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空政和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政和人凭着吃苦耐劳精神,外出打拼,经商办企业,他们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云南、广东、福州等地约8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回归经济是廖俊波主政政和期间提出的城市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回归经济“四大经济”之一。2012年,随着宁武、松建两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政和到宁德三都澳港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成为闽北地区距港口最近的县城,政和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政和县持续营造良好环境,“筑巢引凤”,吹响回归经济集结号,推动更多在外乡贤、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发展。据政和县回归办统计,2015年以来,全县通过商会牵线搭桥促成回归经济项目23个,投资总额18亿元。
商会为媒引导企业家回报家乡
5月19日,在政和县同心经济开发区福建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切玻璃、割圆、剪边、钻孔、放片、钢化、套环、打眼、包边、包装,呈现一片繁忙景象,8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生产一批锅盖,将销往哥伦比亚。
福建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查看钢化玻璃锅盖是否有刮痕,这批产品将出口哥伦比亚。徐钊 摄
福建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是2019年引进的回归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萧庆东是政和人,长期在河北、浙江、广东等地创办钢化玻璃锅盖企业,和苏泊尔、九阳、爱仕达、美的等品牌合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19年,在一次政和广东招商会上,他了解到家乡的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招商政策,决定回家创办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萧师傅厨业有限公司,当年11月设备进厂,并开始试生产。今年2月份开始复工复厂,4月份产值达到200多万元,产品畅销到哥伦比亚、俄罗斯,以及国内浙江等地区。
“经济开发区从建设以来,我们始终秉承着廖俊波书记所倡导的‘企业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并审联批制度,为企业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始终把服务至上的理念贯穿在日常工作中,让企业进的来、待得住、办得好。”政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魏重胜说。樵夫食品有限公司、那杯茶业有限公司、马泰克(福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都是通过商会引进的回归企业。
自2010年上海政和商会成立,政和县已相继在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昆明、福州、厦门、武夷山等八个城市设立了政和商会,吸纳会员(企业)2000余家,涉及建筑、贸易、房地产、出租房、便利店、超市、茶业、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数十个行业。这些在外政和乡亲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和回乡创业回报家乡的意愿,政和县通过与各地商会互动,积极搭建平台,策划项目,鼓励和吸引在外乡亲回归创业。通过商会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家返乡已成为政和县回归经济的一个亮点,异地商会会员除回乡投资外,还长期支持家乡建设,各地的政和商会及企业家们为家乡教育、扶贫、交通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发展累计捐资达数亿元。
返乡青年点燃电商创业梦
5月20日,政和县东平镇新口村黄垱自然村的卡诗顿表业有限公司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有的在装配、有的在包装、有的在检验、有的在打包当天的包裹……总经理张斌正在察看当天的手表销售情况。
政和县卡诗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客服工作人员在跟客户推荐手表。刘永锋 摄
张斌是政和县东平镇新口村黄垱自然村人,原本在上海做电子商务,2015年,他在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引导和鼓励下,将电商团队从上海搬回政和,入驻政和县电商产业孵化园,并创办了政和县卡诗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年,他把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带回农村,让黄垱自然村这座闭塞的小山村登上了互联网广阔的平台。在他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黄垱自然村开始了他们的电商之旅,全村230户人家,从事电商的年轻人达到70%以上,年销售额达1个亿,新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像张斌一样返乡从事电商行业,带动村民致富的还有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农村淘宝店村小二邱烈君。
邱烈君是江上村人,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家乡在发展农村淘宝,在外创业的邱烈君毅然返乡报名,成为第一批进驻农村淘宝的村小二。
成为村小二后,邱烈君一边帮忙村民代购物美价廉的产品, 一边将村民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邱烈君的村淘在网上销售的土特产品有上百种,累计帮助村民代销农产品200多万元,每年能够帮助全村18户贫困户增收5000多元。不仅如此,她还组织了一批乡村妇女加入创业队伍,在端午节和中秋节传统节日时期销售纯手工制作的粽子和月饼,每年都会卖出将近6万个粽子和7万多份月饼,为创业妇女额外增收近万元。
“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网店一天销售粽子上千个。”邱烈君说,“30多名女工在帮忙包粽子,不仅是粽子,茶叶、笋干、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也很好卖。”
近年来,政和县着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以来,政和县获评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商示范县百佳县等荣誉。早在2015年5月,政和县电商产业孵化园就投入运营,同年9月,政和县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约合作,建立闽北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县,全县已建并运营7个乡镇农村电商服务站,55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农村淘宝、益农信息社等),电商服务覆盖全县7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62%。电商产业的发展,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更多是的就业机会,2019年,全县现有开展线上销售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电商类、个体经营户等超1100家,网络零售店铺1902家,直接从业人员近5000人,其中返乡创业青年占30%,网络零售额9.55亿元,同比增长36.84%。
桑梓情怀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5月21日,在政和县东燕果业有限公司星溪乡东峰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3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给葡萄疏果、修枝,看着枝蔓上挂满翠绿的葡萄,毛富枝露出喜悦的笑容。
工人在四季果园固定火龙果。刘永锋 摄
毛富枝是这片葡萄园的负责人,2018年,在上海经商的毛富枝从朋友那里了解到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商机,回到家乡政和,流转了星溪乡东峰村80亩地,创办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智慧农业的同时,吸纳村里的魏成枝、许雪玉、邓秀莲等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就业脱贫。
“我1994年下海经商,在外闯荡了24年了,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验,想回家创业。”毛富枝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回乡种植葡萄,也是想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和脱贫致富。”
近年来,政和县像毛富枝一样,返乡发展特色农业的青年有很多。
2016年,在上海经营水果生意多年的陈树胜,响应铁山镇政府打造“一村一品”水果产业的要求,毅然返乡创业。他与一起返乡的吴胜恩投资800多万元,流转了江上村300多亩土地,创办了福建省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从浙江金华农科院请来专家指导,种上樱桃、蓝莓、桃树、火龙果、红皮红心柚等,打造一个集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四季果园”,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政和县,许多在外创业的乡贤像陈树胜一样,纷纷回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发展高山蔬菜、吊瓜子、茭白、猕猴桃、香葱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770户,户均增收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