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芥菜疙瘩原产于我国,我们常吃的芥末粉、芥末油就是它的种子经过加工、提炼而成。芥菜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异硫氰酸盐”,在一定的温度下就会产生非常刺鼻的香辣味。资料上说,芥菜由于组织比较粗硬,含有大量食用纤维和胡萝卜素,具有活血化瘀、开胃消食、明目利膈、宽肠通便等作用。可见,常吃芥菜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
11月份正是芥菜疙瘩大量上市的季节,去菜市场买了十几斤,一元一斤价格也不贵。剔去上面的毛须、洗净晾干,挑拣几个大个头的,刀切四瓣儿拿到阳台,等晒干收藏起来,明年开春煮熟咸菜。剩下的就来做传统风味儿小菜:“焖菜”。
焖菜是我们沂蒙一带的叫法,有的地方叫呛菜,也有叫辣菜丝等等,称呼不一,但做法大同小异,总而言之,只为突出来那一个“呛”字。
我说一说我们这边的做法:首先把花生米泡半小时,如果不嫌麻烦,可以剥去上面的红衣,不去也可以。姜切丝,(姜的量要稍大一些),芥菜切细丝,锅里放适量植物油,油一定不要多放,(油多会影响呛味的挥发),油温七成热,放一小把花椒炸香,接着放入花生米、姜丝一起煸炒至姜丝变色,再迅速倒入芥菜丝,翻炒几个滚儿,让芥菜丝受热均匀,切记不能炒软,看着芥菜丝略显打蔫儿,放入盐、白醋,(白醋不益多放)。再翻炒几个滚儿,这时锅里冒出热气,撒上熟芝麻拌匀,关火出锅装进坛子里密封,让呛味儿跑不出来。
如果不喜欢太呛,焖个三两天就可以吃,喜欢呛味儿重,焖十天一周以上,吃一口,那刺鼻的香味儿直钻脑仁儿,鼻涕眼泪往外流[流泪],如果正巧碰上鼻塞,那可是瞬间开窍,立马见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