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开车撞了人,你会怎样做?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第一时间拨打120和122,请求急救中心和交警的帮助。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没有良心,会无动于衷。再不济顶多是选择溜之大吉,肇事逃逸。
但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有人竟然撞了人之后,非但没有救助,反而将其无辜的生命剥夺......
2010年10月的一天深夜,西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药家鑫开着父亲给他买的红色雪佛兰小轿车去接女友。
行驶到翰林路中段时,药家鑫一不小心,将正在骑电动车同向行驶的女子张妙撞倒。

药家鑫
张妙被撞到后,第一时间想去看车牌号码。这也是人之常情,你不记住车牌号码,司机等下跑了,偌大的一个城市,上哪找人?
但这一举动激怒了药家鑫,他竟然从背包里拿出凶器,对本来只是左脚骨折的张妙痛下杀手。
在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罪恶后,药家鑫的内心是慌乱的。他逃离时再次犯下车祸,撞了正在走路的一男一女,他想再次逃逸时,被围观的群众围住。
但药家鑫第一次被带过去调查时,他只承认两起车祸都是他所为,并未承认自己那一犯罪事实。所以警方当时只认为药家鑫是车祸肇事者,而不是凶手,所以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而药家鑫回家之后,也始终没有向其父母承认自己杀害了人,而是说自己车祸导致人死亡。
其父药庆卫听闻车祸致人死亡,还肇事逃逸,那也是要被判刑的,便带着药家鑫来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药家鑫父亲药庆卫
直到后来媒体的报道,药家卫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做了那样极端的事情。
在父亲药庆卫心中,药家鑫无疑是个好孩子。
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从没有拖过后腿。而且在很小时候便展现出弹琴的天赋,为此,药庆卫不惜花重金送药家鑫学习钢琴。
而药家鑫也十分争气,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虽然跟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相比有些差距,但也算是不错的大学。
读大学之后,药家鑫开始自食其力,他做起了钢琴家教。
他并不像之前网上说的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药家鑫要真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天天去酒吧会所不香吗?还用得着费力去教钢琴吗?
他买车的目的也不像之前网上所传闻的那样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更方便去家教。
当然有人指出,既然药家鑫家里没有很多钱,那以他的家境,完全没必要买那么好的车啊。
哪个年轻人又没一点虚荣心呢?再说钢琴家教其实挺挣钱的,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投资。
弹钢琴
粗略一看,药家鑫和其他人没什么太大的不一样。一样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的谈恋爱,一样的会沉迷网络。
药家鑫之前也从未做过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甚至青春期也没有像其他男孩子一样打架斗殴。当然,药家鑫也有淘气的时候,比如他有段时间迷上了网络,天天聊天玩游戏,不亦乐乎。
他就默默地弹着他的钢琴,如无意外,他以后可能会当个钢琴老师,或者找个其他工作,结婚生子,就这样度过余生。
可是,意外就发生了。而且,这事完全不能怪别人,所有的责任都在药家鑫身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不光我们这些旁观者不懂,就连生他养他,自以为非常了解他的父亲药庆卫也不懂......
最早有媒体报道出来,说药家鑫犯下如此罪恶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对方是农村人,会很难缠。
药庆卫一家
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们先不论。
但这些新闻,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发酵的厉害。往上数几代,谁又不是农村人呢?这样说,明显的是瞧不起农村人嘛,话题性非常强。
而后来药庆卫辟谣道:“当时他撞人是晚上,看模样都看不清,怎么会断定对方就一定是农村人呢?再说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不存在歧视农村人的。”
而药庆卫是这样猜测的:自己的儿子药家鑫觉得可能撞了人赔不起钱,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犯下大错。
钱没了还可以挣了,人没了就真的没了。只有初中学历的药庆卫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大学生的药家鑫会不懂吗?
道理肯定药家鑫是懂的,他没有任何理由要这样做,可他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要这样做?
他也没有精神疾病,平常行为很正常,为何突然一下子就失控呢?
翻阅这些尘封的往事,我一直疑惑不已。
直到最近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出现——pua,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药家鑫遭遇了家庭pua。
pua这个词最早指的是搭讪艺术家,在爱情中进行精神控制。后来引申为到其他领域,衍生出家庭pua。
而家庭pua的意思,就是指父母过于强调对孩子的控制。
前面我们曾提到,药家鑫有段时间沉迷网络。那你知道药庆卫知道这件事之后是怎么做的吗?
除去药家鑫上学之外的时间,药庆卫都将他关在地下室,以避免药家鑫接触网络。吃喝拉撒都在那不超过十平米地下室里面。而为了能更好地监督他,药庆卫还专门把工作辞了。
你想想,我们那时候沉迷网络,父母顶多把你骂一顿、打一顿,哪里会有如此极端的做法呢?
而药庆卫平常也对药家鑫冷嘲热讽。
其实他打心底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他觉得男子汉必须穷养,必须在成长中饱受打击。
所以儿子表现得好,他心里虽然高兴,却并不会表扬他。但如果只要药家鑫犯了一点的小错,一定会遭受猛烈的抨击。
而且无论是药家鑫说什么,药庆卫一定会反驳。
当年药家鑫要学钢琴,他其实心里并不抗拒,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学音乐也挺好的。但是嘴上却说这学了有什么用?你药家鑫学得懂吗?
在柴静的《看到》一书中她也曾提到这样一件事,药家鑫临死之前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去赎罪,但药庆卫第一反应就是不准,他甚至可以不用理由,就是不准他这样做:
药家鑫说了好几次,每次他(药庆卫)都立刻顶回去。
甚至连药庆卫自己也在采访中说到:
“我可能说话有点尖酸,我对别人不会这样,因为我想让我儿子好,一针见血地扎到要害,他可能是很刺痛的”。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围城必阙,穷寇莫追。”
以前我是不懂这话的深刻含义,围城不就是要把别人围住吗?干嘛留个缺口出来?敌人溃逃,为什么不追?不是要痛打落水狗吗?
后来才明白,《孙子兵法》是对的。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越是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事情,反而越是容易破碎。
人被压抑久了,总需要释放。一直被压着,是压不住的。
药庆卫的本意是为了药家鑫好,不想他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浪。但用力过猛,却起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清朝赵藩评价诸葛亮的对联中是这样说的: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好一个宽严皆误。
放在治理蜀国上适用,放在探究药家鑫的背后原因似乎也成立。
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为没人要的洋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