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作者:星星飞翔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没错,是的,就是那个鲍勃·迪伦

◎安仔

展览: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展期:7.25-10.18

地点:今日美术馆二号馆

79岁的鲍勃·迪伦,在北京办画展了。这位诗人、歌手,办画展了。

看看他出道近60年来做了些什么:600多首创作歌曲、38张录音室专辑、卖出了1.25亿张唱片,11次格莱美奖、一次奥斯卡奖、一次金球奖、一次普利策奖、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有什么美术界的奥斯卡或者诺贝尔,他一定也跃跃欲试。

可以说,鲍勃·迪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

展览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举办,进入展厅前,有一整面专辑封面墙,即使没怎么听过鲍勃·迪伦音乐的人,对那个卷发、戴着标志性雷朋眼镜和礼帽的形象,也一定不会陌生。

整个展览以绘画为主,共140件作品,包含油画、素描、水彩、手稿、丙烯等架上创作,以及铁艺装置,还有记录其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像资料和手稿等。

我在展览前言里看见了“伟大”这个词,用这个词形容鲍勃·迪伦的成就不为过,因为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把涉足的每个艺术门类都做到极致。

但鲍勃·迪伦本身却是个复杂体,他出生于美加交接的明尼苏达州一个犹太人家庭,而面对媒体采访时,却一直否认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并称自己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一生都在面对别人对他抄袭的指责,包括他的曲调、歌词,甚至诺奖获奖发言稿。早在1964年,他就在歌词中回复了这个问题:“是的,我会偷取别人的想法……无论是一个词、旋律、一个故事、一句诗、风中的调子——一切能打开我灵感的东西。”

所以,他是鲍勃·迪伦,他对自己的才华非常了解且自信,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他第一步踏进那个名叫“caféwha?”的咖啡馆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caféwha?

进入展厅,首先来到一个暗房,好像序言一样的8分钟视频,带着观众简短领略这位不平凡的艺术家的一生。走出帘幕,展厅明亮起来,大大的白色灯箱上写着“caféwha?”,舞台上,正播放鲍勃·迪伦那首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扬》。这里是鲍勃·迪伦音乐的发源地——纽约格林尼治村的一家咖啡馆。

1961年,和所有“纽漂”一样,初来乍到努力想打入纽约民谣圈的鲍勃·迪伦,过得有点难。他把自己的第一站选在“caféwha?”,这里是造就美国民谣音乐繁荣文化的众多咖啡馆之一。他在第一张专辑中的《talkin’ new york》中讲述了自己的境遇:圈子里的人都说他“唱得像个乡巴佬”。不过这并没有打击到鲍勃·迪伦,他永远都弹着吉他,脖子上挂着口琴架,在各个咖啡馆里唱歌,任何时间都能看见他。

在一次为歌手担任口琴伴奏时,他被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发现。恰好此时,他的粉丝、《纽约时报》的评论人为他写了一篇极富溢美之词的乐评,于是哥伦比亚很快就签下了他,并花了三个下午为他录制了第一张专辑。

当时,除了艺术评论杂志《村声》称赞这张专辑是“爆炸式的乡村布鲁斯首秀”外,其他媒体都很诧异迪伦的破嗓子、不怎么特别的吉他和带有黑暗冷峻气息的布鲁斯歌曲,是怎么跻身当时形象阳光健康的美国民谣音乐界的。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迪伦迈出他的第一步。“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取悦所有人,总会有人对你不爽。他们如果想黑你,怎么都能黑。……他们要不就是喜欢我,要不就是侮辱我,我经常被贬低。但当他们出于一些奇怪的原因侮辱我的时候,其实我是理解的。”

纽约民谣圈,甚至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未来那个鲍勃·迪伦,走得比任何人都远。

提词卡

阅读过鲍勃·迪伦年表,走过挂着他手抄歌词和为歌曲配的手绘素描的展墙,一楼展厅的一个角落又是一个小放映厅,这里播放着一首音乐录影:《地下乡愁蓝调》。黑白的画面中,背景是一条小巷,年轻的鲍勃·迪伦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提词卡,边唱边扔,背景里有两个人在闲谈,他们是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和音乐家鲍勃·纽沃斯。

一开始,歌曲唱到哪里,提词卡就翻到哪一张,慢慢地,迪伦翻卡的速度跟不上歌曲速度,卡上也开始出现双关语和拼写错误(success拼成suckcess,manhole拼成man whole)。

《地下乡愁蓝调》是迪伦第五张专辑《全部带回家》的开场歌曲,可以说,即使迪伦从此停止创作,他也可以凭这张专辑跻身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之列,即使这是他音乐生涯的唯一一张唱片,也足以让他名留青史。

《地下乡愁蓝调》是一首两分半钟的歌曲,是对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文化和政治动荡的总结。歌曲唱到了民权斗争(“最好避开那些人,他们总是拖着灭火带转来转去”),提到了越南战争(“失败了就参军吧”),再到战后人们的不满情绪(“上了20年学,他们就让你上个白班”)。这首歌后来被许多艺术家引用、提及过,这条音乐录影也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摇滚乐视频,直到五六十年后的今天,翻动提词卡这个动作还会出现在当代音乐人的mv里。

铁路和铁艺

顺着洁白的楼梯走上二楼,色彩一下鲜艳起来,沿着霓虹灯的指引,我们离开了一层的黑白氛围,来到了彩色的世界。

最先出现的是迪伦的早期绘画作品。那时的画面非常稚拙,像出自孩子的画笔。显然,那时候的迪伦没什么技法,只遵从自己的内心作画。

鲍勃·迪伦开始作画始于1966年,那一年他刚刚结束了一圈世界巡演,搬进了纽约北部的新家,准备休息一下。但同时,他早已染上了毒瘾,与经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出版社不断催促他完成一本已经写不下去的散文诗集,美国广播公司也不断催促他交付世界巡演的纪录片。正当他急于摆脱这一切时,机会来了。

7月29日,迪伦驾驶摩托车卷入一场事故中,尽管这场事故的严重性事后一直存在争议——迪伦到底有没有摔断脖子、毁容、昏迷甚至瘫痪——但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重获新生。也是这段时间,迪伦开始绘画创作。

在他的画作里,铁道是他的母题,公路是他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

“我从小就见到、听到火车经过,它们总能给我安全感……”在每一幅迪伦的铁路主题绘画里,铁轨都笔直地通向地平线,天际尽头是火红的晚霞、晴朗的蓝天,或只是苍白黯淡的混沌。鲍勃·迪伦年幼时每日目睹一列列火车将家乡的铁矿石运走,长大后,他从希宾小镇闯荡到大城市纽约,成名后巡演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铁路上的风景是他永远不忘的。

经过一面墙的铁路主题绘画,马上进入一个坚硬冰冷的区域,这里展示的是鲍勃·迪伦的铁艺作品。他把齿轮、扳手、铁链、马蹄铁等焊接在一起,甚至装上了把手,让整个装置可以转动。他用大大小小的齿轮和铁条焊接了咖啡桌和吧台椅,这仿佛是将他的脑海中的童年印象与纽约热闹的民谣咖啡馆杂糅在一起。

迪伦成长于明尼苏达州,那里以铁矿区著称,粗笨的机械和锈色的铁矿石烙印进年幼的鲍勃·迪伦的脑海,在他成年后,将它们转化为艺术。对,这就是迪伦,他可以把一首歌曲转化成一幅炭笔绘画,将音乐物化,也可以将钢铁柔化,形成艺术品。人们永远也猜不到,迪伦下一次的创作是什么样子。

画中无人

“毕加索砸碎了艺术世界的枷锁,为其开拓了更广的疆域。他是艺术的革命者,我也成为这样的人。”

这不是鲍勃·迪伦第一次口出狂言,他并不羞于将自己和毕加索相提并论。他最新的公路系列绘画,确实较之以前稚拙的画风有了明显的不同。在这个系列里,迪伦用丙烯在布面上作画。一件由24块画布组成的高大装置震撼人心,他画的金门大桥,水面的波光有印象派的光影;烈日下空无一人的加油站,浓烈的红色刺人眼目。他的用色艳丽无比,饱满的红色和蓝色,仿佛让人身临61号公路沿线晴朗干燥的夏日。

自上世纪60年代,迪伦作为歌手和词曲作家成名以来,巡演就一直是他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他一年表演次数高达一百场次,至今没有停歇。他熟悉美国的公路、城中街道和偏僻小径,因为他一生都行走在这些道路上。

展览将这一部分命名为“平凡之路”,这些平凡之路将美国公路边的风景呈现在观者面前,画面上有破旧的汽车旅馆、通宵营业的街边小店、晶莹剔透的空酒瓶、沙地上孤独的仙人掌……而唯独没有人的影子。几乎一生都走在巡演路上的鲍勃·迪伦,一辈子跟无数人打交道,而在他晚年的画作里却没有人,这不得不令人思考个中原因。

回忆起展览最初的8分钟视频中,有一个片段,记者问迪伦:“你觉得文字比音乐更重要吗?”迪伦一时语塞,紧张地舔了舔嘴唇说道:“呃……文字和音乐一样重要。没有文字就不存在音乐。”那时的迪伦初出茅庐,心怀梦想。而看完整个展览,会让人清晰感受到这位79岁老者的强大、锐利和无限的创造力。

走出展厅,心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答——作为一位业余选手、一位曾经画功不怎么样的歌手,鲍勃·迪伦是怎么提升画技的?他用什么时间来学画、画画?但我想,这个答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就像他的诗和音乐,答案在风中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