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
我想一直在你身邊,直到你不需要我的時候。
就像今天這部影片裡要講的故事——
《布裡斯比熊》

一部獨立電影,看的人不多,故事也有點奇怪。但院長看了,卻莫名覺得治愈。
故事的主角james,25歲。
每天最愛做的事,就是看一個名叫《布裡斯比熊》的兒童節目。
他對節目的喜愛達到了近乎信仰的程度。
至于節目到底有多吸引人呢?
畫風大緻是這樣的:
布裡斯比熊和彩虹姐妹一起對抗奪日者。(很有巴拉拉小魔仙的既視感~)
每一期結尾還會順便教你一些生活知識。
這個奪日者很像我熟悉的表情包诶
除了固定看節目,james的生活還有一些很怪異的地方——
每天都被關在家裡。
晚上偶爾偷偷爬上屋頂要帶上防毒面具。
第二天依舊如此。
第三天也是一樣。
……
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
他的父母被警方抓走,并被告知:
他從小就被綁架,所謂的父母其實是綁匪。
這樣一來,剛才那千篇一律的生活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于是,james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
但是,他并不能很快接受當下的生活。
面對眼前的新世界,james心中充滿了被支配的茫然和恐懼。
此時,他能想到的,隻有布裡斯比熊。
然而,當他和所有人提起布裡斯比熊時,并沒有人明白他說的是什麼。
因為,那隻是綁匪夫婦專門為他制作的節目。
他是該節目唯一的觀衆。
布裡斯比熊消失了——
連帶着james25年來的記憶。
自己存在的痕迹,被人們當成“囚禁生涯”那樣抹去。
james想讓人們承認《布裡斯比熊》不隻是一部虛假的電視劇,就像自己之前的人生一樣——即使很貧乏,但它并不是虛假的,它曾鮮活地存在過。
于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拍電影。
他和妹妹的朋友們袒露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大家并不了解布裡斯比熊。
但年輕人們竟然意外覺得,這個主意真是太屌了!
一群人一起外出拍攝。
這些都是他的新朋友們。
在拍攝的過程中,james開始慢慢接受身邊的世界。
他也漸漸發生了一些改變。
但長期生活在不同環境下的james,有時腦回路依然異于常人。
為了電影的真實感,他做了件事——
制造一顆真·炸彈。
這一炸,把所有人都炸去了警察局。
原生家庭的父母希望james能放棄這部電影。
對于他們來說——
那是一段不想再回想的痛苦。
是以,他們也希望james不要再找回。
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千千萬,為什麼一定要在一隻不存在的熊上浪費精力呢?
然而,james這次很固執。
對于他來說,那不是一隻普通的熊。
那是屬于他的人生。
正是這一句話,讓很多觀衆淚如雨下。
也許,在那一瞬間,很多人都想起了某個時刻的你自己……
當身邊的人都對你說,别做夢了,不可能的。
你還咬牙堅持着,你想着再等一等。
即使沒有任何人能了解這種堅持。
當然,故事的結尾很老套——
一個顯而易見的happing ending。
一家人一起幫助james完成了電影的首映,布裡斯比熊也由此走進了更多人的心裡。
但是,相比結局,james從迷茫走向堅定,從痛苦走向享受夢想的過程更為重要。
在他身上,你會發現:
想做什麼就去做,原來是最值得珍惜的快樂。
james完成的,不僅僅是童年拍成電影的夢想,更是他對自己25年人生的一個道别,是感覺社會、融入社會的一條途徑,是自我治愈的一粒靈藥。
那段關于光影的奇妙曆險,把他和所有人都帶回了最純粹的世界——
一個黑白分明、永遠邪不勝正的世界。
這部電影的奇妙在于——
明明是很殘酷的一件事,但偏偏,主創們用最溫暖的手筆去描繪出來。
無論是有些怪怪的宅男james,還是出現在他周遭的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讓事情的發展向着溫情而幽默的方向走去,看得觀衆也逐漸放松了下來。
就如綁架了james的夫婦:
他們的綁架行為罪無可赦,但從james的角度而言,他卻獲得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童年。
這對夫婦無比尊重他的意願,甚至不惜編造了足足25年的謊言,創造出一個不存在的布裡斯比熊,陪伴james成長。
在影片中,你幾乎看不到被綁架者對綁架者的恨。
james甚至找到養父讓他為自己的電影做原聲配音。
當對方開口的瞬間,一切都被原諒了……
在james剛被“解救”回正常生活時,他的一切舉動都被視作「怪人」。
親生父母一直試圖去改變他、阻止他。
但最終,男孩通過拍電影的方式,坦然地揮别過去,并且更加了解和包容不完美的世界,勇敢地面對未知的明天。
他成了自己的英雄。
而父母呢,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走進了james的内心世界。
他們明白了,不是和所有人一樣,就叫作「正常」。
如果你真心去愛一個“怪人”,就能夠看到他的美……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心裡也住着一隻布裡斯比熊,等着有人發現、了解;也等着自己學會長大,笑着揮手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