”这个方向的三位少中会员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到上海拜访了三位同样也是少中会员的中国青年党首脑曾琦、左舜生、陈启天。

在左舜生的寓所,他们就彼此的政治主张进行讨论,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曾琦、左舜生、陈启天六个人“从早晨起,辩争至深夜……逐于深夜不欢而散”。

据学会成员方东美回忆,“当时如有手枪,恐已血流成河矣。” 临别前,邓中夏与曾琪等人握别,告以“与诸君再见于战场”。

至此,少年中国学会自动解散,退出了历史舞台。

少年中国学会解体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自身的思想差异,社会选择的不同,也与外部环境的刺激有关,同时,会员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取向。

1920年4月1日,王光祈和部分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同乘上海乘法国轮船远赴欧洲。王光祈赴德国留学,是第一位在西方获得博士学位荣誉的中国音乐学家。

少年中国学会解体!左翼共产主义派vs右翼“醒狮”中国青年党

王光祈著作

在国内面对一个急骤变化的时代以及强烈的政治逼迫感,中国知识人内心深处经世致用的传统很容易被激活。

李大钊在初步接受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后,受托洛茨基《战争和社会主义》英译本《布尔什维克与世界平和》一书的影响,为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世界革命即将到来的期望所激动。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现实政治的推动下,李大钊迅速向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1921年3月发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表明他不再寄希望于五四运动以来的学生团体,公开提出要组织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以领导民众运动,谋求中国的彻底改革。并且相信,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抛弃了过去人道、自由、博爱的一般理想。

少年中国学会的创始人王光祈远在海外,另一创始人李大钊,也摆脱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和信条。

失去舵手并分裂的少年中国学会,终于在历史洪流中迅速边缘化,并最后解体。

少年中国学会解体!左翼共产主义派vs右翼“醒狮”中国青年党

毛泽东填写的调查表

少年中国学会最后解体了,而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此时此刻则在蓬勃发展中。这支当时的欧洲的一支华人政治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中国少年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当时的“少共”成员,很多成为了中共最早的党员,并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

国共合作,让他们开始了政治和军事生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