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作者:超级眼碌碌

碌碌本期介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怪病--非洲睡眠症,这是一种叫做锥虫的寄生虫经采采蝇叮咬感染造成的疾病,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地区。今天碌碌为大家揭秘采采蝇与非洲睡眠症之间的关系!

采采蝇仅以吸食人类和食草动物的血液维生,当它吸了感染了锥虫病的血液,锥虫就会进入其体内大量繁殖,然后再次叮咬时,就将寄生虫随其唾液进入被叮咬的人或动物体内。一旦感染了锥虫病,期初会有发热、头痛、发痒与关节痛等症状,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陷入昏睡等现象,而且造成死亡的几率相当高。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非洲睡眠症

采采蝇: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我也是身不由己!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定序技术,对身上带有锥虫和没有锥虫的采采蝇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它唾线组织内的基因表现模式。结果发现了有锥虫存在的采采蝇唾线里部分基因和蛋白没办法正常表现,导致在吸食血液时效率变差、时间变长,实验数据显示锥虫的存在,对于采采蝇本身来说也是不利的。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采采蝇

采采蝇体内的基因秘密:

科学家同样利用基因定序技术,发现采采蝇身上至少有着两种特化基因,令它能够制造出大量多样的唾线蛋白质来对抗血小板聚集、凝血、血管收缩等不利吸血的情况。此外,科学家还发现采采蝇身上比蚊子有更多的水通道蛋白基因,推测采采蝇会一次性吸入与自己体重相同的血液,然后在短时间内快速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达到维持自身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效果。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采采蝇吸血

在另外一个实验中,科学家还发现了采采蝇身上缺乏分解碳水化合物有关的基因,由于它主要是透过转换脯氨酸和丙氨酸来获得能量,并以二酸甘油酯和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储藏热量,如果血液内含糖超过5%的话,有可能会导致采采蝇死亡。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采采蝇截面图

而且在采采蝇身上也发现了视觉能力相关的基因,其中最为特别的是rh5视蛋白穿膜受器基因,这个一般只表现在r8p感光细胞里,而这种感光细胞对蓝光特别的敏感,所以实验证明采采蝇明显会偏好蓝色。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非洲感染昏睡病的人最多可以达到50万,每年新增病例超过4万。家畜锥虫病则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87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发展畜牧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这种病会使家畜逐渐虚弱,生殖力下降,体重减轻,产肉和产奶率至少降低50%,撒哈拉以南地区每年有300 万头牛和其他家畜死于这种疾病。若在没受到适当治疗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丧命。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怎样预防非洲睡眠症?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这种“睡眠症”,而且驱蚊剂对采采蝇也没有效果。因此最佳的预防方法就是避免前往有大量采采蝇的地区或者避免穿着会吸引采采蝇的蓝色衣物。

肆虐非洲至今,人类仍束手无策的采采蝇 | 被叮咬后会昏睡不醒

避免穿蓝色衣服

碌碌说:虽然说现今还没有找到能够医治非洲睡眠症的方法,但是在不断的科学研究当中,已经可以测定了采采蝇的基因组序列,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科学突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一定可以控制这种在非洲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从而带来新的希望。

你还想要知道哪些有趣的基因秘密呢?在下方留言,让大家知道吧!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点赞收藏也请分享出去哦!关注我们的频道获取更多新奇资讯!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