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战神”的前世今生:简说潘兴将军 【下】

作者: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一切都像剧本上安排的那样,在全国上下的呼声中,1917年,潘兴接到了期盼已久新任务,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大最艰巨的任务——率领美国远征军去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盟友英法一起联手对付德军,并“顺便”将整个地球的治权从旧世界手中接过!事实证明,潘兴的表现不负众望。在来到欧洲后,一切都很夸张,充满了潘兴式冷酷、无情却又魅力四射的“硬派格调”。在还没有踏上欧洲的土地之前,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潘兴那种带有“美国味的普鲁士”军人风采就已经迷倒了整个欧洲,而1917年,潘兴将军抵达巴黎后的第一件事情,又非常的“文艺范儿”:祭拜拉法耶特侯爵的陵墓。他在拉法耶特侯爵的陵墓前,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拉法耶特,我们来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意味深长……这里既有美国独立战争的故事,也有法国大革命的故事,还有美国“韬光养晦一百多年”的故事。1776年,拉法耶特来到美国帮助美国的独立战争,141年后,美军作为“救世主”来到法国,与法军并肩作战,拯救孕育了美国文明的“旧世界”。当然,仅仅说几句“文艺范儿”十足的话,还不足以让潘兴成为一位美国之“神”,“神”终究是要靠展现“神迹”才能被人们承认的。所幸,潘兴既有这样的机会,也有这样的能力。美国这时已经是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但是美国这时还不是军事强国,一战之前美国的常备军数量仅仅2.7万人。而潘兴此时带到欧洲的,除了几位得力军官,如麦克阿瑟、乔治·巴顿、马歇尔外,实际上是一群既无武器又无作战经验的“乌合之众”。所以来到欧洲后,潘兴并没有马上投入战斗,他要对美军进行严格的训练,因为美国大兵们还从来没有参加过如此超强规模的大战,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兵可比“墨西哥大盗”难对付一万倍!于是,潘兴将手下的得力干将统统派出学习如何去打这场“时髦”战争——如何操纵现代化火炮、如何操作军用飞机、如何摆弄坦克。

“美国战神”的前世今生:简说潘兴将军 【下】

同时,潘兴的训兵手法极其严厉,要求他的士兵们人人完美、个个无敌,而且要像他本人一样,极为注重军容军貌,所以美国大兵们背后都称呼他们的将军为“凶狠的黑杰克”。战前准备做得差不多了,潘兴指挥美军冲上了前线,此时来到欧洲的美军已经超过了200万,并且用最现代化的欧洲武器进行了重新武装,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支武装力量,而统帅这支力量的正是潘兴。1918年9月圣米耶尔一战,潘兴指挥55万美军和11万法军在坦克的支援下对德军的圣米耶尔突出部率先发动猛攻,此战潘兴灭掉德军5000多,俘虏16000人,缴获火炮450门。此后潘兴连战连捷,最终与英法一起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德国被迫签署了停战协定!不过潘兴并不赞成所谓的“停战”,他很希望能继续狠揍德国,直到把德国打到无条件投降为止,这无疑为潘兴的硬汉形象又增添了色彩……

“黑杰克”潘兴带领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美军打赢了一战,这就意味着美国人通过潘兴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发源地,这也是此时为止美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派军,所以潘兴在普通美国人心目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另外潘兴最大的优势就是资历,后续的麦克阿瑟、马歇尔、巴顿、艾斯豪威尔及布雷德利都是潘兴发现并选用的,美军也是讲资历的,他手下的这波人前后有麦克阿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干了美军的陆军总参谋长,布雷德利曾经干过美军参联席会议主席,官不大但名声不小的乔治·巴顿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同时麦克阿瑟还当过西点军校校长,而艾森豪威尔更是最后入主白宫,这在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基本上非常少见。这些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感情上对老上司兼恩师是发自肺腑的,每每提及莫不毕恭毕敬,事实上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找到潘兴的影子,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了潘兴在民间、政界和军界的声望——至此,成为一位“美国之神”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了。

“美国战神”的前世今生:简说潘兴将军 【下】

“成神”

于是,当1919年9月,潘兴被美国国会授予“general of the armies”荣誉军衔时(这一军衔原本在1799年准备授予华盛顿,没有统一的译名,国内有时译为“陆军特级上将”),一位“美国之神”由此诞生。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将获得这个荣誉军衔视为潘兴的“封神大典”是有充足理由的。美国官方对潘兴所获军衔的解释是,“general of the armies”是美国军队中的最高军衔,要比其他的陆军军衔更高。以至于在后来创建“五星上将”的法令里专门规定了一条,该法令不影响“general of the armies”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潘兴是美国唯一在生前就获得这一称号的美国将军,而连开国元勋华盛顿本人都是在1976 年美国国会通过“有追溯力的国会法令”后,才被授予了一个具有更高资历的同等军衔——“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这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最后,让我们以一则轶事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作为一位活生生被架上神坛的“神”,最能说明潘兴在美国军、政界巨大声望的故事,要算作二战期间的1943年潘兴对马歇尔人事任命的“干预”。正如前文所述,马歇尔是潘兴的老部下,两人的相识相知要从一战开始。1917年6月,马歇尔随美国陆军第一师踏上法国的领土,担任参谋工作。一次,远征军总部下达通知,要第一师做一次军事演习,说总司令潘兴将军要亲自检查。通知下达时,师长赛伯特和师参谋长都不在,于是由马歇尔这个代理参谋长设计并指挥了这次演习。潘兴看完演习,要赛伯特师长进行讲评,赛伯特几乎是跟潘兴将军同时赶回师部的,结果胡乱地说了一通,参谋长的评论也词不达意,潘兴将军大感不快,狠狠地批评了赛伯特。马歇尔觉得潘兴的批评有失公允,因为演习是他设计和指挥的,他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说明事情的真相。但马歇尔只是一个上尉军官,在这种场合根本没有他说话的资格,但正义感使他顾不得这些了,他鼓起勇气向潘兴将军说明了一切。潘兴根本就不认识眼前这个跟他说话的上尉,他严厉地看着马歇尔,站在周围的全是一些将军和校官,大家目瞪口呆,不知潘兴将军会怎样打发这个不识时务的上尉。潘兴冷冰冰地说:“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有许多麻烦事儿。”马歇尔接过潘兴的话头说:“是的将军,不过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一些麻烦的事情,而且都在当天睡觉前解决它。”赛伯特深深地感谢马歇尔,但他也和全师官兵一样,担心马歇尔因为顶撞潘兴而被解除军职。但最后事情的结果却是戏剧性的,马歇尔反而因祸得福。

潘兴赞赏马歇尔的勇气、正直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于是他悄悄调来马歇尔的档案,然后利用到第一师巡视的机会找马歇尔谈了一次话,然后就将马歇尔晋升为少校,调到了自己的身边,马歇尔从此在军界开始平步青云。潘兴和法国的福煦元帅都对马歇尔的出色工作能力惊讶不已,他的后勤组织管理和参谋工作,成为美军典范,为人们研究和引用。战争结束后,在美国陆军大规模裁减的背景下,马歇尔难以晋升,正是潘兴的积极举荐,让马歇尔在30 年代末期,超越了一堆声望和资历都超过他的准将和少将当上陆军参谋长,并被授予永久少将军衔和临时四星上将军衔。正是由于潘兴对马歇尔有知遇之恩,所以马歇尔毕生都对潘兴毕恭毕敬,同时抱有老长官和父辈的双重感情。二战中,马歇尔之所在1943年两次拒绝“元帅”军衔,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愿在自己的军衔超过恩师潘兴,此时这位得高望重的“美国神衹”正在美国陆军里德医院的病榻上呻吟。有一次,马歇尔去陆军医院看望老上司,潘兴对马歇尔说,总有一天,马歇尔也会像他一样,当上“美国陆军特级上将”的。马歇尔却对潘兴将军说,美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潘兴,没有人能够在军衔上超过他。这次发自肺腑的谈话,几乎让病榻上的潘兴将军老泪纵横。

“美国战神”的前世今生:简说潘兴将军 【下】

不久,在马歇尔是否担任“霸王”战役最高统帅的问题上,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风波。丘吉尔和斯大林都觉得马歇尔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美国国内却有不同的意见。罗斯福总统觉得应该给马歇尔一个机会,让他去指挥英美联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他已经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不给他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对马歇尔太不公平了。当然,马歇尔是非常愿意去的,但又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一位指挥军官而非参谋军官的角色感到没把握。可陆军部除了史汀生部长极力推荐马歇尔去担任盟军最高统帅外,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其他3人都不想马歇尔离开,担心新来的陆军参谋长难以相处。有些议员和舆论指责罗斯福要将马歇尔调离华盛顿,是因为嫉妒马歇尔的才能和声望,但罗斯福的决心似乎很坚定。在这种情况下,深知马歇尔的才能在于参谋业务而非作战指挥上的潘兴出手了,病榻上的潘兴给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他说,他为要将马歇尔调往英国指挥作战,深感不安。因为美国正在打一场遥遥无期的全球战争,需要最有才能的人做参谋长,以便明智地实施战略指导。他赞成军方有识之士的看法,无论谁来担任参谋长一职,都不可能与马歇尔比拟,因此“我深信,把马歇尔从华盛顿调走,将是我们军事政策一个根本性的、非常严重的错误”。由于潘兴将军的巨大声望,罗斯福总统对来信非常重视,不但毕恭毕敬地亲笔给老将军回了一封语态诚恳的信,而且最终采纳了潘兴将军的建议,将马歇尔留在了华盛顿,改派艾森豪威尔前往欧洲。尽管已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位“美国战神”的影响力仍然可见一斑。

“美国战神”的前世今生:简说潘兴将军 【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