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电
当地时间7月4日晚,英国直布罗陀地区政府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2突击队的协助下,扣押了一艘伊朗超级油轮“格蕾丝-1”号。参与行动的包括大约30名陆战队员和直布罗陀当地警方的人员。该艘油轮搭载了200万桶原油,英方称,这艘油轮的目的地是叙利亚,扣押则是为了执行欧盟对叙利亚的制裁。

被扣押的“格蕾丝-1”号邮轮
(图源:路透社)
根据《卫报》的消息,该行动的主导方为直布罗陀地方政府,而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作为支援。“格蕾丝-1”号油轮是一艘巴拿马籍超级油轮,归属一家新加坡航运公司。油轮上载有28名船员,大多数来自印度,少数来自乌克兰与巴基斯坦。而在航运文件上,这些原油被标明是“伊拉克”生产的。
从直升机上机降登船的英军
(图源:twitter)
直布罗陀首席行政部长法比安·皮卡尔多表示,“有理由”相信这艘油轮的目的地是叙利亚巴尼亚斯炼油厂,而该炼油厂正是欧盟对叙利亚执行的制裁中的一部分。本次行动属于“非法查封”。
直布罗陀首席行政部长法比安·皮卡尔多
然而,西班牙方面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根据《纽约时报》的披露,西班牙代理外长何塞普·博雷尔声称“西班牙知晓此次行动”,并表示英国此举“是应美国要求”。不过,他并未透露更多细节。由于西班牙与英国在直布罗陀归属权上始终与英国有争议,在这种时刻仍然不忘给英国来上一记“背刺”。
在直布罗陀地区的主权上,英国与西班牙始终争议不断
(图源:太阳报)
美方对此的反应倒是十分直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于4日发布推文,称英国这次行动“是个好消息”,表示美国及其盟友们会继续阻止德黑兰与大马士革之间的“非法交易”。
伊朗方面的反应相当迅速,伊朗外交部迅速紧急召见英国驻伊朗大使罗伯·马凯尔,要求其解释英方此次行动。伊朗方面表示,英国此番行动是“非法”的,欧盟的相关制裁并未经过联合国的同意。英国的扣押属于“海盗行为”。
登船检查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2突击队员
(图源:英国国防部)
而英方则重申了欧盟关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制裁措施,对直布罗陀当地政府的行动表示了赞同。罗伯·马凯尔还表示,此次行动不针对伊朗,而是针对叙利亚。这“无关货物和船舶属于哪一国家。”
“格蕾丝-1”号的航线
(图源:tankertrackers)
根据船运网站tankertrackers的追踪信息,“格蕾丝-1”号于4月17日从阿巴丹出发,由于船只过大,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因此“格蕾丝-1”号只能绕行好望角,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根据油轮的水线深度推测,这艘油轮运载的也很有可能并非材料上宣称的“原油”而是重油。不过巴尼亚斯炼油厂附近的水域过浅,想要运输这些油料,必须要通过其他小型油轮转运。
针对伊核问题,欧盟与伊朗始终争论不休
(图源:pakistantoday)
欧盟对叙利亚的制裁始于2011年,但此前从未扣押过前往叙利亚的油轮。而本次行动又恰恰发生在伊朗宣布提高浓缩铀产量,英国发出警告之后。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英方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着制裁叙利亚的旗号来“敲打”伊朗。而背后的主使者,极有可能就是美国。
(图源:cnn)
由于去年5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伊朗政府在美国“退群”一周年之际宣布将停止履行关于浓缩铀储量上限的协议。而60天的期限即将过去,伊朗总统鲁哈尼再次表示,如果其他缔约国不履行义务,为伊朗提供经济上的支援,伊朗将会在7月7日停止履行对浓缩铀丰度的限制。而欧盟国家则试图说服伊朗继续履约。
不过,尽管伊朗多次表示,只要欧盟国家拿出诚意,伊朗随时可以重返伊核协议,但欧盟提供的援助相比美国的严厉制裁,实在是杯水车薪。
(图源:中东观察)
虽然从去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起,美方就开始对伊朗进行严厉制裁,但欧盟并未立即跟随美国,一同限制伊朗的原油出口。本次英方的行动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即欧盟国家可能会联合美国,通过制裁等措施对伊朗施加更大的压力。这一行动无疑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图源:德黑兰时报)
由于伊朗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制裁,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原油的出口,而叙利亚则是伊朗的重要“客户”。如果这条贸易路线被切断,伊朗的经济无疑会雪上加霜。但在伊朗强硬的态度下,这样的施压又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