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最近,“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火出了一道光,赢得了网友们的纷纷赞誉。

大家不仅仅被他全职带娃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更重要的是,他教科书般的带娃方式,着实让人羡慕。

“这样的教育方法,家里绝不会出现熊孩子”

“这样的爸爸太棒了,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很尊重孩子”

“这是什么神仙爸爸,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也太幸福了吧”

……

在李承铉跟女儿lucky的沟通中,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粗暴的方式,也没有一味地宠溺。他跟女儿更像是朋友,在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中共同成长。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然而,令很多父母头疼的是,他们深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擅长表达,很多时候一张嘴就成了伤害孩子的利剑,把亲子关系弄得一团糟。

怎样才能做到像李承铉一样跟孩子好好说话、建立令人羡慕的亲子关系呢?

同样是来自韩国,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和“亲子教养之神”的吴恩瑛博士,在她的最新著作《最温柔的教养》中,通过130则实用情景对话,告诉我们如何跟孩子好好说话,恰到好处地与孩子沟通,开启轻松愉快的育儿之旅。

01 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长连忙跑过去扶起孩子,边跺地板边哄道:

“宝宝不哭,都怪这个地板坏,把我们宝宝绊倒,让我使劲打它……”

孩子因为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大哭大闹,家长就吓唬道:

“给我憋住,再哭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哭,下意识的想法就是怎么让孩子止住哭。

所以他们要么采取盲目讨好、过分溺爱的形式乞求孩子不要哭,要么采取粗暴恐吓的方式威胁孩子不许哭。

其实,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遇到开心的事情会笑一样,只不过哭是一种负面情绪的释放。

吴恩瑛博士在她的书中提到,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释放情绪,不要试图操控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哭,那就让ta通过哭去宣泄,一切等ta哭完再说。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在综艺《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有一次需要孩子离开爸爸独自完成任务,lucky在跟爸爸李承铉分别时,忍不住哭了起来。

此时李承铉并没有阻止女儿哭泣,更没有拿她跟其他不哭的孩子对比,而是把lucky抱在怀中让她哭,让她去释放这种分别时的焦虑。

他告诉lucky,爸爸是最爱你的,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超快完成任务,然后跟爸爸见面。

尽管心中仍然带着对爸爸的不舍,lucky最后还是擦干眼泪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发了。

哭是孩子自我疗愈的一种天然本能,所以孩子开始哭时,家长应该站在孩子身边去陪伴、去倾听。

正如吴恩瑛博士在书中给父母们的小贴士,遇到孩子闹脾气或者大哭的时候,尝试这样回应:。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其实,接纳孩子的情绪,也是让我们学会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够控制住自己,然后才能更理性地帮孩子调节情绪。

让孩子释放出旧的悲伤,才能给新的快乐腾出足够的空间,孩子也会比以前更坚强。

02 接纳孩子的犯错

“我家熊孩子老给我闯祸”

“这孩子,说了多少遍,还犯同样的错误”

“干啥啥不行,犯错第一名”

你可能听到不少父母有过这样的抱怨,总是担心孩子犯错,不愿意看到孩子犯错。

关于“犯错”,吴恩瑛博士是这么说的:成长本身就是个“试错”的过程,如果孩子因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那ta以后再也不敢说、不敢做了,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是的,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去做才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心里要想到:不要担心,这是我的孩子在长大。

吴恩瑛博士在书中也说道:“不闯祸的人生怎么能是鲜活的人生呢?是因为孩子们在成长啊。”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在热播综艺《新生日记2》中,被很多网友圈粉的小小春jasper就闯过一次大祸。

他因为没有穿自己喜欢的闪电侠衣服拍摄,而将导演组辛辛苦苦拍摄的视频全部删掉了。

妈妈应采儿在得知这个事情之后,首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并没有因为这个大祸而责骂或打击jasper,也没有去跟他讲大道理,而是用严厉的眼神、质问的语气,让jasper认识到这个错误的严重性。

然后,jasper的表现和处理方式惊呆了无数网友。

他先是神色凝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很严重。

然后主动拿起对讲机跟导演去沟通、道歉。

接着,他把自己蒙进被子里,冷静反思,平复自己的心情。

最后,鼓起勇气,对着家里所有的摄像机,一一去说对不起。

其实,在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错误的严重性之后,ta完全有能力去想办法纠正。这个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成长。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接纳、允许孩子去犯错,帮助孩子对错误产生正确的认知。

不回避、也不刻意放大孩子的错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纠错中学会成长。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03 接纳孩子的喜好

蔡元培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展个性,尚自然。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有时候孩子身上也会有不利于成长的偏好,比如挑食。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先接纳孩子的个人喜好,不要试图用道德伦理、或者是威胁的手段“制服孩子”,给孩子纠偏。

吴恩瑛博士在书中,给我们解答了如何应对孩子挑食的场景.

比如孩子不喜欢吃黄豆。

你可以尝试这样说:“今天妈妈帮你把黄豆挑出来,你放心好好吃饭吧。其实吃习惯了你会发现,黄豆也是很好吃的。”

还可以尝试这样说:“黄豆其实很好吃的,只是你现在还不喜欢吃吧?爸爸理解你,但是你以后不能这么挑食,因为这是我们人体需要的食物哦。”

你看,只有先接纳了孩子的喜好,接下来才能更好地引导ta去改变,去接纳ta曾经不喜欢的事物。

当然,孩子的喜好不一定都像挑食一样,需要家长引导纠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孩子的喜好,找到ta的热情所在。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朋友家10岁的孩子最近总嚷嚷着想养一只小仓鼠,可朋友最讨厌这种带毛的小动物,于是一口回绝了儿子的请求。

有一次聊天,提到她这个“奇葩”儿子,家里人都讨厌小动物,可儿子却喜欢的不得了,真是愁人。

我问她:“有没有你不讨厌的小动物呢?比如小乌龟、小金鱼之类的?”

朋友突然眼前一亮,是啊,小乌龟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干脆给儿子买一只吧。

后来她告诉我,儿子拿到小乌龟之后,那叫一个激动,而且突然间变得懂事了好多。

放学回家不再第一时间去找小朋友疯玩,而是主动给小乌龟喂食、换水、晒太阳,还在日记本里记录宝贝小乌龟的成长……

要知道,之前的他,放学回家完成作业都是个难题,更不可能打开日记本主动去写日记。如今,一只小乌龟竟能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所以,接纳孩子的喜好,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包容和爱,能够激发孩子自我探索的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见,原生家庭的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

作为家长的我们,童年或许会有些遗憾,所以我们都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为他们铺就一个幸福童年。

今日推荐

“人类高质量爸爸”李承铉和女儿处成了朋友

吴恩瑛博士这本《最温柔的教养》,给到我们最实用的育儿范例。

130则常见的情景对话,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那些曾让我们受不了的行为和情绪,找到更温柔、更有爱的对话方式。

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都可以成为最温柔的父母,送给孩子最幸福的童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