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作者:华夏往昔

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中国军队在几次编整的基础上,再裁减人员100万!

当时,美苏两国正在明里裁军,暗里扩充军备,中国政府在中越冲突不断的情况下裁军,犹如平地惊雷。

命令下达后,何正文成为百万大裁军的“主刀人”。但是,对于裁军这一重大决策,很多领导都公然反对执行,更有甚者接二连三地往总参打报告。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邓小平阅兵

为了解决这个事情,何正文愁的彻夜难眠,最终还是决定询问邓小平的意见。邓小平得知这些事后坚决地说:“领导讲不通就换领导,裁军命令必须执行!”

那么,邓小平为什么一定要在边境炮火不断的情况下,仍要裁去100万的大军呢?何正文是如何应对那些公然反对的领导们呢?

1981年6月,77岁的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并于同年9月观看了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举行的军事演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实兵实弹演习,代表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水平。

在这为期5天的演习中,在场的领导都很是兴奋,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越来越强,他们由衷地高兴。但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却始终平稳严肃,虽然到了精彩之处他也会鼓掌,却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热情的情绪。

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邓小平只得叹了一口气说:“中国的兵太多了。”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总员额曾计划从550万减少到400万。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人员不减反增,总人数一度达到惊人的611万。

虽然后来曾再次编整,但在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解放军还是逐步扩大了规模,到70年代,又增加到610万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直到80年代,军队里也还有400万人。

邓小平检阅完军队后就意识到,军队实在太“臃肿”了,不仅军队员额多,结构还不合理。尽管已经有着数量庞大的兵团,但连队并不充实,臃肿的都是各级机关,甚至还有“营级打字员”这种官职。

当时,每个军区的领导班子就有十几二十人之多,对此,邓小平曾幽默地说:“打麻将都得凑好几桌。”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邓小平

据统计,当时的中国军官平均每人领导两个半士兵,7个人里就有2个官。同时期,苏联的一个军官可以领导四个半士兵,美国一个人领导六个士兵,军事大国的德国更是由一个人领导十个兵。这样的强烈对比,足以看出中国军队臃肿在什么地方。

最关键的地方是,当时中国的军费只有191亿元,折合60亿美元,约占同年美国军费的2%,虽不及苏联的一个零头,可中国军队的人数总额却是美军的2倍,和苏军的人数差不多。

军费中的相当大的部分被众多的“人头费”占去了,很多钱都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更主要的是,军队领导一多,打起仗来就不方便了。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苏联军队

为了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就一定要做出改变。可当时的国家经济困难,想要强兵就必须走精兵路线,通过精简军队,实行“消肿”以节省开支用于现代化装备。

那段时间里,邓小平逢人就讲“为什么要消肿”,见到军队领导就大谈“消肿”的意义。他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打仗全靠指挥灵便,但现在的机构,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什么指挥作战了,就是疏散也不容易。”

同年10月,邓小平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这次会议,大军区、军兵种、三总部等部队各大单位的最高军政首长几乎都到齐了,只等着邓小平说出最后的决定。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邓小平右一

邓小平淡定地环视了在座的将军们,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说道:“从哪里说起呢?就从这次阅兵说起吧!这次阅兵是不错的,国际反响都很好。”顿了片刻,他说,“但是有个缺陷,让一个80岁的老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

在座的领导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因为邓小平的讲话触及到了对他们来说最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军队高层领导老化严重。在场的高层领导人,年龄几乎都到了70岁以上,这个年纪本来早该退休了,但他们依然奋斗在岗位上。

说完这个令人焦灼的问题后,邓小平再抛下一枚重磅炸弹——他决定裁军100万。他一语道破:“现在的军队问题不是靠修修补补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进行体制革命。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不能把问题留给新的军委主席。”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正式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在国际裁军争吵多年不见成效,两个超级大国明里裁军,暗里扩充军备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主动裁军100万的这一惊人决策,实在是匪夷所思。

而裁军这项重大任务就交到了何正文身上。身负重任的他,带领分管部门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项历史性的系统工程,中国由此进入“裁军年”。

何正文很清楚军队增长与裁减的正确关系。许多名将、统领都知道养兵要区分时间、空间,但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却往往照搬“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也是为什么裁军难的一个原因,军队已经陷入了“精简——整编——再精简——再整编”的恶性循环。

那段时间,何正文整天夹着一个公文包,里面装满了裁军的决策方案,大家见了他都是又敬又怕。敬的是他能担下如此重的责任,怕的是下一个被裁的人就是自己。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百万大裁军“主刀人”何正文

有一次开会,总部领导均对部队的去留问题发表了意见,最后焦点落在其中一支部队撤销问题上。大家的意见都很明确,一方觉得必须留下,另一方觉得必须撤销。双方争执不下,该总部的领导坐不住了:“胡搞!这是谁的意见。”

这是位有名的将军,平时很得大家的尊重,所以他说的话非常有分量。当他把话说到这么重的份上,就必须得有人来抗这个责任了。但再重也得扛,一旦这次松口了,前面做的所有工作都将毁于一旦。

这时,何正文硬起肩膀说:“大主意是邓主席的,您也是表了态的。小主意是我们出的,我认为撤得必要多些!”何正文用浓厚的川音将理由一条一条地道出来,最后气氛便缓和了许多。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何正文

那位将军有些伤感,他已经从军一辈子了,突然让他脱下这身军装,他自然是舍不得的,他难过地说道:“我知道这是中央的决定,我不是不想遵守,但是这也太突然了。我们都打了一辈子仗了,对军队已经有感情了,国家也要体谅一下我们啊。”

何正文又怎么不理解他的感受呢,但这些都是为了国家的军队能发展得更好。他强忍下鼻头的酸意,安慰道:“这个事情我们回去后会再商议的,您这个部队就撤了吧。”

总参军务部发下了撤调这个部队的命令,引起了该军区主要领导的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决定不合理,就向总参打报告。收到报告后,何正文仔细地看完了,但和以前的报告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就暂时没有考虑。

紧接着,第二份、第三份报告传到了他的办公桌上,最后一份是以该军区的名义打上来的。见他们如此执着,何正文就拨通了该领导的电话向他解释:“这次裁军不是为了针对谁,你都在军区呆了几十年了,应该明白邓主席的用意。”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何正文将军

他在电话上陈以利弊,说了将近半个小时。但这位领导坚持自己的意见,何正文的话他一点也没听进去。没办法,何正文只能去询问邓小平的意见。

邓小平绰号“钢铁公司”,对于任何可能遇到的阻力都早有准备。他语气强硬地说:“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裁军命令必须执行!”

有了邓小平的话,何正文也不再犹豫,不论对方说着多么尖刻的语言、多么冷漠的态度,他都极其耐心地去做工作,但撤销军队的意见却是坚决不会再改变的。

何正文特意给每个军区的领导人打电话,不容质疑地说:“邓主席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希望你遵守党组织的决定。如果你的军队被撤销了,就不要再给我打报告了,按命令做就可以了。”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尽管有些领导人仍不乐意,但撤销军队的命令还是陆陆续续下发到各个军区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战士们离开自己的部队。

离开的人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他们所在的部队需要改变。时任1军某师副团长的翟耀娃就是其中一员。

14岁入伍的他一直是部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当时,团里有什么重大的军事演习、比武活动,他都是领兵在先,冲锋在前。星期六那天他才刚刚得到了干部手枪比武第一名,准备星期天写个总结参加表彰,没想到星期一组织上就突然通知他转业。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战士们不舍队友离开

当翟耀娃离开军区的时候,他只带着被子和军装,其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带走的了。战友们都来为他送行,这些人经历过战争,深厚的感情非常人所能比拟,他们早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同志们拥抱在一起,都哭红了眼睛。但时间一到,翟耀娃还是毅然踏出军区大门,含泪挥手告别了战友们。

彼时,有60万像翟耀娃一样的干部要被裁去,他们都要在3年之内退出现役,在地方得到适当的安置。这些愿意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人,在面对今后陌生的生活环境,没有战场上的生离死别,只是留下了默默前行的背影。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战士们送别战友

经过两年的做减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编任务基本完成,裁去百万大军后,中国的军队总额为300万。

凡保留下来的陆军,军级建制全部改编为“合成集团军”,装甲兵的全部、炮兵的大部及部分野战工兵部队,划归集团军建制,同时充实扩编通信、防化、运输部队,有的还增建了电子对抗部队。

1985年百万大裁军,众多领导坚决反对,邓小平:头头不通换头头邓小平:得罪人的事情就让我来吧!头头不通换头头,不该留的一个不留遵守命令离开军区,含泪告别昔日战友

中国现代军队“维和部队”

与原陆军的军队相比,集团军的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都有所加强,提高了现代条件下的合成训练和作战能力。合成集团军的组建,“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亚于在战争年代开辟一个根据地”。沿着这个方向,我们的军队已从历史走向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