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流的web mvc框架除了struts这个主力 外,其次就是spring mvc了,因此这也是作为一名程序员需要掌握的主流框架,框架选择多了,应对多变的需求和业务时,可实行的方案自然就多了。不过要想灵活运用spring mvc来应对大多数的web开发,就必须要掌握它的配置及原理。
一、spring mvc环境搭建:(spring 2.5.6 + hibernate 3.2.0)
1. jar包引入
spring 2.5.6:spring.jar、spring-webmvc.jar、commons-logging.jar、cglib-nodep-2.1_3.jar
hibernate 3.6.8:hibernate3.jar、hibernate-jpa-2.0-api-1.0.1.final.jar、antlr-2.7.6.jar、commons-collections-3.1、dom4j-1.6.1.jar、javassist-3.12.0.ga.jar、jta-1.1.jar、slf4j-api-1.6.1.jar、slf4j-nop-1.6.4.jar、相应数据库的驱动jar包
springmvc是一个基于dispatcherservlet的mvc框架,每一个请求最先访问的都是dispatcherservlet,dispatcherservlet负责转发每一个request请求给相应的handler,handler处理以后再返回相应的视图(view)和模型(model),返回的视图和模型都可以不指定,即可以只返回model或只返回view或都不返回。
dispatcherservlet是继承自httpservlet的,既然springmvc是基于dispatcherservlet的,那么我们先来配置一下dispatcherservlet,好让它能够管理我们希望它管理的内容。httpservlet是在web.xml文件中声明的。


spring-servlet.xml配置
spring-servlet这个名字是因为上面web.xml中<servlet-name>标签配的值为spring(<servlet-name>spring</servlet-name>),再加上“-servlet”后缀而形成的spring-servlet.xml文件名,如果改为springmvc,对应的文件名则为springmvc-servlet.xml。


dispatcherservlet会利用一些特殊的bean来处理request请求和生成相应的视图返回。
关于视图的返回,controller只负责传回来一个值,然后到底返回的是什么视图,是由视图解析器控制的,在jsp中常用的视图解析器是internalresourceviewresovler,它会要求一个前缀和一个后缀
在上述视图解析器中,如果controller返回的是blog/index,那么通过视图解析器解析之后的视图就是/jsp/blog/index.jsp。
主要是说说controller.
一个类使用了@controller进行标记的都是controller


以上4个方法示例,是一个controller里含有不同的请求url,也可以采用一个url访问,通过url参数来区分访问不同的方法,代码如下:


其实requestmapping在class上,可看做是父request请求url,而requestmapping在方法上的可看做是子request请求url,父子请求url最终会拼起来与页面请求url进行匹配,因此requestmapping也可以这么写:


在springmvc中常用的注解还有@pathvariable,@requestparam,@pathvariable标记在方法的参数上,利用它标记的参数可以利用请求路径传值,看下面一个例子
在该例子中,blogid是被@pathvariable标记为请求路径变量的,如果请求的是/blog/comment/1.do的时候就表示blogid的值为1. 同样@requestparam也是用来给参数传值的,但是它是从头request的参数里面取值,相当于request.getparameter("参数名")方法。
在controller的方法中,如果需要web元素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和httpsession,只需要在给方法一个对应的参数,那么在访问的时候springmvc就会自动给其传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传入session的时候如果是第一次访问系统的时候就调用session会报错,因为这个时候session还没有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