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罗素论幸福》上篇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错误的道德标准。错误的生活习惯

作者:万卷方舟

我们生活在一个既不缺医少药,物质精神生活又都极大丰富的时代,没有经历过瘟疫肆虐、更没有兵荒马乱,我们赶上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大好年代。

然而生长在这一伟大岁月中的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人,都多多少少在感叹自己的命运。人们不经意地去抱怨,无意识地咒骂,一天天收获的竟是焦虑、疲备与辛酸。

动物们只要不生病、不挨饿就会快乐。人却不可以,平淡度日是那么可怕。我们喂饱了身体,可思想却不受我们管控,如果不加约束,思想会飞往无边无际的黑暗。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罗素论幸福》上篇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错误的道德标准。错误的生活习惯

1、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来是受苦的,有着这种想法的人很难有积极的生活理念。“人生苦短”一类的标签就此被赋予了某种力量,这场人生的不幸仿佛只有死神才能终结。

佛说:苦即是乐,乐即是苦。儒家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悲现的人应辩证地看待一个事物的两面,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事。

人生也许苦短,但也有着甜蜜,劝君早日撕下悲观的标签。

2、过度竞争

收入的多少不仅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成为这个社会暗含的幸福指数。

上班族要提升业绩,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就要把琐碎的工作扔给同事;企业家要占领更多的市场,抢占消费者;个体经营者要从成本中谋划利润。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在为生活争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却是工作取代了生活;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在为竞争中的失败而愤怒发狂,也为了在竞争中压人一头而自呜得意。

收入的多少与压力的高低有着正比例关系,人力资源的目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以获取稳定的收入。

我并不是不鼓励竞争,只是应该量力而行,过度的竞争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失去平衡感的人也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3、用力摆脱的无聊

无聊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只要一想到这个词,我们总要想办法找些乐子来驱赶无聊。

时间越往前,世界越无聊,祖先比我们无聊得多,而我们比祖先更怕无聊。罗素指出,忍受无聊的能力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现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属于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为了“珍惜时间"可以晚上不去睡觉,把睡眠的时间挤给娱乐;宝贵的周末,无论身心多么疲惫,也要给全家安排个活动;难得的长假里一天接一天的饭局比上班还忙。

为了不使自己无聊,人们会想出百千种花样,因为兴奋会使人愉悦很多。然而兴奋也是一剂"毒品",使人上瘾并越陷越深,精神上瘾的同时,肉体会变得迟钝。

真正的乐趣是自己努力创造和培养出来的,从自己的环境中获得。

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在不忙的时间里投其所好。那种不努力还能唾手可得的乐趣应尽量减少。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罗素论幸福》上篇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错误的道德标准。错误的生活习惯

1、负罪感

我们国人有一种传承下来的美德--谦虚与自我反省。这些品质固然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但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度”。

有负罪感的人会产生自卑、怯懦、缺乏自信,这些人容易妄自菲薄,苛责自己也苛责别人,使人很难相处。

当你正为某个行为而懊悔时,请反思一下懊悔的原因,如果它不太邪恶,那么说服自己放下,不去管它。

人的立场不要被他人左右,一会儿信这个,一会儿信那个,人云亦云。保持自己观点的人,通常情绪也很稳定,这对获得幸福是极为重要的。

2、畏惧评价,活在别人眼里

如果你表现得畏惧,别人就会把你当成好猎物;如果你表现得淡漠,别人就会怀疑自己的力量,不敢惹你。罗素指出,只要不反社会,人就应该保持本性,遵循自己的品味。

现代社会,传媒的力量不断完善,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敢于在平台上公开发表评论,甚至是非理性的攻击。言论的广泛传播,使受害人不能通过置之不理来解决。

还记得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一事,当事人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伤痛、失去亲人的悲痛,还要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她不敢出门,无法想象自己未来的人生,再三考虑之下,她决定站在媒体前。正如她所说:“身体上的伤早已愈合,但心里所受的伤痛再也无法愈合了”。

任何使无辜者生无可恋的行为都应被制止,即便他们说过、做过,也不应恶意宣扬,使他们受到鄙视。

根除的唯一方法是,使公众变得宽容,要让更多人享受幸福。因为幸福的人能秉持更多的同情与包容。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罗素论幸福》上篇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错误的道德标准。错误的生活习惯

1、疲劳

最严重的是精神疲劳,大多数现代人过着损耗神经的生活,疲惫不堪,忘记了快乐。

疲惫源于焦虑,生活节奏快,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烦心事一波接着一波,多数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停不下思考就容易陷入焦虑。

最有成效的方法是,通过生活哲学和心智训练来摆脱焦虑。聪明人在晚上养足精神,在白天有目的的思考。而焦虑的人在夜里,在不能解决问题的时间里辗转反侧,结果白天思维混乱,脾气暴躁地处理问题。

通过培养有条理的头脑,只在恰当的时间思考问题,就可以同时提高效率和幸福感。

2、妒忌心

不因自己拥有什么而快乐,却因别人拥有什么而悲伤,这是人类的通病。

为了减少嫉妒,我们不妨多增加些羡慕,或不去想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世上,有人比你更成功,你无法击败所有人,那么去找一种能满足天性的生活,你的眼睛就不会落在别处。学会超越自我,才能获得无限自由。

3、受迫害妄想

长期受控于这种妄想的人不会有幸福可言,他们总是摆出一副抗争的样子,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虽然社会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然而因为太忙,大多数人都不会非常在意你,进而迫害你。

太高估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优秀而怀才不遇的人则是另一种极端。

通过心智训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从“以自我为中心”到“这个世界没了我也照样转”,思维上把“我”的意识模糊,是治疗这种情绪的良药。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罗素论幸福》上篇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错误的道德标准。错误的生活习惯

多数人过看平凡的生活,再平凡的人生也要经历风雨才能得见彩虹。

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障碍,如果能顺利翻越,会让我们的人生轻松很多。

后面会继续为您分享《罗素论幸福》下篇。

再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