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胭脂扣》是一个关于妓女与嫖客的爱情故事。
电影开场,没有直接进入梅艳芳和张国荣相遇的时代。
在香港报馆任职的袁永定遇见一位前来刊登寻人广告的冷艳女子,但她又无钱付广告费。女子美艳、清冷、茫然……袁永定借故离开,不料那女子紧随而来。在闲聊中袁永定惊讶的发现此女子原是女鬼。短暂的恐惧与误会后,随着如花的讲述,电影镜头进入另一条脂粉氤氲味儿的叙事线。
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她是香港石塘咀的红牌妓女如花。在那风月世界里,她爱上了人称十二少的陈振邦,并谈论嫁娶之事。在如花的记忆里,十二少眉目如画,挥金如土,纨绔得坦坦荡荡,求爱得亦坦坦荡荡。
他说:“我来的时候在想,我靠你这么近,你会不会躲开?如果你躲开,就不是我要的女人。”
他赞她“男装、女装、化妆、不化妆、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她叹他:昔日有签,现在有你,这一生也过的不冤了。
他说:“我只喜欢你”。
他说:“你有好多种样子。”
如花:“那几种?”
十二少:“浓装,淡装,男装,不化妆,还有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如花:“你最喜欢那一钟?”
十二少:“都喜欢,分开,加在一块都喜欢。哪一种才是真的?”
如花:“这么快就想知道,会吓着你的,真的东西最不好看了。”
十二少:“不好看也要看,谁叫我喜欢你。”
但是由于身份地位悬殊,婚事遭到陈家反对。陈振邦脱离家庭与如花同居,两人以胭脂匣定情。
如花给十二少买衣服替他穿上的时候,
如花说:皱了
十二少:新衣服皱了才好穿
如花:旧了呢
十二少:那就甩了
如花:人呢?
十二少:一样甩了
十二少:你在怕什么?你有那么多种,甩了一种,还有第二种。
从此,妓女不再接客,纨绔子弟离开家庭,无养家糊口的本领,渐渐经济拮据。他努力过,他努力成为一个养家糊口的小戏子,却在家庭的作梗中失去勇气。嫖客和妓女的爱情,走到山穷水尽。于是如花计划与其吞食鸦片殉情,并以“八三一一”为线让对方能在阴间相见。如花心知十二少懦弱,难以决绝赴死,因而提前给十二少下了药。谁知,正是如此,反而弄巧成拙,让两人阴阳相隔,如花死后,十二少侥幸被救,独活半生,经历娶妻、生子、败家、不明下落。如花在黄泉久候不见十二少,故回阳间寻找。
如花苦苦寻找无果,并得知当年十二少被救之事。相互和解、接受真相的如花用留在世间的最后时间向这对情侣感激告别。而此时,那个苟活于世、一身猥琐,让她痴恋半世纪的十二少出现了。
他佝偻,他衰老,他尿完尿孱弱的抖动。
而后随意躺在街边入睡,他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流浪汉。
她走近他,她再次唱起《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
如花伤心之余,将胭脂匣交还。
“十二少,谢谢你还记得我。这个胭脂盒我挂了53年,现在还给你,我不想再等了。”转身离去,不留一丝挂念。她投胎前是淡然的微笑,该爱就爱,该放下就放下。这一生,她为一个男人而活,但在最后一刻,她为自己而活。
十二少无限悲怆,向如花追去“如花,如花,原谅我”“我这么老了”……而你还美貌依旧,我真真苟活不如死。
初看这部电影,只觉得如花痴心错付,怪十二少辜负了她。但如今再看,却不忍责怪任何人,十二少的辜负不值得被谴责,如花的痴情也不值得歌颂。
这一段情不过像张爱玲的一句话:“这世间没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作者李碧华在书中写道:“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其实,还是看不透的最好,看透了,所谓的爱情也就变了滋味。
而这段故事终归是缱綣却陆离的爱情,卸尽纷繁终不弃的伤和凉。
所有的离合都只是轮回里的一个过场,回首的瞬间又早已散去多少蝴蝶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