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炎黄走到今天,总共历经24个朝代无数皇帝,五千年历史文明。其中刘姓皇帝最多,有七十多个,排名第二的是李姓,据统计有五十八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李姓皇帝。
第一位有记载的李姓皇帝叫李宪,是王莽的新朝后期崛起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公元23年天下反莽,新朝灭亡后他在庐江郡自封淮南王,后又在刘秀建立东汉后的第三年称帝自立,统辖九座城池,不仅封爵设百官,部下也有十几万。
第二位李姓皇帝出自十六国之一的成汉。建国皇帝叫李雄,是巴氐人。成汉历经五位李姓皇帝,分别是建国的李雄,在位一年就被杀的李班,史称废帝的李期、废侄自立的李寿,亡国投降的李势。

公元400年,北凉内部发生叛乱,敦煌太守李暠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沉稳宽厚,在当地部众的推举下独立,建西凉,在位17年间文治武功,受人爱戴,史称武昭王。但李暠的西凉政权后劲不足只存续了21年,传位三代:建国的李暠,重刑罚、好征战、喜筑宫室至拖垮西凉的后主李歆、亡国自杀的李恂。
公元422年,李暠的西凉被灭后,李氏后人和残留的部下逃亡至伊吾时想要复国,于是推立李暠的孙子李宝为王,建立了伊吾西凉,也称后西凉。后西凉存世达20年,因李宝归顺北魏而终。后西凉只有一位君王即敦煌公李宝,是第十位李姓皇帝。
公元615年的隋朝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频发,江淮的起义军首领李子通带着三万多人的兵马在海陵称王。隋亡后的619年,又带兵占领江都郡,于江都称帝。此间的617年,河西的豪门望族李轨称王表露野心,尽占整个河西后,于次年自立为帝,按旧例封太子,设立文武百官,历史上称其大凉政权。也是617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让位于李密,称魏公,并且举行祭天仪式即位,封官建都,年号永平。
在隋末的反隋割据势力中,李渊实力最盛。李渊家世显赫,是西凉李暠的后人,祖上世代高官爵位,他幼年便世袭唐国公。618年,李渊建大唐,开启了两百多年共世袭21代帝王的盛世,其中不包括武周的武则天。
尽管是大唐盛世,但也偶有叛乱。唐德宗时期,李纳想承袭父亲淄青节度使的官位不被批准,于是拥兵反叛,与其他河北三镇的藩王田悦、王武俊、朱滔联盟作乱。后来,唐朝廷派给李希烈三万兵马让其征讨四镇联盟叛军,并命其兼任淄青节度使。谁知他拥兵自重,与李纳他们串通,带领三万兵马自立为王。两年后带兵攻下汴州称帝,名楚帝,建年号武成,但只存续了三年。
唐昭宗李晔在位的第三年,封李克用为晋王,历史上称其“唐晋”。李克用以太原为都城,全权掌管河东一带,与盘踞河南的朱温对立僵持着,征战不断。公元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后梁称帝,年号开平。此时,李克用的晋国实力强盛,为了光复大唐,他沿用唐末的天佑年号,联合其他地方势力一起征讨朱温。共历2位君王:李克用和其子李存勖。
李存勖于公元908年即位,15年之后才在魏州自立为帝,仍续用大唐国号,后世为区别称后唐。后唐共传四位皇帝,分别是建国皇帝李存勖,政治清明的李嗣源,在位仅五月的李从厚和自焚殉国的末帝李从珂。
南吴末期,齐王徐知诰深得民心,在辖区内建府设官,为齐国。公元937年,他取缔南吴末帝杨溥称帝,改元升元,号大齐。后来,徐知诰自称是李唐后人,于是改名李昪,沿用唐国号以延续唐朝国祚,史称南唐。共三世:开国烈祖李昪,南唐中主李璟和悲情的后主李煜。
唐朝末年黄巢动乱,西北的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平乱有功,唐僖宗赐名李思恭,并任命其为定难军节度使,此官职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被李家掌控,出了12位李氏节度使。至北宋初年,李氏子孙李继迁联结其他党项族人抗宋自立,在与邻国辽国的协作下,失地复收,实力也不断增强。他无法想到的是,孙子李元昊在三十六年后能登上皇位,建立西夏国。
唐昭宗对李茂贞很是器重,甚至赐封岐王。后梁灭唐后,他沿用唐朝天佑年号,建府邸,设百官,府上全部使用皇室礼仪和称谓。最强盛的时候,辖地有二十个州县,后梁被灭时只剩下七个。后唐建立后,李茂贞向其称臣封王。
北宋太宗末期,四川大旱,官逼民反。李顺带领农民在青城起义,占领成都后自立大蜀王,建大蜀,新使用应运年号。
还有就是,李元昊的西夏国国祚近一百八十九年,共世袭十位。
公元1470年的明朝宪宗时期,李原在荆襄集结流民起义,人数多达百万。李原不仅自封为王,还在部队里设立武官,又给自己取了些“一条龙”等类似于山大王一样的混名。
明朝末年,李自成占领西安后称帝建国,名大顺国,建元永昌。后来,先被清朝打败,后被南明灭掉,只传三位君主,分别是建国的永昌帝李自成,大顺帝李过和“小闯王”李来亨。
清朝末年,云南哀牢山受旱灾影响,饿殍遍野,地主和官府不仅不管不顾,还赶尽杀绝的催收粮食。李文学于是领导当地百姓起义反贪官、杀地主,后来他被推举为大元帅,先后建了八个行政府衙,和杜文秀的大理回民起义军互相照应,一起反抗清朝统治。
李氏不仅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史书上留名不断,在现代社会也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