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作者:意檀香研究

视频加载中...

据中国航天报消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前批准中国提议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的8个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请。至此,月球上的中国地名达35个。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的月球表面地貌命名

这8个月球地貌分别命名为:

天船基地,表示在银河中航行的船舶。

华山,以中国西岳华山命名。

衡山,以中国南岳衡山命名。

裴秀,中国西晋时期地理学家。

沈括,中国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刘徽,中国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

宋应星,中国明末科学家,其《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中国明代农艺师、天文学家、数学家。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新增的8个中文地名

月球地名怎么起的?

网友评论说,祖先们怎么也想不到,千年后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天上的那轮明月。时至今日,月球上已经有9000多个地方被起了名字。月球上的地名,不只是为了方便定位,还承载着人类的科学文化记忆,它记录了世界各国为人类科学进步而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表达着人类对科学文化的尊敬与重视。月球上的地名图,也是人类科学发展的脉络图。那么,月球地名是怎么起的,你知道吗?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从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月球的高山凹地起,科学家就开始了给月球命名。但都有很浓的个人色彩,如伽利略用自己家乡的亚平宁山脉给月球最大的山脉命名。同时,由于缺乏交流和权威,有些月球地点有多个名字,这带来了不少混乱。直到19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这种各自命名的局面才被改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权威天文学术组织,拥有对各行星和卫星命名的权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修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逐步制定出了一套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程序和规则。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目前,月球上共定义了18类地貌,包括环形坑、月溪和山脉等,而不同的地貌有着不同的命名方式。如月球上的重要地貌环形坑,用的是杰出科学家、哲学家等名人的名字;而月溪、月湖、月海这些地貌的名字用的则是较为抽象的拉丁词汇。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制定的月球命名规则中,有一类非常特殊,那就是月球着陆点。这类地貌的没有固定的起名要求,但它要求申请方有能力将航天器送上月球。从1959年人类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着陆月球以来,这样的地名并不多。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还需要突出的一点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制定的命名规则排除了一些领域的名人,包括19世纪及以后的政治和宗教人物,还有文学家。月球上曾有一批环形坑是以包括李白、巴尔扎克、雨果在内的文学家命名的,但由于命名规则不允许而被删除。在2006年公布的命名列表中,李白坑被改为休谟z坑。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

2020年11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

月球表面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起的吗?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首次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首次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马玮璐

编辑丨林湘瑜 胡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