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駮 据《清宫兽谱》

駮是古时的一种怪兽,也可写为“驳”。《尔雅》里说:“駮,如马,锯牙,食虎豹。”这是外形酷似马的猛兽,能吃虎豹。据《山海经》所载:“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在传世的《山海经》图本中,駮多数是独角兽的样式,疑为犀牛之类动物的变体。《尔雅音图》中的駮则无角,两只前蹄摁住一只老虎正在吃,旁边还有一头虎惊惶逃命。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駮 明刻本《山海经图绘全像》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驳 清刊本《尔雅音图》

駮有时混杂在凡马之中,供人驱策,真实身份不为人所知。《管子》当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出猎,遇到老虎,虎却匍匐在地上不敢动,桓公所骑之马见了虎也毫不吃惊,照样悠闲踱步。齐桓公疑惑不解,便问管仲。管仲说:“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原来桓公骑的是駮,老虎惊疑不定,故而不敢上前。无独有偶,《说苑》中记载晋平公出去打猎,老虎趴在地上不动,晋平公不禁有些得意,回身对师旷说:“寡人听说霸主见世,猛兽便会趴在地上不敢起来,这便是传说中的猛兽吗?”言下之意,想自夸是霸主。师旷却进了直言,说:“虎所以不动者,为駮马也,固非主君之德义也。”晋平公听了,大大的不悦,后来晋平公戏弄师旷,暗中布置蒺藜,扎了师旷的脚。

除了国君所乘,战将也有乘坐駮的。《山海经》说駮可以抵御兵灾,据说骑着駮的战将就会旗开得胜。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駮,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国公卒,嘶鸣不食而死。”唐代名将秦琼的坐骑忽雷駮,《说唐》等通俗演义则讹传为呼雷豹,头顶有一撮毛,只要用手一揪这撮毛,呼雷豹就会大叫,敌方的坐骑听到叫声,便会倒在地上,四蹄朝天。忽雷駮,呼雷豹,也是駮的变体。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秦琼骑着呼雷豹 陕西凤翔年画

除了混杂在凡马之中的駮,还有山野之中偶尔出没的駮,只有博物学家才能知道它的来历。《宋史》当中记载刘敞出使契丹,当时顺州(相当于今辽宁阜新一带)山中有怪兽,形状像马,却能吃虎豹,契丹人不认识,便来请教刘敞。刘敞听完契丹人的讲述,当即判断,说这是駮,并且背诵《山海经》《管子》等书所载的文字,契丹人听了大为佩服,一致认为刘敞是博学多闻之士,对他礼敬有加。

秦叔宝的坐骑呼雷豹,原来是《山海经》里的神兽

驳 清雍正版《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版《杭州府志》也记录了一次駮的目击事件。该事件发生在顺治十年(1653)夏,杭州出现虎患,民不堪其扰。这天在太璞山前后,有人看到一头巨兽,“马形,高可八尺,长丈余,紫鬣披覆”,人们不敢靠近,只能远远观望,这头怪兽将老虎追到水边,把老虎吃掉,一边吃还一边喝水。从那以后,杭州的虎患便消失不见了。怪兽吃掉老虎的地方,只见到虎头,四只脚爪,还有一堆残骨。有人说这就是駮,可见,駮不吃虎头和虎脚,这是新增的駮的知识。

从駮的故事中,或许可以看出这种神兽的变化轨迹,它从神话中来,时过境迁之后,神话衰微,故事的碎片又不断照进现实,以致駮的踪迹忽隐忽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