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作者:山西市场导报

感君为人,君子谦谦

感君做事,尽职勤勉

北风萧萧,汾水寒,月如钩,夜深沉。来时翩翩少年郎,归去鬓边华发生,五十载春秋匆匆过,二十年丹心释法理。仰天望,空悲切,再磨砺,誓与浩气共长存。

——题记

2021年1月13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刘栋同志工作至凌晨两点,突发疾病离世,生命的年轮在转过50圈之后戛然而止……

办公桌上高高摞着的文书,电脑屏上未写完的案情说明,都在这一刻凝固,留下的是身边人对他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他从军转的“门外汉”成为办案的行家里手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说起与刘栋法官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太原中院行政庭庭长高保民不语先流泪,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是一个业务能力非常强的全面手,是行政审判的专家,一些大案要案交到他手上我们很放心。”

在太原市中院质效考核数据系统中,我们可以检索出2017年至2020年刘栋法官参与审理了1200件相关案件,作为主审法官审理了445件行政案件,年均参与审理400件案件。

“接近100%的结案率背后是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和不懈付出,这份数据充分体现着刘栋法官对法律工作的无比热爱和作为太原法院人的敬业和担当。”市中院负责法官质效管理的张宏用数字诠释了他对尽职守责的刘栋法官的诸多感慨。

其倾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刘栋从一个军转的“门外汉”变成一名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审判专家,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局外人无法感知的。

在行政审判中,房屋征收类案件是最典型的民告官案件,也是所有行政审判中让法官感到最为“棘手”的案件。翻开刘栋法官审理过的案件,房屋征收类案件跃居前列,这类案件的争议焦点大都围绕征地补偿款展开,往往使人民法院处于两难境地,法院既要做出公正判决,又要兼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相统一。为了在服务地方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促使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刘栋往往要花上很多精力详细研判分析案件的“调和点”,加班加点便成为他工作的常态,早来晚归的身影在凌晨和夜里穿梭,忙碌而细致间成就了一起起矛盾的圆满化解。

“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刘栋法官从来不会急着下判决,而是要做大量的研判和协调工作,经他办理的案件多由原告撤回起诉结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得到高度统一。”高保民庭长为失去一位中流砥柱般的“好法官”感到万分痛惜。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我一直称呼他为“刘老师”

与高保民庭长和刘栋法官的“战友”情不同,从2014年起担任刘栋法官书记员的王婷,更多的把他当做一位“良师”,一个“兄长”。

“我一直称呼他为刘老师。”失去良师和兄长的王婷几度哽咽,泣不成声。

“作为他的书记员,刘老师一直培养我法律方面的知识及对案件的判断。每次案件开完庭,他都要问我对案件的意见,总是安静地听我说完,从不会打断我不成熟的发言,如果我们对案件的判断有不同或我对案件的理解有偏差,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讲解,和我一起分析案情,直到我完全理解。”对每一起案件高度负责的态度,让王婷及其他年轻书记员受益匪浅。

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同样对书记员的要求也有些“不近人情”,即使一份简单的文书,也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工作中他更像是一位严厉的师长。“刘老师是一个对案件十分严谨、负责的人。他写完文书后,会自己较对一遍,接着让我也较对一遍。不仅这样,事后他还会回顾自己的文书,看看自己的文书有没有不足。有一回,他表情严肃,匆匆忙忙来到我办公室,‘王婷,看看这个文书,多了一个字。’我赶紧找出这份文书,想起我当时已经校对出来,给当事人送达的文书准确无误,刘栋老师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幸亏你看出来了,不然这样不严谨的文书,会影响到法院的公信力。’其实,这份文书已经送达一个月了,他还在回顾,查找不足,这份细心让我动容。”回忆起刘栋法官对自己的谆谆教导,王婷声音再度哽咽。

一份文书、一个错字、一个月,就是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让他的案件质效始终处于一流。2020年刘栋法官审理的43件一审案件中,只有5件提起上诉,服判率远远高于上诉率。

“刘老师的去世对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也是很大的损失。我失去了我的良师,刘老师对待案件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必将一直激励我继续前进。”

当事双方“红”着脸来,“笑”着脸去

“行政诉讼不能只停留在以案判案,要多学习相关法条,更要对国家制定法条的初衷多加理解。”回想起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与刘栋法官在同一合议庭的陈聪对这位年长自己的“前辈”更多了一份敬慕之情。

对刘栋法官“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办案理念高度认同的还有太原中院赔偿办主任贾伦。“我们在一起经常会因为对一起案件的不同观点加以辩论,甚至会‘吵’的面红耳赤。”多年的相知相处相惜,让贾伦与刘栋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同事关系,紧密联系彼此的还有那份永远的友谊。

在一起赔偿案件的审理中,合议庭就是否超审限与一审法院有了不同观点,“一审法院认为超审限,我们合议庭认为没有超审限。”遇到难点贾伦总要和刘栋“商讨”一番。“这要看最高院出台超审限相关法条的根本含义,2018年最高院出台超审限新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杜绝案件超审限、涉诉信访等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查看相关法条,查阅相关指导性案例,最终贾伦采纳了刘栋法官的意见。

“法官在审理案件中要始终突出情理交融,情法交融,要与民同心、与民真心,注重法律释明,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刘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办理的案件中,总能看到当事双方“红”着脸来,“笑”着脸去。

在审理上诉人李某明因土地行政管理一案,不服一审法院做出的行政判决提起上诉的二审案件时,同样的分析研判,同样的严谨细致,同样的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最终出发点,刘栋果断作出:撤销一审判决;判令撤销被上诉人太原市某镇人民政府作出的《关于李某明要求确认其承包地土地面积的处理决定》;被上诉人太原市某镇人民政府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终审判决。“意想不到”的判决结果,让当事人李某明感动不已,后来还为刘栋法官送上一面锦旗,表达他对法律敬畏之感、对法官钦佩之情。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他是一个好法官,也是一个好爸爸

“想不到刘法官对待当事人会如此耐心、亲切。”虽然与刘栋法官一起共事的日子很短,但他温暖、和善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随他办过几次案件的书记员班珂。

在一次庭审中,当事人因为不服行政处罚,情绪激动,庭审不得不中断了两次,即使这样刘栋也没有表达出一丝不满,而是耐心地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庭审最终顺利完成。“我当时很难理解这样严重扰乱庭审秩序的行为,足够让当事人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刘老师却如此耐心安抚。”“情绪激动下很难做出理性的行为,要让当事人有一个宣泄的空间,情绪稳定了才能恢复理性,才能更加有利于案件的裁定。”一番话让班珂对刘栋老师的处事风格敬佩至极,至今难以忘怀。

“唉,大家帮我看看什么样的小动物适合女孩子养着......”刘老师今天有“大事”要办。

“一向以工作为中心的刘老师怎么关心起小动物来啦!”年轻的书记员们打趣着此时洋溢着笑容的刘法官。原来是刘老师的“小棉袄”最近迷上了小动物,虽然是女儿无意间流露出的想法,但在这位爸爸心里却生了根,直到如今家里随处养着小鱼、小仓鼠、小狗狗,而这一切都成为他留给女儿的最后礼物……

在刘栋法官的遗像前,女儿不时地点祭,无声的哭泣已无法唤回爸爸的音容,天人相隔,痛失亲人的悲伤笼罩着这个小小的身影,久久不能散去……

刘栋法官因公殉职的消息传开后,山西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发来唁电,沉痛哀悼刘栋同志,并向刘栋同志的家属表示慰问。刘栋同志的生前好友、案件当事人、当事律师等知情者无不痛惜,纷纷留言表达对刘栋同志去世的沉痛哀思和惋惜之情!

哪怕是微光,

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最灿烂的烟火,

是给生命的献祭!

英魂长归去,

惊起又回头。

宿草在春风中芳菲,

那便是你重新绽放的花火!

张晓华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生命的雕像——追记太原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刘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