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作者:倾城之殇

2014年10月24日,由爱德华•斯诺登主演的纪录片《第四公民》在美国上映。

该纪录片完整地还原了“棱镜门”事件的全过程,也因极具争议性的故事内容和高超的拍摄手法一举斩获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并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一阵热谈。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从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到2020年俄罗斯给予斯诺登永久居留权,这个“叛国”斗士跌宕起伏的前半生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围绕着“棱镜门”背后的隐秘、围绕着斯诺登赴俄过程中的权力角逐,却还有很多的故事可讲。

而作为斯诺登赴俄背后最大的推手,“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却没那么好运。在今年7月被取消厄瓜多尔国籍之前,美国政府向英国提出了针对阿桑奇的引渡申请,但被英国政府以阿桑奇患有精神疾病拒绝。

在四处逃亡躲藏的十一年时间里,这位无政府主义者或许已经体会到了权力的残酷性。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2010年,“维基解密”曝光了美国政府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许多秘密文件,这些文件详细描述了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伤害平民的残暴行为,一时间让美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倍受谴责。

而作为始作俑者,阿桑奇也因违反美国安全法律进入了美国情报系统的监视之下,等待他的将会是美国疯狂的报复。

同年8月,阿桑奇在瑞典因涉嫌一宗性侵案件被瑞典警方立案,并在伦敦被国际刑警组织逮捕。而在取得保释后,阿桑奇躲进了厄瓜多尔的大使馆,寻得了厄瓜多尔的庇护。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在被厄瓜多尔保护着的七年时间里,阿桑奇虽然没有锒铛入狱,但也不能说生活自由,在厄瓜多尔、英国、美国三方的夹缝中,阿桑奇实则难以寻找到一条出路。

在被英国警方逮捕后,英国内政发言人证实阿桑奇被捕与美国提出的引渡要求有关,而一旦阿桑奇入侵美国政府机密电脑的罪名成立,那等待他的将是为期五年的监禁生活。

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对此事件发表声明,声称:“在英国,没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远在俄罗斯的斯诺登却直言这是“新闻自由的黑暗时刻”。

在全世界人民声援阿桑奇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阿桑奇的围追堵截,既表明了“维基解密”所揭露文件的真实性,同时也暗含了言论自由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对抗。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在阿桑奇高举言论自由的大旗,向全世界揭开政府伪善的真面目的这些年间,他得罪的已经不仅仅是美国政府,而是名为“国家机器”的权力体系。

当初风度翩翩的阿桑奇变身大腹便便的“圣诞老人”,虽然“圈养”生活摧残了他的容颜,但却没有磨灭掉他骨子里对自由的疯狂追求。

从出身就注定不平凡的阿桑奇与斯诺登最根本的区别或许就在于他们对自由的理解不同。

阿桑奇的曝光行动从意义和影响上来说更偏向于对政府的无差别攻击,他对政府秘密文件的曝光并不局限于文件本身,还在于对言论自由的极端追求。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正如阿桑奇所言,他所主张的言论自由追求的是能撼动资本的影响力,因此,他动摇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国家形象,更是资本的丑恶面孔。

而从为阿桑奇提供避难场所的厄瓜多尔来看,保或者不保阿桑奇的背后也与其国内的政治斗争有关。

在阿桑奇被英国政府正式批捕后,曾为阿桑奇提供政治庇护的的厄瓜多尔前总统科雷亚公开发声,直言厄瓜多尔停止为阿桑奇提供庇护是为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上亿美元的贷款。言外之意即是厄瓜多尔为了讨好美国,选择了交出阿桑奇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科雷亚称现任总统莫雷诺为“厄瓜多尔和拉丁美洲史上最大的叛徒”,但是在美国称霸全球的大环境下,不论是莫雷诺还是厄瓜多尔都无力与美国抗衡。

保护阿桑奇能得到的只有世界民众的声援和支持,但除此之外,阿桑奇给不了厄瓜多尔任何实惠。

从某种程度上说,阿桑奇作为一名反战主义者、作为一名自由派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的自由,但可悲的是在他向全世界兜售政府丑闻之时,他已经堵死了自己全部的退路。

斯诺登尚且可以逃亡俄罗斯,但整日叫嚣“自由”、“民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都和美国是一丘之貉,阿桑奇流亡欧洲不过是从虎穴逃到了狼窝,而在暗处,美国老大哥始终都在注视着他。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与阿桑奇自由的黑客身份不同,斯诺登曾入职美国中央情报局,为美国政府工作。因此,相较于阿桑奇的“勇敢无畏”,斯诺登则兼具政治敏感性。

“棱镜门”所揭示的也更多的是政府对个体隐私权的侵犯,而并不讨论政客与政府在政治事件上的虚伪与世故。

而从这一层面来说,也正是因为斯诺登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揭示了美国政府对美国公民和各国政要信息的窃听,才使得斯诺登在被美国政府通缉时,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政府的援助。

从“棱镜门”事件爆发的全过程看,斯诺登在向《卫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爆料“棱镜计划”之前就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周密的安排。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凭借着高超的互联网技术,斯诺登在为美国中情局工作期间可以说是备受重用。

但据当前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美国大选之时,斯诺登就将选票投给了“第三党”,而非当时的热门候选人奥巴马。且在奥巴马当选一年后,斯诺登就离开了中情局,开始辗转于私人网络供应商之间,以获取更高额的报酬。

从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推断,或许早在这个时候,斯诺登的“曝光计划”就已经初露端倪,而之后的所有工作既是为了之后的流亡生活积攒生活费,同时也是为了继续监测美国政府的动向。

在搜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后,斯诺登选择在香港曝光了美国的“棱镜计划”,原因是香港承诺保障言论自由及政治异见人士。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而此刻美国政府也立即作出反应,向香港发出了引渡申请。

当时作为美国公民,斯诺登的行为毫无疑问已经触犯了美国法律,但在两方交接的过程中,香港并没有限制斯诺登离境,而斯诺登也趁此机会向俄罗斯提交了政治避难申请,就此登上了开往俄罗斯的飞机。

斯诺登以合法的手段得到了俄罗斯的庇护,也就此在俄罗斯定居,直至获得俄罗斯公民的身份。可以说,在斯诺登与美国政府的这一仗中,美国政府是满盘皆输,既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

在斯诺登改名换姓,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后,美国再也无力对斯诺登进行逮捕,而“棱镜门”事件也注定会将美国政府钉在耻辱柱上,成为美国历史中翻不过的一页。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但反过来说,为何斯诺登的逃亡行动能如此顺利?为何俄罗斯能为斯诺登提供坚定的政治庇护?

这同样与大国之间的博弈息息相关。从监听事件本身来看,斯诺登的爆料损害的是美国的利益和形象,而对于被监听的国家来说,斯诺登无疑是“英雄”。

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西欧各国虽然同样对美国不满,但也不至于就此和美国翻脸,而对于和美国针锋相对的俄罗斯来说,这不啻于是攻讦美国的绝佳机会。

依照普京的强硬做派,俄罗斯不会吝啬于为斯诺登提供政治庇护,因为只要斯诺登还能公开发言,美国政府丑恶的一面就永远不会被世人忘记。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所以,选择俄罗斯可以说是斯诺登做出的最佳选择。有阿桑奇的前车之鉴,斯诺登已经对西方国家的伪善彻底失望,此时,或许只有选择美国的“敌人”,才能有活命的机会。

幸运的是,按照目前国际局势的发展,斯诺登在俄罗斯的生活可以预见会越来越顺利。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俄关系都难以缓和,而这也给斯诺登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间,使得其可以自由的生活。

可以说,斯诺登对自己计划的周密布局为他赢得了生存下来的机会,但与“理想主义者”阿桑奇骨子里的极端与疯狂不同,斯诺登所追求的“消极自由”或许才是我们现阶段所能获得的真正自由。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正如上文所言,阿桑奇和斯诺登对于政治避难国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如今不同的生存境况。

俄罗斯可以抵抗美国的制裁和威胁,但厄瓜多尔对于美国的胁迫却无能为力。

而对于曝光了俄罗斯机密文件的阿桑奇来说,莫斯科再也不能为其提供任何庇护。正如当初俄罗斯情报局官员所言:“维基解密网站如果披露俄罗斯机密,那将会永远消失”。

因此,在美国掌握全球大多数话语权的情况下,如果要反抗美国的统治,那一定程度上就必须站到美国的对立面。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阿桑奇和斯诺登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与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那他们就必须选择在政见等方面与美国相对立的国家。

美国的盟友们同样不会为了公权力发声,而即使强悍如俄罗斯,也不过是在利用斯诺登要挟美国,而并非为民众追求真正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桑奇、斯诺登也同样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但他们的牺牲并不是没有结果,相反,他们的斗争能换来更多的觉醒。因为,当真相真正地展现于人前时,各方相互制衡的格局也会在短时间内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比如阿桑奇与斯诺登,斯诺登作为曝光者,尚且可以说是“解密者”,但阿桑奇的许多行为却可以称之为“窃密者”。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我们反对公权力的滥用,反对对个人隐私的窃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其还以颜色。

阿桑奇无差别的攻击可以说是对“国家机器”的失望,对世界政坛的失望,但老实讲,他所追求的“积极自由”在当下确实是遥不可及。阿桑奇代表了弱者的利益,他站出来为弱者发声,但若是人人相仿这种无政府的狂欢,那被滥用的公权力则势必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致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而对于斯诺登来说,虽然美国政府给他扣上了“叛国者”的帽子,但从他所做的事情来看,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爱国者”。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他从始至终所坚持的无非是宪法保障下公民合理的隐私权,而他揭露窃听事件的真正目的也不过是想敦促美国国会完善相关法律,以此来限制政府权利、保障个体的隐私。

而以法律这种高度秩序化、程式化的方式来追求自由,或许已经是我们现阶段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但是,如果仅仅将阿桑奇和斯诺登定义为美国的泄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贬低了二人做出的功绩。从更宏大的维度上讲,阿桑奇和斯诺登甚至可以算是人类迈入信息世界以来的先觉者。

同是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在俄国活得滋润,为何阿桑奇却处境艰难?朱利安·阿桑奇爱德华·斯诺登论避难国与言论自由

他们敏锐地发现了政府正借由网络和信息侵蚀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在看不见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因此,我们对阿桑奇、斯诺登的声援或许不应该局限于国家与国家的维度,而应该深入到公民与政府的对立、个体与国家机器的对抗。

当然,两人都选择了泄露美国机密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许多问题。上世纪末“自由民主”的灯塔——美国,其伪善的面纱已经被一层层剥离。

在一片繁华之下,美国社会的脓疮和毒瘤从未被治愈。而这是否说明美式的自由、民主不过是其争权夺利的工具?在未来,究竟什么才能真正地保障人权、保证自由,或许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继续阅读