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总线(bus) 实现p2p通信的基础 alljoyn 的底层协议类似于d-bus,相当于是跨设备分布式的 d-bus 总线附件(bus attachment) 每一个连接到总线上的alljoyn应用程序被称为总线附件,可用c++或java编写 每个总线附件 ...
总线(bus)
实现p2p通信的基础
alljoyn 的底层协议类似于d-bus,相当于是跨设备分布式的 d-bus
总线附件(bus attachment)
每一个连接到总线上的alljoyn应用程序被称为总线附件,可用c++或java编写
每个总线附件有独一的名称(unique name),当每次连接到总线时自动分配
每个总线附件可以有一个易读的名称(well-known name),用于标识服务,例如“org.alljoyn.bus.addressbook”
总线接口(bus interfaces)
类似于java中的接口,定义了方法、信号处理函数和属性
所有总线方法(bus methods)可使用简单或复杂的数据类型(数组、结构等)作为参数和返回值
总线对象(bus objects)
用于实现总线接口,每个总线对象实现一个或多个总线接口
处理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calls)和发出信号(signals)、消息(messages)
总线对象通过总线附件注册到总线上
每个总线对象有一个类似于文件路径的路径名,例如/org/alljoyn/games/chess,用于远程方法调用
代理总线对象(proxy bus object)
一旦总线附件之间建立连接,应用程序创建一个代理总线对象,实现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calls)并准备好从总线上接收信号(signals)
远程方法调用是同步的,信号则是异步的且可以一对多(广播)或一对一
service 和 client
p2p 应用中提供服务的一方称为 service,使用服务的一方称为 client
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同时是 service 和 client(例如chat)
session
在宣告服务后,service 需创建一个或多个 session,client 发现服务后加入 session
每个 session 有一个 session port,类似于 socket 通信中的 port
session 的两种情形:
point-to-point session:两个 peer 之间交互
multipoint session:多个 peer 加入同一个 session,组成一个 group
alljoyn daemon——实现p2p通信的核心
daemon通过进程间通信(ipc)与应用程序通信,应用程序只与 daemon打交道
daemon提供一个抽象层处理所有的网络传输、消息路由、命名空间管理等
整个alljoyn系统相当于一个虚拟总线,连接多个alljoyn daemons和总线附件
daemon是用 c++编写的 native程序,运行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 daemons可实现互联
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必须先启动daemon
alljoyn daemon 在 android 上的三种实现形式
第一种:android app(alljoyn.apk)
只支持 wifi/tcp 传输
无需 root 权限
第二种:纯c++编写的可执行程序,在 adb shell 下运行(alljoyn-daemon)
若使用 wifi 传输无需 root 权限
若使用 bluetooth 传输需 root 权限,且蓝牙协议栈限定用 bluez
可在 init.rc 中自动加载
第三种:与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bundle),不需要单独启动daemon
适用于发布基于alljoyn开发的应用程序
设备发现和建立连接的过程
注册(register): 连接在总线上的对象为自身进行注册
宣告(advertise): 连接在总线上的对象通过ip组播(multicast)宣告自身的存在
发现(discover): 发现其他对象的存在
在使用蓝牙时借助蓝牙本身的 sdp 进行发现
设备连接过程示意图:

设备之间通信的方式
远程方法调用(同步)
signal(异步)
raw session(直接 socket 通信,应用程序可选择基于 tcp 或 udp )
alljoyn的优势
alljoyn是一个中性平台系统,旨在简化邻近异构分布式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这里的异构性不仅表示不同的设备,而且可以是具有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消费性电子产品),并且使用不同的通信技术。
alljoyn是在apache version 2.0 license授权下作为一个开源项目进行开发的。这代表所有的alljoyn代码库都是可供查阅的,并且鼓励开发者进行补充和改进。如果alljoyn缺少某个功能,你可以对此作出改进和贡献。如果你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alljoyn,或者有任何技术性问题,我们开源社区中的众多参都会愿意提供帮助和指导。alljoyn的代码库可以在http://www.alljoyn.org中获得。
alljoyn提供了一个抽象层,允许alljoyn及其应用程序运行在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alljoyn支持大部分的标准linux发行版本包括ubuntu等,并可以运行在android 2.2和更高版本的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上。alljoyn还在常见版本的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上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包括windows xp和windows7。
目前,开发人员可以使用c++或java语言来创建应用程序。其它语言的支持也将很快面世。
现在,网络设备支持许多的通信技术。alljoyn提供了一个抽象层,它为底层网络协议栈定义了统一的接口,使得软件工程师可以相对容易地添加和安装新的网络。
最近,wi-fi联盟发布了一个wi-fi direct规范,这将允许点对点的wi-fi连接。并且wi-fi direct的网络硬件模块也正在积极开发中,它将为alljoyn开发者增加wi-fi direct功能和可用网络选项的预关联发现机制。
通常情况下,移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到达不同的地点,并不断与各种网络进行连接和断开。这意味着它的ip(互联网协议)地址可能会改变,网络接口可能无法使用,服务可能是短暂性的。
alljoyn可以获知当前服务的断开和新服务的出现,并创建新的连接(如果需要)。alljoyn准备作为wi-fi hotspot 2.0技术的应用层,这种技术旨在提升手机和信号发射塔对wi-fi热点的漫游透明度。
有些情况下,网络拓扑结构对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蓝牙网络配置成微微网会比配置成分布式网络达到更好的性能。alljoyn在内部对这些配置进行管理,而不需要开发人员对每种网络技术的具体特性进行任何了解。
当设备需要交互时,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广播和发现服务。在静态网络的时代,人作为管理员对设备之间通信作出了精确的安排。最近,零配置网络的概念已经得到了普及,尤其是苹果的bonjour和微软的plug and play技术。我们也看到,现有技术的发现机制如蓝牙服务发现协议,和新兴机制如wi-fi direct p2p发现规范。而alljoyn提供了一种广播和发现服务的抽象,可以简化定位和应用服务的流程。
分布式应用程序中安全性的固有模型是应用程序到应用程序的。不幸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网络安全模型并不匹配这种固有的协定。例如,蓝牙协议就要求必须在设备之间进行配对。使用这种方法,一旦设备配对成功,两个设备上的所有应用程序都会得到授权。但是当考虑更多比蓝牙耳机更强大的设备时,这就不可取了。例如,两台笔记本电脑通过蓝牙进行连接,那么更精细的安全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alljoyn在设计上对这种复杂的安全模型提供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应用程序到应用程序的通信。
alljoyn采用了一种易于理解的对象模型和远程方法调用(rmi)机制。alljoyn重新实现了总线协议,基于d-bus规范和扩展d-bus协议,以支持分布式设备。
根据标准的对象模型和总线协议可以规范各种接口组件。java接口声明提供的一个与本地实现实例进行交互的规范,也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方式。alljoyn对象模型中提供了一个独立于语言的规范,来实现远程交互。
规范中考虑了多种接口的实现,从而可以支持应用程序通信的标准定义。这对于软件组件是可以实现的技术。软件组件已经成为了许多现代系统的核心部分,例如android系统,它定义了四个主要的组件类型作为与android应用框架进行交互的唯一渠道;或者在微软系统中,它使用了组件对象模型(com)系统的子节点。
我们期待出现丰富的接口定义,以实现概述一节中描述的情景。alljoyn项目希望与用户进行合作,共同定义和公布标准接口支持,并实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