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作者:广西自然资源

视频加载中...

有这样一个人,每当汛期来临到时候,总是坚守在漫漫长夜,他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勤务兵”;有这样一个人,每当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总是冲在现场一线,他是生命救援的“急先锋”;有这样一个人,每当发现廉政风险的时候,总是逐一严格排查,他是廉政建设的“带头人”。

从祖国的东北来到祖国的南部, 他在广西这片热土上结婚生子,建功立业。12年如一日,他奋斗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线,勤勤恳恳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他,就是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刘振宇是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党委委员兼桂林分站支部书记、分站长。在他的带领下,桂林分站通过不断努力,相关工作得到了自然资源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分站还先后获得广西自然资源厅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和集体记功一次,刘振宇也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和记功一次。2021年5月,自治区纪委机关、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授予刘振宇“广西勤廉先进个人”称号。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刘振宇(右一)陪同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中)在全州县泥石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现场开展调查

预警预报发得更准一点

八零后的刘振宇是辽宁人,在他高大强壮形象中透露着这一代人坚韧不拔的精气神。2009年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以后,他先后在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梧州和桂林分站任职,一直从事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等工作。

在梧州分站工作5年后,刘振宇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技术员蜕变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2013年8月15日,“尤特”台风来势汹汹,降雨量增大,急坏了在场的预报员们。刘振宇主动要求一个人值夜班,让同事们回家休息。那天晚上,他根据梧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降雨量做出了准确判断,在次日凌晨追加发布了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一夜没合眼的他,成功预报2起地质灾害,避免了人员伤亡2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

刘振宇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经过梧州分站9年的历练,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富有激情。2018年3月,他被调任桂林分站副站长。在接任站长后的两个月,也就是2019年6月9日凌晨,桂林市全州县普降暴雨,刘振宇根据雨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成功预报龙水镇全佳村村委泥石流,避免人员伤亡25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50万元。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刘振宇(左一)和同事在开展危岩崩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

汛期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每次刮风下雨,都会牵动刘振宇敏感的心。2020年6月7日,桂林市阳朔县、永福县、荔浦市普降大暴雨,刘振宇与桂林市自然资源局会商,并电话通知相关市县区自然资源局值班人员,要求组织监测员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巡查监测,发现异常必须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避让撤离。刘振宇还记得,那是一个不眠之夜。深夜降雨还在持续,他带领预报组根据各县实际情况,连夜发出预警信息,再次成功预报了4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86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

预警预报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大关,预警预报发得更准一点,老百姓受灾损失就少一点。刘振宇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勤务兵”,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缜密细致的思维,发布及指导的地质灾害预警和预报多达1600多次,及时准确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13起,避免人员伤亡121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210万元。

除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刘振宇一直重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以及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基层一线的防灾减灾处置能力。参加过地质灾害基本防治知识培训活动的监测员们,通过正规的培训学习,熟悉掌握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并能对撤离路线和安全区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有效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生命救援跑得更快一点

广西是全国发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几个省区之一,桂林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是广西地质灾害防治的主战场。2019年和2020年以来,桂林连续发生多轮时间长且集中的强降雨,防灾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

2020年6月7日凌晨6点,刘振宇刚刚值完夜班,正准备走出办公室,手机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向他报告:桂林市阳朔县普益乡、高田镇、金宝乡等地发生突发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刘振宇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预案。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刘振宇(中)与同事们研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灾情就是命令,容不得丝毫迟疑。当时阳朔县的灾情最严重,刘振宇当机立断,率领四个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前往阳朔地灾点并不顺利,连降暴雨致使大部分进村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刘振宇迅速下车嘶吼道:“抓紧时间下车,抓紧时间下车!我们多快一秒,受灾群众就早一秒看到希望。”

历经几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刘振宇和同事们终于抵达阳朔县普益乡上游村委板亮三队。只见村子不远处的滑坡体后缘下错一米多,坡上的房屋、路面到处开裂,植被四处歪斜,的泛黄的泥水不断涌出,随时可能再次滑动。

刘振宇和同事们逐村逐屯走访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马不停蹄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向村民们讲解地质灾害的危害,积极协助有关负责同志动员受威胁的群众撤离。刘振宇带领同事们野外作业整整15天,每天要步行十几公里排查次生灾害,为当地政府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决策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要不是刘站长和专家们劝我撤离,我早就没有命了!”普益乡楠木冲村民李华荣是成功撤离的群众之一,每次回想起这次地灾他都心怀感激地说。对于刘振宇而言,像这样高强度、高效率的应急处置情景,在平时的工作中却是家常便饭。

2019年汛期期间,桂林灌阳、全州、恭城先后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那段时间里,刘振宇曾连续1个月进行地质灾害巡查和调查,同时针对60余处地质灾害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急治理措施,为当地政府应急处置提供了有效依据。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刘振宇在灌阳县泥石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现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生命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刘振宇深知责任重大,一刻也不敢懈怠。每当遇到地灾险情,他总是第一个冲上一线。自参加地质灾害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指导救援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126处,调查并排查地质灾害点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200余处。

时间回到2010年6月2日,梧州岑溪市发生群发性地质灾害。25岁的刘振宇跟随大部队赶赴受灾现场,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第一次看到几名遇难者遗体停放在自己面前。悲惨的地质灾害场面深深触动了他,也让刘振宇认准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每次与暴风雨竞速的赛道上,刘振宇总是想跑得更快一点,哪怕只争取到一秒钟的时间。他是生命救援的“急先锋”,总是希望通过自己能在地质灾害中保护更多的人,避免更多的损失。妻子李丹说:“我很清楚这份工作多么危险,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就是最大的帮助。”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刘振宇的初心更加坚定,让他迈出的步伐更加铿锵。

廉政建设抓得更严一点

今年36岁的刘振宇是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党委委员,同时兼任桂林分站党支部书记和站长。2005年,刚上高中三年级的刘振宇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根扁担两头挑。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桂林分站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刘振宇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抓学习,保证学习常抓不懈。他带头遵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党风廉政意识,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两不误。他坚持贯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按决策程序办事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桂林分站作为桂林市众多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监理单位,刘振宇以身作则,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可能涉及的工作内容逐项排查,实现廉政风险排查、防范、预警工作全覆盖。他带领全体职工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履行监理职责,严把质量关,把控项目建设各项细节,确保建设项目质量。

同时,桂林分站还承担着桂林市11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监管和64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巡查监管任务。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刘振宇带领全体职工深入野外,全面细致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对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多年来,桂林分站没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发生。

千勤万廉治地灾——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刘振宇

▲阳朔县高田镇古登村委办公大楼倒塌现场

“刘振宇能够统领班子,带领队伍,敢打硬仗,敢打持久仗,特别是今年6、7月份,成功地避让了4起地质灾害,成功转移863人,就是这支队伍工作成绩的最好证明。”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易云初评价到。

桂林分站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全心全意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工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的利益。”刘振宇在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桂林分站党支部书记,刘振宇始终立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守基层防灾工作第一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刘振宇的初心,也是刘振宇的使命!他是廉政建设的“带头人”,在廉政建设方面,总是抓得更严一点。

“如果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研究得更深一点、预报更精准一点,可以避免很多人员伤亡。”刘振宇说。从事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0余年,刘振宇始终把群众安危和利益放在首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尽力书写着新时代广西自然资源人的精彩篇章。

作者:潘正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