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金鲨冷水养鱼合作社老唐被大雨吵醒,他穿上上半身袖子冲向养鱼场进水。这时,既不能让树枝挡住泉眼,导致泉水断绝,也不能让洪水淹没灌溉鱼塘。
在山中生活了20年后,在专家萧志国的帮助下,老唐的合作现已拥有10多种珍贵的冷水鱼种,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
科研率先打破产业化技术壁垒
冷水鱼,常年生活在水温低于20°C、水清澈、含氧量高的山地水中,属于绿色无污染鱼类。因其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而素有"水宝"之称。目前,全省冷水鱼养殖,从过去的虹鳟鱼单品养殖逐渐发展到虹鳟鱼、细鳞鱼、哲罗鲑鱼、红点鲑鱼、美国红点鲑鱼、鸭绿河鲱鱼、马苏大麻鲱鱼等品种的养殖,近年来引进高档冷水鱼三重虹鳟鱼(鲑鱼),并逐步走向产业化, 集约化育种方向。
清澈的泉水,通过地下管道继续流入水箱中的公国鱼苗。9月,是新一批幼鱼苗的重要"开垦"期,选择合适的"开"粮对于公国鱼的人工繁育和大规模养殖极为重要。萧志国为他们选择了新孵化的"小虾"。
杂交鳗鱼是典型的山地急流冷水底鱼类,栖息于水温较低、含氧量高、上游谷底砾石或卵石谷河及其支流。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萎缩,繁殖受到严重威胁,人口急剧下降。2015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肖志国刚刚完成最后一项科研项目,匆匆赶往错村。从那时起,在山脚下,一个人活了6年。目前,我省对双鱼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研究处于全国前列。
不仅双鱼,我省近年来以科研为先导,自主创新,推动冷水鱼产业发展。2003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精细鱼苗养殖技术研究",为小规模鱼类等本土冷水鱼大规模养殖寻找有效途径。随后对美洲红斑鲑鱼生物学和实用养殖技术的研究,对国产著名鱼类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鸭绿江鲱鱼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等,为推广冷水鱼养殖提供了技术示范。2012年以来,在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吉林省渔业研究院、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吉林农业大学和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部署下,围绕著名的冷水鱼品种,开展了养殖养殖关键技术和鱼饲料、药物使用、病害防治、冬季管理等技术, 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研究成果,制定了相关地方标准,进一步丰富了我省冷水鱼产业发展体系。
冷水鱼科研项目的不断发展,为我省冷水鱼养殖业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奠定了技术基础,从规模、技术、产量等方面推动了我省冷水鱼类养殖的快速发展。
多方努力扩大规模,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渔业转型升级,为了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区域优势特点,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了冷水鱼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吉林省冷水鱼产业发展的独特发展名片,全省渔业发展"三区"布局调整, 明确将东部山区列为冷水养鱼重点地区,并提出"321"渔业规划,为优化全省渔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老唐的合作利用这一势头,一方面借助省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良好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规范建设流池,升级养殖设施,建设智能渔业和优良苗引进育种,开发本土著名品种......这几年来,从原来只有少数几个品种才有十几个有价值的品种,从原来的几万条鱼,发展出几十万条尾巴,老唐的合作越来越有名气,不仅吸引了省内一些冷水鱼爱好者,东部三省一些地区的农民也经常来这里寻找更珍贵的鱼苗或眼蛋。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已建立了10多个大型冷水鱼苗源基地和苗种基地,1个全国级水产苗种场,5个冷水鱼省级优良苗场,对基地辐射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大型冷水养鱼企业达到10多家。
发展区域特色 冷水鱼产业走向品牌化
我省位于北纬30度以北,东部部部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全区山川溪流交错,冷水资源丰富,水源丰富,全省重要的冷水河流和溪流如河、鸭子有55条绿河, 牡丹河、渭沂河等,每秒流速大于0.1立方米的泉眼9、龙门湖、松山水库等冷水湖泊和水库6个,面积超过100万亩,约占总水量的1/6-1/8,具有生产绿色水产品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随着科研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这一独特的优势,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长白山作为我国珍稀冷水鱼的集中分布和人工养殖的主要产区,独特的水生态环境为冷水鱼的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地区分布了30多种冷水鱼。这些鱼以其高贵的特殊产品而闻名,在中国冷水鱼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中的一些鱼类,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价值和科研价值。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本地冷水鱼类保护区和物种保护区的建设。1996年在长白县建立15条沟和16条沟渠,建立了以冷水鱼为主的"长白冷水鱼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吉林鸭绿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保护冷水鱼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国家保护区,白山、延边等地先后成立了"鸭绿河鲱鱼"、"马苏大麻哈鱼""东北七条鳗鱼"等水产物种资源保护区,我省冷水鱼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走在正轨上,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明显增强,渔业秩序明显改善,为我省冷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摘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