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
我想一直在你身边,直到你不需要我的时候。
就像今天这部影片里要讲的故事——
《布里斯比熊》

一部独立电影,看的人不多,故事也有点奇怪。但院长看了,却莫名觉得治愈。
故事的主角james,25岁。
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看一个名叫《布里斯比熊》的儿童节目。
他对节目的喜爱达到了近乎信仰的程度。
至于节目到底有多吸引人呢?
画风大致是这样的:
布里斯比熊和彩虹姐妹一起对抗夺日者。(很有巴拉拉小魔仙的既视感~)
每一期结尾还会顺便教你一些生活知识。
这个夺日者很像我熟悉的表情包诶
除了固定看节目,james的生活还有一些很怪异的地方——
每天都被关在家里。
晚上偶尔偷偷爬上屋顶要带上防毒面具。
第二天依旧如此。
第三天也是一样。
……
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他的父母被警方抓走,并被告知:
他从小就被绑架,所谓的父母其实是绑匪。
这样一来,刚才那千篇一律的生活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于是,james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
但是,他并不能很快接受当下的生活。
面对眼前的新世界,james心中充满了被支配的茫然和恐惧。
此时,他能想到的,只有布里斯比熊。
然而,当他和所有人提起布里斯比熊时,并没有人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因为,那只是绑匪夫妇专门为他制作的节目。
他是该节目唯一的观众。
布里斯比熊消失了——
连带着james25年来的记忆。
自己存在的痕迹,被人们当成“囚禁生涯”那样抹去。
james想让人们承认《布里斯比熊》不只是一部虚假的电视剧,就像自己之前的人生一样——即使很贫乏,但它并不是虚假的,它曾鲜活地存在过。
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拍电影。
他和妹妹的朋友们袒露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大家并不了解布里斯比熊。
但年轻人们竟然意外觉得,这个主意真是太屌了!
一群人一起外出拍摄。
这些都是他的新朋友们。
在拍摄的过程中,james开始慢慢接受身边的世界。
他也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但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james,有时脑回路依然异于常人。
为了电影的真实感,他做了件事——
制造一颗真·炸弹。
这一炸,把所有人都炸去了警察局。
原生家庭的父母希望james能放弃这部电影。
对于他们来说——
那是一段不想再回想的痛苦。
因此,他们也希望james不要再找回。
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千千万,为什么一定要在一只不存在的熊上浪费精力呢?
然而,james这次很固执。
对于他来说,那不是一只普通的熊。
那是属于他的人生。
正是这一句话,让很多观众泪如雨下。
也许,在那一瞬间,很多人都想起了某个时刻的你自己……
当身边的人都对你说,别做梦了,不可能的。
你还咬牙坚持着,你想着再等一等。
即使没有任何人能理解这种坚持。
当然,故事的结尾很老套——
一个显而易见的happing ending。
一家人一起帮助james完成了电影的首映,布里斯比熊也由此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但是,相比结局,james从迷茫走向坚定,从痛苦走向享受梦想的过程更为重要。
在他身上,你会发现:
想做什么就去做,原来是最值得珍惜的快乐。
james完成的,不仅仅是童年拍成电影的梦想,更是他对自己25年人生的一个道别,是感知社会、融入社会的一条途径,是自我治愈的一粒灵药。
那段关于光影的奇妙历险,把他和所有人都带回了最纯粹的世界——
一个黑白分明、永远邪不胜正的世界。
这部电影的奇妙在于——
明明是很残酷的一件事,但偏偏,主创们用最温暖的手笔去描绘出来。
无论是有些怪怪的宅男james,还是出现在他周遭的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让事情的发展向着温情而幽默的方向走去,看得观众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就如绑架了james的夫妇:
他们的绑架行为罪无可赦,但从james的角度而言,他却获得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童年。
这对夫妇无比尊重他的意愿,甚至不惜编造了足足25年的谎言,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布里斯比熊,陪伴james成长。
在影片中,你几乎看不到被绑架者对绑架者的恨。
james甚至找到养父让他为自己的电影做原声配音。
当对方开口的瞬间,一切都被原谅了……
在james刚被“解救”回正常生活时,他的一切举动都被视作「怪人」。
亲生父母一直试图去改变他、阻止他。
但最终,男孩通过拍电影的方式,坦然地挥别过去,并且更加理解和包容不完美的世界,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明天。
他成了自己的英雄。
而父母呢,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走进了james的内心世界。
他们明白了,不是和所有人一样,就叫作「正常」。
如果你真心去爱一个“怪人”,就能够看到他的美……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心里也住着一只布里斯比熊,等着有人发现、理解;也等着自己学会长大,笑着挥手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